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标签:
文化情感教育 |
焚香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缕香烟,可缥缈于庙宇高堂上,也可萦绕在书香墨色间。焚一柱馨香,在似有似无之间,灵动之美可永恒。
寻幽
危亭题竹粉,曲沼嗅荷花。
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
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
——李商隐 《闲游》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行尽天涯,却偏爱幽僻,看遍山水不为征服,只为心灵静处,所以古人独处守心,寻幽探胜。每一次问幽,如同一场,没有目的地的闲游,顺着无人野渡深处去,上有深树鸟鸣,下有蒲草凭风,四下俱寂,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山光能悦鸟性,空谷清潭映影,让人心空,寻幽,其实寻的是自己。
莳花
莳花弄草,
修身养性。
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寒菊 /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种一株花,等候花开时,桃红李白香满衣,四季有期,四季可期。屈原辞中,将万花赏尽,饮木兰朝露,夕餐秋菊落英,美人如诗,花草如织。陶渊明爱菊,天下皆知,他在41岁辞官还乡,在茅屋前种下许多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民间把他称为“九月花神”。文人别无所好,惟嗜书与花,侍花如侣,读花如人。
酌酒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酒是水制诗,诗是心酿酒,古人嗜酒成性,文人与酒,如水与鱼,酒气伴着墨色,飘香已千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与酒不能须臾相离,乘鹿车,携酒浆,叫家人荷锄相随!刘伶之后的李白,亦有“酒仙”之称。李白醉酒时的豪放不羁,
无所忌惮,毫不逊色于刘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王羲之曲水流觞,饮酒可成诗,怀素一日九醉,挥毫著墨宝,若文人择物为友,则首当推酒。
抚琴
悟道散人姓岳。
秘密玄机把握。
终日抚心琴,
便是蓬莱仙乐。
仙乐。仙乐。
聒透身中华岳。
——马钰
文人首艺,便在抚琴,若不识五音,妄称文人。“士无故不撤琴瑟”,琴之上古,琴之上雅,琴之上德。像陶渊明不会弹琴,也要长年在家中放一把无弦琴,每逢酒酣意适,轻轻抚摸,无声胜有声,也不失为一种寄托。抚琴,是文人叩问心灵的方式,修身神游于物外,借此吸纳山水品格入琴,一曲清音,在旋律中,遇见自我。
品茗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品茗即饮茶,古来重茶事。一啜一饮间,甘露润心,一茶一禅,一物一心,饮茶可收敛心性。品茗须有境,云林竹灶坐幽人松月下、花鸟间,红妆扫雪时,竹里飘烟处,在这样的图景里,试水斗茗,是大雅。品茗须有时,若花喷柳舒,饮于春也。若松风萝月,饮于夏也。若金风玉露,饮于秋也。若梅开雪积,饮于冬也。茶有百味,只要用心冲泡,杯茶中可知万化。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听雨,似听人生四时。四季皆雨,四季景。春雨绵密细腻,似柳扶风,夏雨骤急,白雨跳珠乱入船,冬雨沉静,正是红泥火炉温酒时。听雨,实是听自己的灵魂,听自己的心声,在雨中认识自己。
候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古人爱月,是天性与生俱来,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候月时,乡音能传,思念可达。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候一抹霁月光风,是一种清幽气象,正如张若虚的月,皎无纤尘,洁净到底。独坐在幽篁里,与清竹、青松,弹琴复长啸,此时清夜无尘,月色如银,苏轼的月色,是幽独的。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一同凝望,古人的月光吧。
赏雪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雪,饮一杯绿酒,雪助花妍,赏一株红梅,雪让雅事更雅。风一更、雪一更,窗雪可寒读,雪中双对弈,雪让万物失色,却让古人的浪漫闲适,发挥到了极致。正像余光中在《催魂铃》中所说:“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人生况味,不在忙时在闲时,山堂夜座,听松涛、烹闲茶,敛心性、品幽静,纵然世事再繁琐,也要给自己,呼吸的空隙。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心无任何杂念,就会生出智慧,达到清澈明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