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2021-10-20 10:52:17)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石涛之生卒年月,已无可考,约生于1642年,约卒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享年七十左右。石涛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人, [3]  他的父亲靖江王朱亨嘉,于崇祯帝自缢之后,在广西桂林自称监国,因势力单薄,被丁魁楚瞿式耜所擒,旋被杀害,石涛此时幼小,托存于太监,长大之后,削发出家,名号颇多,且甚怪异。法名元济,一作原济,又名道济,字石涛。其别号有苦瓜和尚、零丁老人、济山僧与瞎尊者等等。石涛曾居安徽宣城敬亭山十年左右,屡游黄山。当时与宣城释半山、施闰章、梅清、梅庚、吴肃公、江注等诗画名家游,乃有黄山派之称,而以石涛为巨子。清康熙皇帝南巡时,石涛在南京与扬州曾先后两次接驾,并有诗以纪其事。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秋,石涛回南定居于扬州,直至老死。石涛山水画,是从写生得来,盎然生气,哲思感情,相与揉合,画境灵活生动,又有抑郁沈雄之韵,别具一格。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他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言有“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历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当首推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石涛是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石涛生于明朝末年,四岁时,父亲被绍宗捉杀。石涛被迫逃亡到广西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以后颠沛流离,辗转于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陕西、河北等地,到晚年才定居扬州。他带着内心的矛盾和隐痛,创作了大量精湛的作品。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画中那种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所用世人皆知又让人费思的古怪别号:苦瓜和尚,瞎尊者。苦瓜何解?石涛双目明亮,又何以称瞎尊者?传说版本很多。较流行的说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红,寓意身在满清,心记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为失去明朝。失明之人,岂有不想复明之理。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吴大澂[chéng](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1]  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张宗苍(1686-1756),字默存,江苏苏州人,画家
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山水画,代表作有《吴中十六景》。
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曾随乾隆帝在木兰围场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著有《茶山集》。


观石涛一生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令人难以忘怀。如将他的作品从时间顺序和作品特征来分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技法学习时期,亦即石涛在武昌的时期,时处石涛早年,正赶上摹仿董其昌风格的时期,康熙初,董其昌的画风和理论对中国画坛产生着重要影响,「南北宗」说广为传播,其间还明显地带有「抑北扬南」倾向。在笔墨方面竭力主张要有「士气」,并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从石涛的早年作品看,他受到了董其昌理论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体现在石涛早年作品中的个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十分自然地流露在笔墨之中,既要承袭传统又要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石涛的天赋才能正是在这两者关系的辨证认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经过科学检测该藏品绘画年份为:1684年时年作者42岁,离去世21年(1642-1705享年63),可见是作者的黄金时期。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山水手卷
欢迎藏友交流学习
联系电话:13792589908微信同号
2021.10.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