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2021-08-28 10:53:01)
阮,音为ruan,既为姓氏,又是一种乐器名,还可解为闽南话和湖南常德话中的"我",“我们”。乐器阮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之分,将其组合起来便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中阮、大阮应用广泛,小阮和低音阮几乎不用。阮始于宋代,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近年来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月琴 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中国人已经创造发明了阮。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

今天 介绍 的可是非常少见的瓷阮: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该 藏品 高61cm宽35cm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阮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旧唐书·音乐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时,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晋《竹林七贤图》所弹如此类,因谓之阮咸。咸,晋世实以善琵琶知音律称。”月琴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北宋陈旸《乐书》(卷一四一)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当时月琴的形制与阮相近,后来逐渐变化。到了清代,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琴杆缩短为琴颈,演变为现代的式样。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西晋阮咸善弹此种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约在350年前后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曲项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逐渐将曲颈琵琶直称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琶琶,则称阮咸。直到清代,阮虽仍保持着古制,但音域只有1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该款“大清乾隆年制”,应是后印款。

说到这款还有一段故事,在买这东西之前我是先进行了年份检测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发给检测人解老板时他就说 这东西肯定到代,并且说不一定是乾隆时期制作的 ,检测 后果真不是而是康熙 1670年制作。
这真是见多识广啊!!我真佩服这检测大师!
通过科学年份检测结果如下: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康熙制.乾隆款青花婴戏图瓷“阮”
欢迎藏友交流学习
联系电话:13792589908微信同号
2021.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