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2021-04-06 08:09:35)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紧头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折扇最早出现于可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公元五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建康(今 南京市),《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蒋廷锡(1669—1732-63岁),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清文献学家、藏书家、画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34岁)进士,第二甲第四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在任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所作写生花卉及兰竹小品,色墨并施,自成一格。常侍御前作画,被藏入秘阁。因名重于时,代笔及作伪者甚多。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恽寿平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曾画过《塞外花卉》70种,被视为珍宝收藏於宫廷。康熙五十七年(1718-49岁)作《牡丹扇面》,康熙五十九年(1720-51岁)作《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传世作品有《竹石图》轴,现藏中国美术馆;《花卉图》卷,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蒋廷锡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然而作为名父之子,出生于官宦世家的蒋廷锡并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同时也是一个通晓为官之道、体恤民情的封建官吏,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一个颇有才华的诗人。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从编修、讲官等文职,屡次升迁,成为雍正时期位尊权重的名臣。他六十岁的时候不但身任文华殿大学士之职,还加太子太傅、身兼户部事,并任《明史》总裁,足见朝廷对他的看重。清世宗曾命他将陈梦雷原辑的《古今图书集成》重辑,各门各类洋洋大观,展现了他广博而深远的学力。同时在诗坛上,他是宋荦所称赏的江左十五才子之一,被长一辈诗人钱陆灿称为“机杼于子美而纵横出入于香山、东坡、山阴之间”,是“无所不学焉,无所不舍焉”能够“崭然自成”,“善学”而“早悟”的后起之秀。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由于水墨工具的灵活容易发挥,不拘泥于工致,蒋廷锡笔下的花卉虽设色简淡,却生态栩栩。但对于水墨的灵活,他仅取其生气,不取其疏狂,并不借笔墨随意发挥,而是相当克制的。他的墨荷花册页“仿天池笔,稍就规矩,不能狂毋宁狷也”。他的墨牡丹册提出“写牡丹当于整齐中求生动,若笔太松放便非牡丹品格。”蒋廷锡虽喜用墨笔,但绝不同于明朝青藤白阳大写意,他追求宋人的理法和元人的墨韵。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关于蒋廷锡绘画的真迹,画史上有很多说法:“有设色极工者,皆其客潘林代作也。”;“流传世间者真迹绝少,马扶郑羲父子代作者即可乱真也。”;“既贵显,矜重不苟作。今所传长卷大轴,皆赝本也。”;“大约妍丽工致者,多系门徒代作,非真迹也。”这些说法以及张庚所描述的所见其菊花扇面的风格,让人对一直以来所认为的蒋廷锡雍容华丽的风格有所怀疑。但笔者相信,以举人身份入值南书房,并且后来成为深受皇帝喜爱的画家,蒋廷锡这种风格的真迹一定是存在的。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他也经常以季节和花鸟抒发身世之感,如他的《遣春十首》《表夏十首》、《秋日杂诗五首》等等。他对于草木、禽虫、季节的了解、体悟与观察,兼具了学者、诗人与画家的角度。他曾说元朝陈琳“以画作诗诗细腻,以诗作画画入神。”这句诗用在他身上好像也非常恰当妥帖。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蒋廷锡曾奉清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
今天能有幸得到一把蒋廷锡的折扇乃是人生收藏中的一大幸事!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欢迎藏友探讨学习
联系电话13792589908微信同号
2021.4.6.
该藏品通过年份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清.蒋廷锡花鸟画折扇
2021.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