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汝窑还少见的柴窑“金扣瓷”

学术界对柴窑很少记载,一直认为“至今未发现实物及窑址,故不在当代公认的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列”,但是历史上有非常多关于柴窑的文献资料:
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汝窑花觚”时写道:“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 天青雨过时。
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
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曹昭撰,该书成于明洪武年间,原著三卷,书中在论及柴窑时写道:“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显德二年是五代的后周时期
该藏品通过检测,胎体的生产年份为公元951年,釉和装饰物都是955年,公元955年,纪年为乙卯年(兔年)。历史上是五代的后周时期。从955年到958年后周世宗柴荣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了他的皇帝称号,几乎将其所有长江以北的地区交割给后周。
“柴窑”并不是没有实物,而是即便是东西摆在你面前你也不会认为她就是!!!
有以上藏品看柴窑的釉色也不尽相同,不能拿一个标本、标准去对待新发现的器物,但是从总体看柴窑的东西都普遍很轻,胎体很薄两毫米左右。
联系电话:13792589908微信同号
2021.1.21.
在这里感谢北京天鉴的解老师,解老师对工作精益求精,每一件藏品检测的非常到位,真是一丝不苟啊,瓷器露胎的胎釉分别都认真测试,本人非常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