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前身“鲁山窑”

鲁山窑为古代陶瓷窑。在今河南鲁山段店村,故名。唐代以生产花瓷著名。宋、金、元时期烧制白瓷、白釉黑花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器。
创烧于唐代而终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录》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语,经调查发现花瓷拍鼓瓷片标本,证实该书所述。宋金时窑厂扩大,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自釉罐上以褐点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划复线直线纹与曲线纹的相间排列;以及三彩莲瓣高足炉等;均有特色。
鲁山因瓷土矿藏丰富,又盛产釉料,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古瓷都。因其离唐宋两代都城洛阳和开封较近,最早进入宫廷的越窑秘色瓷,很快在鲁山设窑烧造。
离开封最近,技艺最高的窑工,在越窑秘色瓷的基础上,采用支烧工艺,烧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赭般颜色做将来”的天青瓷器,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的。
另外,百年后石破天惊的汝窑就是在柴窑的基础上创烧的,而清凉寺离这里也不远。这就是后人称为的柴窑,应该就在鲁山一带。
北宋至金时窑场扩大,产品更加丰富。装饰上除直线纹曲线纹外,也有划花、印花纹等。到元代还烧制白地黑褐彩器和红绿彩碗等。唐、宋、元的器物均具有它本朝代的工艺特征风格。
该两件藏品应该是比较成熟时期的产品,因为本人还有一件当地出土的唐早期鲁山窑的执壶比这两件的工艺还要粗糙。(日后补图)
防肺炎期间闲来无聊整理一下藏品,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联系电话:13792589908微信同号
2020.2.3.
前一篇:盛世收藏话“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