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位名人的职业规划故事——张艺谋

(2014-01-16 10:30:48)
分类: 职业规划故事

     http://s8/mw690/0041vrOIty6FPvnK6zR27&690

  经过奥运开闭幕式的洗礼,张艺谋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不仅好看,他的职业发展历程也值得同学们借鉴。

 

   解剖:张艺谋的发展历程

 

  "前半生"--从农民到摄影师和演员

 

  1968年初中毕业后,张艺谋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1984年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崭露头角。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颇受好评。

 

  "后半生"--从《红高粱》到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广获赞誉。正是这部电影,让张艺谋成功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张艺谋成功导演的地位。

 

  从此,张导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经过一段艺术片的成功后,他又转向了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商业大片的红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最终带他走到了中国电影旗帜的位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又以其独特的大手笔,面向全世界展示了一部绝对中国的完美"大片",也使得张艺谋站上了生涯的巅峰。

 

  揭秘:张艺谋导演成功轨迹

 

  插队劳动的农民-工人-学生-摄影师-演员-导演,一次次巨大的职业跳跃和转型才最终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导演。让我们共同来探析张艺谋导演的职业规划过程。

 

  o职业准备期

 

  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年轻时的张艺谋未能上高中就插队当了农民和当工人,很多人像他一样没有选择,但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却不多。终于,在1978年。张艺谋以27岁的高龄去学习自己钟爱的摄影,为自己未来的转型进行积累。

 

  o职业转型期

 

  重新进入课堂学习后,张艺谋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摄影,虽然他的志向是导演,但他显然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时候的他仍在学习,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实践中学习。

 

  o职业冲刺期

 

  在《黄土地》获奖后,张艺谋有两个选择:继续作为一个已经很成功的摄影师或者转型开始做导演。然而,意料之外,他却做了另外的选择--做一名演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也可以说,这实在是最明智的选择。要做导演,特别是要想成为较有建树的导演的话,当然最好能亲身体验过做演员的感受,才能在拍片的时候和演员们够契合。

 

  o职业发展期

 

  《红高粱》成功以后,张艺谋拍了一段时间的文艺片,在全国大众都熟悉了他的名字后,张艺谋敏锐地捕捉到了商业片的市场价值,并与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相契合,他开始转向了商业大片,开始了自己的大片之旅,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尤其是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无形宣传,使得张艺谋导演蜚声海内外,风头无人能及。

 

  思考:如何进行自我职业规划?

 

  张艺谋导演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清晰的职业规划是成功的保障。同学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也有更好的成才条件,应该抓住机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