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社交商是可以培养的——凯西•柯恩老师中国行第二场讲座纪实

(2014-04-14 14:40:42)
标签:

转载

继昨天在Nokia中心成功举行第一次讲座后,来自美国的凯西老师和玛丽老师马不停蹄,今天又借着新浪育儿频道和枫叶儿童之家举办了第二场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社交商”的讲座。全程讲师用心,翻译流畅,听众专注,互动热烈,大获赞誉。

社交商——凯西带来了新概念
智商和情商大家可能听说过,还有人测试过,可是社交商是个什么东东,听说过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实,在凯西•柯恩1990年开始她的工作之前,在美国也没有这个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是凯西老师的原创。主持人介绍说,凯西•柯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团体心理治疗师。她具有丰富的培训和诊疗的经验,也是美国最早对儿童社交技能研究和探讨的教育专家,也是畅销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一书的作者,1990年创建了进步阶梯儿童社交技能培训,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对提高孩子的社交商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玛丽•萨法里顿女士是注册心理辅导师,擅长的是团体治疗和游戏疗法。
刚开始,会场还稍稍有点不安静,当主持人介绍完两位老师的成就后,大家或许掂出了今天讲座嘉宾的分量,也庆幸自己今天能来到现场,享受这一场高质量的讲座。

凯西如何走上这条道路?
两位老师——两位非常优雅的女士——登台。
先是凯西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走上今天这样一条道路。她说:“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孩子社交商感兴趣的时候,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当时工作中要面对很多的孩子和家长,还有一些青少年。当我跟这些孩子接触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感受,他们感觉比较孤独,没办法和同龄人合拍,所以他们的心情经常会体现为忧伤、伤心。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跟朋友交往,跟同龄人交往有点障碍。我当时也不是特别清楚,这些一对一状况下很聪明有沟通能力的孩子,面对群体的时候,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儿了呢?”后来,她就把这些有共同感受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按照不同的年龄进入不同的小组,试图用团体的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到办法。她还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孩子社交商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的父母也有很多的问题,而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行动,父母做孩子的教练,孩子的社交商才能很快提高,因此她们又开办了父母治疗的小组,而玛丽•萨法里顿就是专门负责父母小组的。父母组和孩子组互相通报情报,效果非常好。结果,她的小组越办越多,组织也不断壮大,有时候一周要做40个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培养孩子社交商的方法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有效。凯西也因此成了美国著名的孩子社交商培养专家,并且她的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也被译成中文,她也能有机会亲自来到中国。
什么是高社交商?
在和现场的父母进行互动交流,让大家说说什么是社交商之后,凯西老师针对父母的问题进行了讲解。第一个技能怎么加入陌生的环境里面,怎么融入进去。进入新的环境,感觉有很多事情同时发生,你怎么融入进去呢?第二个技能是能够读懂别人的暗示,或者是感受。高社交商的孩子能够根据别人的状态、面部表情,或者是肢体语言,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低社交商的孩子则很少注意到这些。第三个是自信,如果一个孩子很自信的话,他会充满自豪感,有自信的人会更吸引人,很多人应会愿意跟这种很有吸引力的人在一起。凯西老师还提示,高社交商的孩子有好的倾听技巧,眼神交流很好,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她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中有具体阐述。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交商?
针对现场年轻父母较多的情况,两位老师还大致介绍了各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正常”社交技巧。孩子的发育的情况,不是个点的概念,是一个范围的概念,有一定的时间跨度的概念,例如0—3个月、3—6个月等。
大体上来说,3个月的时候,会重点看孩子会不会微笑,高兴会不会表现出来,会不会把情感暴露出来,这是个关键点。为什么说他微笑以及表示出他的愉悦感非常重要,能看出跟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的愉悦的体验,有了这些体验,所以表现出来了。
3-6个月,能够识别脸的特征,识别很重要,说明他建立了一种连接,就是说对他的看护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祖父母,或者是其他照顾的阿姨,能够建立起这种连接,能够识别,这就是这个阶段基本的特征。
9—12个月的孩子,主要的特征是开始对其他的宝宝感兴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高社交商的体现。
12—18个月的孩子开始指指点点了,我要这,我要那,这也是沟通的表现。这时候作为看护人员,我们应该鼓励他,而且要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回应他,因为孩子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需求,他的愿望来主张自己权力的时候,所以你们要回应他。
2—3岁的阶段,就是一个孩子来主张自己权利的阶段,因为他会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愿望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所以这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去鼓励他们,若他们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表述出来,这种回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得到了父母好的回应,他会感觉到这种关系很融洽,感觉很舒服。
3—6岁的阶段,有些地方可能有些问题需要专门的关注。比如说过度的强迫,一直活动,很难安静下来,坐下来,专注力很短,不停走来走去。又比如说从一个活动转到下一个活动的时候,很难转,在灵活性这块会表现出问题。这些都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们要做些什么?
 
第一个点也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点,作为父母我们要做一个决断,把孩子的社交商和情感的发展作为生活中重要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对孩子今后是否具有比较高的社交商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决策。如果你有了这样的决断的话,你就会非常的留意孩子平时的行为,鼓励他做得好的地方。你也会寻找和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这些关心社交商的孩子的家长在一起来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交流。能够找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父母和孩子聚在一起,让他们获得这种体验,能够去一起玩。因为作为孩子来说,玩是特别重要的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的。
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大家觉得10分钟不容易,很多人要工作,拿出10分钟也不是那么的简单,但是我们假设这10分钟的时间,全身心跟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和孩子坐在一起,在地上玩,自由玩,爸爸妈妈不要做任何的评论,也不要给他指手划脚,这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爸爸妈妈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的,看孩子们玩的时候,会忍不住问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玩,为什么要玩这个玩那个,你问的时候,孩子们会有防御的心态产生了,他没法自由玩了。所以要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活动结束后,Cathi和Mary老师接受了新浪育儿、《父母世界》、《我和宝贝》、《中华家教》四大媒体的采访。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新浪养育有道活动花絮

另一个星球的孩子
凯西老师接触过一个叫艾瑞克的孩子,当时他说了一句话,给她的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感觉自己是住在一个星球,所有其他的人是住在另一个星球,所以我们是不同的星球里生活。其实像艾瑞克这样的孩子,不只他一个,有非常多。

外向和内向
有父母提问有关内向和外向的问题,有人说“外向是高智商,内向是低智商。”凯西说:“我完全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我觉得外向是通过跟别人的交往获得能量,让自己振作起来,这是外向的概念。内向的人是通过独处获得能量,他独处的时候,会给自己加油,他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可能会消耗能量。所以获得能量的方式不一样,才有内向、外向之分。”凯西老师说这和社交商没有关系。凯西和玛丽很早就认识,凯西很开朗,而玛丽则比较腼腆,但她们都是高社交商的人。并且凯西老师特别提到,很多人会审时度势,会看环境,根据情势做出回应,这种人往往是最优秀的领袖气质的人物,他们不是社交商低,反而是很高。

两个baby
讲座中放了一段两个幼儿的影像,说明再小的孩子都有社交商。片中两个还穿着尿不湿刚刚会站起来的孩子咿咿呀呀,手舞足蹈,进行交流,居然一个说的时候,另一个就能专心在听。惹得全场一片笑声。刚开始机器故障,只有画面没有声音,两位老师就自己模仿起来,大家为她们的敬业鼓掌。
恐怖两岁

针对一个28个月大孩子母亲的提问,凯西老师谈到,孩子2岁多一点,在西方有一个话叫做2岁是恐怖的2岁,这个阶段会情绪变化非常大。有些孩子会自己去撞头、咬自己,看起来很恐怖。有些父母担心,我的孩子到28岁会不会这样子,那太恐怖了。
第一你要知道,这是2岁孩子的做法,他会做自我的调节和调整,他是在发育的过程中。当这个孩子在暴怒的时候,第一步要退回来,要审视一下,是什么事情引发的?是因为太累了,还是太饿了,暴怒的行为是不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如果有一定的规律的话,我们就要避免让他进入到这个规律的循环当中。
第二步,作为父母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看起来好像在自残,实际上不会的,你要允许他们释放一下,如果父母表现的过于焦虑,一直在旁边说,你静一静,停下来,好像父母焦虑得要死,这样实际上是把情形往更糟糕的方向推进。最好的做法是父母处在中立的位置上,让孩子像一阵飓风来临,吹吹,把坏的情绪吹走,再回到正常。

何时孩子会分享?
关于分享是很多父母都焦虑的问题。大家知道,孩子要到6岁的时候才知道分享的概念。很多的父母孩子才2—3岁就希望孩子能够分享,我们要知道孩子们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因此不要过分期待,当然你可以给他一些提示。如果说邀孩子来玩,或者到朋友家你玩,像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也不会抢回来,或者老去抢别人的玩具,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稍微做一下安排。比如说我只让两个孩子在一起玩,避免出现3个孩子一起玩,因为3这个数字是比较难对付的,总会出现问题。所以你不管设立任何的社交商的时候,一定要从小的目标开始,如果说这个目标没达到的话,就说明你的目标定高了,要把它降下来。在邀请孩子来玩的时候,有一些孩子肯定有特别喜欢的玩具,不想跟别人分享,这个没有问题。你可以在孩子们来玩的时候,把他最喜欢的玩具藏起来,不要跟别人分享,或者放在壁橱里面,或者可以列一个单子,慢慢你知道这个单子上面的玩具是可以分享的。万一有朋友来玩,被别人抢了他也不会那么难过。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让他尽可能的去发展这种技能,但是我们的期待值也要适当,同时也要知道,哪一个是会孩子的热点,一触发这个点会生气的,这些都要知道,可以适当的预防分享的问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