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TED演讲到图画书--去美术馆会发生什么?

(2014-02-22 19:21:51)
标签: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梅尔

美术馆

图画书

蒲蒲兰

分类: 主题推荐
    TED的演讲视频中,有一辑主题叫《探索绘画背后的故事》( Finding the story inside the paint)。演讲者是美国作家Tracy Chevalier(中文名译作崔西·雪佛兰)。


    崔西·雪佛兰是谁呢?看完视频对此充满了好奇,知道她写了一部小说跟一幅名画相关。从一个搜索结果到另一个搜索结果,原来她就是很有名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原作小说作者。而她的这一部小说就是根据荷兰著名绘画大师杨·维梅尔(JanVermeer)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改编写就的。没想到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在美国图书排行榜上占据高位,大获好评。英国导演皮特·韦伯一直钟爱历史题材作品,看过这本根据名画改编的书后,决定改编为电影。由19岁时因《迷失东京》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逆流单元”的最佳女演员奖的美国当红女星斯嘉丽·琼森Scarlett Johansson饰演其中的女主角葛丽叶。


    背景介绍完毕,其实我要说的不是画家杨·维梅尔(另有译作维米尔),也不是他的那幅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不是同名电影,更不是崔西·雪佛兰的小说改编……不,跟她的小说有一点关系。在《探索绘画背后的故事》演讲中,她其实讲的就是在美术馆里看到了什么?一个作家为什么看出了一部小说?

    崔西·雪佛兰这样说到:“当我在一个艺术博物馆里走来走去,一间一间的屋子里全是画。过了15到20分钟后,我意识到我想的不是这些画,我跟它们没有联系,我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要来一杯咖啡,让自已好好清醒清醒。我正在受到博物馆里审美疲劳的折磨。那你们有没有伴随着一种罪恶感?对于我来说,看着墙上的那些画,然后我就想到有人决定把它们放在这里,认为他们在墙上摆着足够好,但我不总这样想。我离开的时候心情还不好,我对自已感觉到一种罪恶感以及不愉快,而不是感觉到墙上那些画有问题,我会认为是我有问题。当然对于离开一个展览馆来说,那种感觉一点儿都不好玩。事实上,我认为我们应该给我们自已一个暂停。如果你想要去一家餐馆,当你看菜单的时候,你期待着把菜单上所有东西都点了吗?不!你选,如果你去一个大商场去买件衬衫,你会把所有的衬衫都试一遍然后都买下来吗?当然不会,你可以进行选择,这都是预先想好的。那为什么去展览馆的时候进行选择又不是被期待的呢?为什么我们非得跟每幅画都有个联系?我在试图走另一条路,因此我做了以下的事。当我走进一个展览馆的时候,首先我很快地走一遍,我每个都看,然后我把那些能让我慢下来的画都记下来。我不知道为啥它们让我慢了下来,不过,有些东西就跟磁铁一样吸住了我。然后我把其他的全部忽略,直接去看那幅画……”

    后来崔西·雪佛兰就谈到了在一次展览上,她看到了杨·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深深吸引了她的视线,让她在这幅画面前停留了很久,用通过这幅画得到的感受跟这幅画进行对话,于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小说就诞生了。其实在看到这幅画之前,作家就已经被杨·维梅尔的艺术风格所深深吸引,立志在有生之年看遍杨·维梅尔的35幅绘画真迹。

    去美术馆到底看什么?相信是令许多家长倍感郁闷的事。正如崔西·雪佛兰在演讲中说到审美疲劳时所收获的掌声代表的意义一样。她告诉了我们一个大实话,让我们长舒一口气,原来“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还是要有你的“意会”和“心动”才好,还是要跟随你的心走。

    关于去美术馆这件事,有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讲得也比较有趣,与各位爱好去美术馆的爸爸妈妈分享。至于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和触动,就凭各位的心意了。

    这本图画书叫《美术馆奇遇》(法)玛戈达莱娜·格豪·于连/文 (法)艾尔沙 ·于艾/图 武娟/译 连环画出版社出版,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读这一本图画书,有点像捉迷藏一样,翻到下一页后就不断的翻回前页,因为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下一页变成了故事的角色。翻回去,有“果然躲在这里”的恍然和乐趣。就连那个小男孩和妈妈都是慢慢地隐现出来的。一个小男孩略感无聊的“美术馆之旅”却因奇思妙想变成了一次“游戏之旅”。这是有可能的哦,关键是你有没有将你的想象像放飞鸽子一样将它们扑棱棱地放出来。

    你的小孩有说过去美术馆这个事情“有点无聊”吗?我听到有小孩这样说过呵。不过,我并不觉得“无聊”就是一件必须从我们的生活中要被剔除掉的词和感受。譬如崔西·雪佛兰讲给我们的经历,譬如这一本图画书讲给我们的故事……找到你的可能性吧,找到你的有趣发现和联系,让事情变得不“无聊”,还很好玩~。

    文/郑先子  2014.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