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有感
(2018-01-23 10:38:44)读《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有感
赵东方
在《三言二拍》中冯梦龙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咋看题目,不知是何意,还很拗口。但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看完全篇,又让人很不是滋味,作者究竟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是时代的局限性,对妇女的亵渎?还是作者慧眼看到男女之不公平,为妇女呐喊?我不得而知,总感觉笑过之后特别无趣。
最早认识庄子是关于他的一个梦,叫庄周梦蝶。当然还有李商隐《锦瑟》中的那句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本文也提到:“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的一个白蝴蝶,天一生水,二生木,木荣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得了气候,长生不死,翅如车轮。后游于瑶池,偷采蟠桃花蕊,被王母娘娘位下的守护花的青鸾啄死。其神不散,托生于世,做了庄周。”一个不平凡人的出现,必定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孙悟空是:“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猪八戒是:“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宝玉的出世搬出了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五彩石,黛玉本是一颗绛珠仙草。《水浒》中一百零八个好汉是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这些噱头一定要足,把人吊足了胃口。
庄子回到家,就感叹:“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妻子田氏见庄子唉声叹气,就问缘故,庄子就把那个年少妇女扇坟的事和妻子说了,当然田氏:“忽发忿然之色,向空中把那妇人千不贤、万不贤骂了一顿,对庄生道:如此薄情之妇,世间少有!”看到此,一个活生生的田氏好像就在眼前,骂得面红耳赤,可爱之极。
偏偏这个庄子要死磕到底,又吟了四句诗:“生前个个说恩爱,死后人人欲扇坟。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妻子当然当仁不让,说:“你何得轻出此语,将天下妇道家看作一例?却不道歉人带累好人。”你不要以偏概全,连累好人,我和她能一样?我们是真恩爱,田氏信誓旦旦地说。
夫妻拌嘴往往就是一地鸡毛,起因也许就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庄子不依不饶地说:“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挨得过三年五载?”这哪跟哪啊!本来她人的事,现在成了自家的事了。田氏听到庄子这样诽谤自己,更加气愤,恶狠狠地说:“有志妇人胜如男子。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一个,只道别人也是一般见识。”这完全开始了互相的人身攻击。谁像你一样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娶了一个死了,又娶了一个走了,现在娶了我,你真是厚颜无耻无情无义之人啊!话追话,把话逼入歧途。
说来也巧,过了几日,庄子果然得病,而且马上就要一命呜呼了,妻子当然哭哭啼啼,庄子开玩笑说:“我病势如此,永别只在早晚,可惜前日纸扇扯碎了。留得在此,好把与你扇坟!”前文说过,庄子已得老子真传,会“分身隐形,出神变化”,这死当然是他演的一场闹剧。可怜田氏只是一凡妇,咋能看破?一步一步入了庄子的圈套,田氏泪流满面深情地说:“先生休要多心,妾读书知礼,从一而终,誓无二志,先生若不见信,妾愿死于先生前,以明心迹。”说的多好,你若不信,我可以现在就死,我觉得田氏也必定会这么做。让一般人,有这句话足以悬崖勒马,轻声和妻子说一声:“我是吓你的。”然后相拥而泣。庄周可知前世,可知道法自然,可出神变化,为何不知道这是让妻子走上绝路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和妻子较这真有意义吗? 庄子还真较真,听妻子说完,庄子“气就绝了”。
然后出现了美少年楚王孙,说是庄子的徒弟,其实都是庄子变的,就如现在,老公申请一个陌生QQ,和自己妻子聊天,究竟看妻子忠贞程度如何!这样的试验很残酷。“田氏一见楚王孙人才标致,就动了怜爱之心,只恨无由厮近”,又过了些日子,“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悄声换老苍头进房,赏以美酒,将好言抚慰。从容问:你家主人曾婚配否?”这是在打探消息,问楚王孙可有妻室,老苍头是楚王孙的仆人,当然也是庄子幻化而成,当然矢口否认,而且还说了许多楚王孙爱慕妇人的话,妇人听到此,喜出望外。次日,老苍头回话,说现在还不能,楚王孙说了,其一家中还放着棺材,其二我的才学与庄子没法比,怕配不上娘子,其三没有钱。田氏就说,这三件都不必考虑,第一棺材可以移到后面的破房,第二,庄子老头子是徒有虚名,第三,我不但不要聘礼,我还有点积蓄,可资助楚公子。话说到此,一切都迎刃而解,只等择日成婚,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是个好日子,就今天吧!
洞房花烛夜,两人欢天喜地,正欲上床就寝,楚王孙旧病复发,口吐白沫,心痛难忍,然后又演了一出斧头劈脑瓜的戏,文章读到此,感觉完全有点恶俗了。田氏手执斧头,劈开庄子的棺椁,正要用斧头劈开庄子的头取脑浆救楚王孙,庄子复活,一场戏也该收场了,然后田氏无颜面对庄子,就自缢而亡。读到此已索然无味,一场闹剧以悲剧收场,一个完全是对女性充满了诋毁的故事展现在眼前,庄子是那么的自私冷酷,鼓盆而歌,妻子的死与自己脱不了干系,不但毫无悲伤,反而幸灾乐祸,让人心生厌恶。一个得道之人的悟道居然是建立在妻子对他的不忠的基础之上,有点肤浅至极,这当然是小说中的庄子,与真实的庄子究竟有多大差距,我们不得而知。
我每次看到各地的贞节牌坊就感到毛骨悚然,当一个女子年纪轻轻就守寡,然后一生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孤苦伶仃地度过一生,这是何等的残酷,何等的灭绝人性,这样的思想延续了几千年,幸好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也永远也不要回到那个年代。
2018年1月23日作于五寨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