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9、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2014-12-16 09:33:25)
标签:

育儿

分类: 谈谈《弟子规》与现代生活

 

列典籍,有定处,管理书籍即是管理自己。

读看毕,还原处,物归原处即是善始善终。

《弟子规》这句话,列典籍,有定处,跟我们前面讲的置冠服,有定位,是一样的道理,它是在修炼一个人管理的能力。

一个善于管理外物的人,可以看出他也善于管理自己。

有两个学生,在图书馆看书,一个看完图书后,往桌子上一丢就走人了。

另一个看完后,又把书籍放回书架原处,这时图书馆一个管理员看了后,就说我看这两个学生命运完全不同。

第一个学生草草率率,做事很难善始善终,所以在社会上很容易碰壁。

而另外一个学生,知道善始善终,你看他书从哪里来,又放回哪里去,做事有条不紊,心中规律有序,所以我看他将来可以做个领导。

而旁边一个人听了非常吃惊,问道,你是不是认识他们两个,这图书馆管理员说,我不认识他们啊。

这人更惊讶地说,你初次见到他们就断得那么准,凭什么呢?

我是他们的同学,那第一个同学,在班里成绩比较差,在宿舍里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他衣服有时堆在床底下几天都不洗。

而第二个是我们班的班长,也是学校社团的社长,大家都很喜欢跟他做朋友,他待人非常诚恳。

大家看到没有,从这典籍的摆放,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做事是不是虎头蛇尾,还是善始善终。

在一个人有意无意之间最容易看出他的修养,特别是在没有人监督的图书馆,有人看了书就乱丢,而有人却依旧遵循图书馆的规定,从哪里拿来的书又放回哪里去,这样整个图书馆就很有秩序。

这是在干什么呢?

这是在修养定力,有定力的人才有秩序,没定力的人他的行为一塌糊涂,做事乱七八糟。

为什么古人讲,做事情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也就是讲开始三分热情的人很多,坚持到最后的人很少。因为他们都缺乏一种定力,稍微受点外环境影响,就坚持不住了,而且很容易闹情绪,一闹情绪什么事情都搞不好。

而《弟子规》这里就通过列典籍有定处来长养一个人定力,来培养善始善终的能力。

读看毕,还原处,就是善终。

大家看,为什么图书馆要有管理员,因为书籍管理得很有秩序,大家想要哪本书,一找就出来。

大家可以去看,一个图书馆便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如果学生安安静静,看完书后都书归原处,连图书馆管理员都很省事,那么这学校学生的素质就比较高。

同时如果这学校的图书馆,越多人去光顾,说明这学校的学生比较重视文化修养,你重视文化就有文化。

相反,如果一个图书馆学生光顾得少,而且学生看完书后,丢得满桌子都是,要管理员费好大的劲放回原处,那么说明这学校的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大家看,有很多大学问者,他们都有自己的书房,甚至图书馆。

而在这书房图书馆里头,只要你想要哪本书,他根本不需要找,甚至闭着眼睛摸过去,也能够给你揪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很爱惜时间,一个爱惜时间的人,绝不会让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上翻箱倒柜,找书籍上面。

一定是东西放哪,我心中一清二楚。

这就是善于管理事物的能力,所以你必须做到像《弟子规》讲的列典籍,有定处。

一个人一旦养成这习惯,他一辈子会少花好多时间,在找东西上面,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个孩子如果老为找东西而烦恼,经常要加上父母爷爷奶奶,帮他找东西,那说明这孩子很不会管理自己。

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养成书归原处,物归原处的习惯。

比如你切菜时,菜刀肯定要放到一个固定地方,不然的话,下次想炒菜找不到菜刀,忙得够你受的,既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烦恼。

所以《弟子规》这段话,虽然只讲如何对待书籍,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管理事务的能力,以及善始善终的品质,甚至还有他是不是善于珍惜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