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8、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2014-11-17 08:20:49)
标签:

育儿

分类: 谈谈《弟子规》与现代生活

 

果仁者,人多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言不讳,色不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现在为什么很多家庭的孩子无法无天,甚至敢打父母,失去了畏惧心理?

因为家庭中失去了圣贤教育,你没有树立一个令孩子敬畏的榜样,你想想孩子能管教好吗?

家中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教育,父母也会随便,小孩就更加放荡,你想想,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仁者,或者严父,或者慈祥的爷爷,这样孩子一旦有问题,就能够接受到仁者的教诲,从此他就不会再轻易犯这些问题。

有两个孩子,他们有一次一起去电子游戏机室玩游戏,甚至赌起钱来。

一个毫无顾忌,觉得自己有钱到这里玩乐,理所当然,另一个还有一线良知在牵引,他老觉得不妥当。

《弟子规》讲,斗闹场,绝勿近。

家里父亲也多次交代,孩子应该以学习上进为第一要务。

这样玩着玩着,第二个孩子就自动不玩了,因为他怕被父母发现,然后伤父母的心。

第一个孩子就说,怕什么,我老子也是天天晚上到外面赌钱,我在这里玩,他绝对不会管我的。

第二个孩子说,可我的父母天天在外面辛苦摆地摊赚钱,钱赚来不容易,我不敢这样挥霍出去。

第一个孩子就说,哥们讲义气,这样吧,你就用我的钱。

第二个孩子还是说,即使用你的钱,父母看到我在这地方,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我还是先离开吧。

大家想想,结果呢?

第一个孩子初中还没毕业就读不下去了,到街上游荡,成为酒徒赌徒,还经常偷人家东西,被村里人骂为没教养。

第二个孩子不仅完成大学毕业,还办了公司,靠正当手段赚取很多钱,给父母在家里建造了漂漂亮亮的房子。

大家看看为什么两个孩子,两种不同的命运呢?

首先第一个孩子,他根本不敬畏父母,因为父母就花天酒地,榜样没有立正,而孩子也举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有其父必有其子吧。

所以大家看,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仁者,那多么可怕,因为你祸害的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你儿孙上进的后路都让你堵死了,你的道德在下滑,你孩子怎么能够让上提拔呢?

所以一个家庭里,往往一个人的问题,就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难怪古人讲,一家兴仁则一国兴仁,一人兴仁则一家兴仁。

大家看是不是啊,第二个孩子,加重的长辈,依法经商,道德纯良,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学,孩子都能感受到父亲母亲的不容易。

所以对父母都比较敬畏,因为敬畏,所以不敢乱来,因为敬畏,所以很多错事恶事不敢犯,怕伤父母的心,所以一个人害怕好不好啊?

那要看他怕什么,如果他怕圣人之言,怕大人伤心,怕自己的行为会给家庭丢脸面,于是努力奋进,断恶修善,那这样的害怕,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有出息。那么这样的孩子将来不是君子就是大人。

如果他怕困难,怕在游戏机室把钱输完又没钱了,那么这样的孩子,将来不是懦夫就是小人。

你看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乡村里,有一个仁者是多么重要啊!

因为他可以带动这个地方的风气,然善者更善,让恶者减少。

不如古代就有一个偷牛得布的故事。

有一个叫王烈的人,这读书人在村里非常有威望,经常替村民们答疑解惑,有一次一个人他没钱,便去偷了一头牛,被失主抓着了。

只见这偷牛的人,说了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我一时财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你怎么罚我都行,只求你千万别告诉王烈。

失主就很奇怪,王烈是你什么人呢,与你非亲非故,你为什么怕被王烈知道?

这句话后来居然传到王烈耳边,王烈随即托人送给偷牛人一匹布。

大家就非常不解,为什么偷牛人还可以得到布呢?

王烈说道,他做了贼,不愿让我知道,说明他有羞耻之心,他偷了东西,不敢让我知道,说明他有敬畏之心。一个有羞耻之心,敬畏之心的人,他肯定不会一错再错。所以我送给他布,是激励他改过自新。

后来这偷牛的果然从此再也没有透过东西,而且他捡到东西,还还给失主,变成一个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君子。

大家看看,一个仁者的影响是多么大,他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让迷失的人重新端正人生方向。

一个家庭有仁者,孩子的教育就会更成功,一个乡村有仁者,这个村里邪恶气就会更少。如果孩子教育不好,村里头老容易有偷盗,大家就要反思反思,是不是圣贤教育太少了,是不是这村里的仁者越来越少了?

如果是的话,不用担心,仁者是可以培养的,而《弟子规》就是培养仁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