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竹筒棕
(2022-06-03 21:36:46)散文
每逢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便要吃粽子。太原人通常吃的是粽叶包的粽子,能吃出粽叶特有的清香。其实,正宗的粽子应该是竹筒粽子,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端午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亲戚告诉我,做竹筒粽子首先要选好竹节,竹节必须是新竹,新竹水分多耐煮,煮出来的粽子也香。先把新竹锯成25厘米长的竹节,竹节必须是一头开口能装米,一头有堵头,再把堵头钻一个孔,这样便于排气。亲戚选用圆粒糯米做粽子,先把糯米洗净,用凉水浸泡了24个小时。然后再加上红枣、花生、红豆等食材,红枣要去核切成小丁,放入浸泡好的糯米中。
亲戚开始做竹筒粽子了。我们北方讲究的是用粽叶包粽子,而南方是用竹筒装粽子。“包”与“装”体现了粽子的食材与做法的不同,而且“装”比“包”要容易得多。亲戚往竹筒装浸泡好的糯米,一边装糯米一边用手按一下,把竹筒里的糯米压实,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不松不散;然后用专用的软木塞堵住竹筒口,用细绳把竹筒绑住,竹筒粽子就做好了。亲戚告诉我:糯米不要装的太满,装至八分满就可以了,煮粽子的时候米会膨胀,装满了容易把塞子顶出来,煮出来的便是一锅糯米粥了。
看完装粽子全过程,我以为做竹筒粽子比较容易,只要把米装进竹筒里压实就可以了;而北方用粽叶包粽子就比较难,包不好就要散包,散在锅里。当然,北方的粽叶粽子与南方的竹筒粽子都体现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竹筒粽子装好糯米后,就可以煮粽子了。亲戚先用大火烧沸后,便用小火焖煮,煮上两个半小时之后,竹筒粽子就煮好了。竹筒粽子出锅后,晾凉后就可以吃了。吃竹筒粽子也有独特的方法,先用小刀劈开竹筒,竹筒粽子在焖煮的时候,竹筒要爆裂开几道裂口,用小刀轻轻一撬,竹筒就裂开了,露出圆滚滚的糯米卷了。那糯米卷红白黄相间,白的是糯米,红的是甜枣和红豆,黄的是花生,煞是好看!
吃竹筒粽子要用牙签,把牙签插进去,挑起糯米卷,蘸上白糖,就可以享受竹筒粽子的美味了。我一连吃了七八个竹筒粽子,那粽子透着竹子的清香与糯米的甘甜,至今仍余香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