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成石
太原成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9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我登黄鹤楼

(2022-06-01 21:25:10)

游记      太原晚报2018年5月14日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来到武昌的蛇山,想登黄鹤楼一睹其尊荣,可惜“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今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武汉旅游,还是想登黄鹤楼。

我为什么想登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长江之滨虽然黄鹤楼不太高仅五十余米高,但它却是江南三大明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唐朝之后黄鹤楼的军事作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都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9272月,毛主席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的一次被毁1884年。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积淀了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我怎能不登闻名遐迩的黄鹤楼

走进黄鹤楼公园,天下江山第一楼大字映入我的眼帘,颇有大江之上的宏伟气势。拾阶而上,我终于看见了久久期待的黄鹤楼,斗拱挑起飞檐,高大而雄伟圆柱拔地而起,雄浑而稳健;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展翅腾飞;黄鹤楼的两只铸铜黄鹤造型,也似乎在讲述它两千年跌宕起伏的故事 …… 

“昔人已乘黄鹤去”,今日我登黄鹤楼黄鹤楼共有五层底层高大宽敞的大厅,正面墙壁上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我又登上了二楼大墙上镌刻着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历史和名人轶事;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展现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了吴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场面那人物栩栩如生,恍若如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当代名人的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层的大厅有《长江万里图》长卷壁画,不仅展现了万里长江的波涛汹涌非凡气势也画里点睛彰显了万里长江悠久的历史文化。

不由吟咏李白千古绝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循着诗人酝酿的意境极目远眺,只见万里长江横亘在眼前,长江大桥如一道钢铁长虹飞架南北,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江对面龟山上的东湖电视塔高耸入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今日我登黄鹤楼

,沿江高楼林立,气象万千,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就这样在黄鹤楼脚下交融相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沕沕水见闻
后一篇:神游龙吟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