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两季游

游记
穿过浩瀚无垠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们来到地处天山脚下的阜康。天造瑶池,帝设阜康,1763年,乾隆皇帝用“物阜民康”的美意给这座城市命名,如今,天山天池旅游的兴旺,阜康已成为新疆旅游的“会客厅”;阜康还是我省对口援疆的城市,我们在这个“会客厅”里受到了热情的款待,更感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盛情。
第二天,我们乘车前往天山天池游览。旅游车沿着崇山峻岭盘旋而上,沿途的山坡上长满了苍翠的云杉与塔松,把天山装扮得郁郁葱葱。旅游车行驶到海拔1980米高的山腰,我看到了早已神往的天山天池。只见一池半月形的湖水碧波荡漾,像一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山腰之中,两旁高山耸立,宛如两位神将守卫着神圣的天池;清澈的湖水晶莹剔透,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细密的涟漪,像是抖动一块硕大的绿绸,华贵而雍容;无风时,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又好像是一块平滑的铜镜,在阳光的辉映下熠熠闪烁。天池南面便是海拔5445米高的天山博格达主峰,主峰左右又与两峰相依;三峰突兀耸立,状如笔架,云遮雾绕,直插云端;峰顶的冰川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湖光山景。
天池形成于20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中,巨大的冰川以锐不可当之势向下漂移,在此地形成了面积达4.9平方公里的高山冰碛湖。我们所游览的天池北岸,也是冰川刨蚀作用所形成的终碛垄,这个自然形成的终碛垄高达286米,拦住了一池碧水,这真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天山天池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天池古称“瑶池”,是我国古代昆仑神话中西王母召开蟠桃会的圣地。三千年前,周穆王姬满驾八骏龙辇,越过千山万水来到“瑶池”。西王母热情地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做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水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谐诸夏,万民平均,吾颐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一去不复返。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于如此凄美的“瑶池相会”,留下了一篇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如今,天下游客循着这动人的传说来到了天池,与天池的神话故事频频相会。
天池还有一个“定海神针”的神话。相传天池中有一个水怪,经常兴风作浪,乱施淫威,搅得天池水暴涨,祸害百姓。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蟠桃会,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泄私愤,顷刻间天池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报之王母,王母大怒,旋即取下头上一个碧玉簪投入天池中,制服了水怪;顿时,天池风平浪静,那根碧玉簪却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北岸,成为天池的镇水之宝。
我们诧异地观赏这棵被誉为“定海神针”的榆树。在海拔1980米的高山上,一般不适合榆树生长,但这棵榆树却逆自然规律而生,枝繁叶茂,浓郁的树荫庇护着天池的安宁与静谧;而且不论春夏秋冬,水涨潮落,湖水都不会淹没它坚如磐石的树根。这是神话?还是神奇!我思来想去,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表弟年休了,约我去天山天池游玩。我说,我已经去过一次了,大冬天的去天池有点冷。他却说冬奥会就要举行了,全国三亿人都要参加冰雪运动,我们也去天池玩玩冰雪,再说,冬天天池的景色你也没见过,陪弟玩一趟吧!表弟盛情难却,我只好应邀而往。
天池冬季冰封时间长,湖水冰层厚度达一米以上,是天然的滑冰场。天山天池依托冬季的冰雪资源,举办了冰上龙舟赛、雪爬犁、雪地排球、雪地足球、雪地拔河等各种冰雪娱乐活动,让游客过一个颇有情趣的冰雪风情节。
我们走进冰封的天池中。夏天,我们只能望池而兴叹,如今却身临天池中,一种亢奋与激情油然而生。天池冰场热闹非凡,滑冰者形态各异,有的滑冰健儿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一群飞燕紧贴着冰面飞翔;有几位女孩表演花样滑冰,旋转起来宛如鲜花绽放,又好像蝴蝶翩舞;也有滑冰初学者如刚刚学步的孩童,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左右滑行。表弟从小爱好冰雪运动,他穿上冰鞋,轻快地汇入滑冰的人流中。我不会滑冰,只好加入两队游客组织的雪地拔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