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小河情

(2016-11-02 13:37:58)
标签:

诗词

文化

教育

情感

小河情
(平水韵)
文/鲁人牧川
 滚珠流碧总柔情,一路欢歌映玉清。
 朗润幽崖花木茂,甘滋畎亩稻粱生。
 浣纱倩女惊红鲤,濯足僮男戏绿萍。
 抄水衔泥勤紫燕,老牛饮罢又耘耕。
 

【本诗已发表在《诗词世界》05/2017 总第109期 5月出版】

本诗获2018年春季“第八届中华诗人踏春行”诗词评选一等奖。 

http://s11/bmiddle/0041v57Fzy760ynn3ZM7a&690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感 

       我写《小河情》,是把小河作为生活的象征和对生活的感悟来写的,这条生活的小河,平静徜徉、“滚珠流碧”,确也折射出了她的曲折跌宕、日夜奔忙,但她从不悲观,“一路欢歌”映着蓝天。她滋润“幽崖花木茂”,浇灌“畎亩稻粱生”;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和快乐,可使“倩女”“浣纱”、“僮男”“濯足”;河里的“红鲤”“绿苹”,景致美好,充满情趣;也能招引“紫燕”“抄水衔泥”,垒窝筑巢,得以繁衍。更重要的是,可使老牛解渴,继续犁田。联系实际,这条小河多像我们的生活之旅啊,我们又何尝不像老牛一样不辍耕耘呢?但“小河”却解了“老牛”的渴!说到底,是生活滋养了我们,生活是给予我们营养和生命的源泉。因此,我是怀着非常热爱和感恩的心情来写小河的。

      十月三十日,我在拜访众博友时,读到了平常心好友的《七律·感恩母亲河——走近大沽河少海之五》一诗,她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运用比拟和近似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对“母亲河”的无限热爱、眷恋和无比感恩的情怀,与我的《小河情》大有异曲同工之感,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就把这首《小河情》给她贴了过去,请她赏鉴,以加强写作交流。不料,平常心好友不辞辛苦,当晚就写出了一千四百余字的精彩诗评。她把原诗分析 挖掘得十分透彻,加上她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不仅丰实了原诗的内涵,而且拓宽了原诗的意境,比原诗更加深刻隽永;同时表现出她不凡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无论如何,这篇美妙的诗评使我受益匪浅,也深被平常心好友的辛勤治学和诚恳助人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在此谨表深切而诚挚地谢忱!今天,把她的诗评与原诗同时发表,以飨众位博友。

 

 

http://s8/bmiddle/0041v57Fzy764S9AStVc7&690

 (平常心女士玉照,来自其博客,大礼感谢!)      

平常心女士的诗评

试评赏析好友“鲁人牧川”先生的

《七律·小河情》

文 /平常心

    每当看到一条路的时候,我立即就会联想到:这条路起自哪个乡村?又通向哪座城市?当我看到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的时候,同样就会产生无限遐思,我会问这条河的源头在哪儿?又经过哪儿,从哪儿流入大海等。最后留给你的是没有答案的结果。这样以来,让你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当我读到“鲁人牧川”先生的这首诗的时候,情况却是截然相反,我随着他文字的指引,一下子步入他描写的碧水田园的现场当中了。                  
    读第一句诗,就被先生充满魅力的文字给深深的吸引住了,所以,我就有兴趣聚精会神的继续读下去了。                                 

    第一句、二句都是描写歌颂水的性格。

   “滚珠流碧总柔情”。

    意思是说那水的温柔,随和;热情奔放的性格态度。当水走到高坡、从悬崖上跌落下来,纵是粉身碎骨,但是也不得不纵身齐下,然后继续前进。集体纵身那一跳,就像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那首《望庐山瀑布》里描写的场景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气壮山河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后果是什么,那悬崖下面,还不是巉岩峭壁?要不就是平滑如镜的巨石,就是虎牙累积;或者就是深潭暗礁,遇上它们,还不是遍体开花,顷刻形成无数飞珠流粉,这不正是先生写的“滚珠流碧”的情景吗?那四下飞滚倾泻的银珠雪花,随之融入深潭,纵身跨栏进入河流长途跋涉开始了。那深不可测的大海巨潭把它们那些活蹦乱跳的‘雪花’;‘银珠’收入怀中,与它们整个族群联结一体。这个过程是从浅薄走向厚重的过程。它们立刻变成了厚重踏实的碧蓝色,它们这个时候是大海是蓝天了,海天一色。它们团结一致,一起歌唱,一起跳舞,集体的力量就是力大无穷啊。这一句是描写赞美水的柔美,随和,温柔,大气豪放的灵动性。大海里的水来自哪里?来自无数山溪、小河和湖泊。

    第二句:“一路欢歌映玉清。”

    意思是说:它们从很遥远的地方快乐的走来,虽然在旅途上经历过坎坷和饱尝过奔波的艰辛,但它们不畏艰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沿途遇阻开路,遇到雾霾洗垢,但是一直不气馁、不沮丧,它们唱着歌儿,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人们的笑脸,始终如一的不改“冰清玉洁”的秉性,一路上只管清污洗垢。让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三句、四句:是写水的无私奉献精神了。

    “朗润幽崖花木茂,甘滋畎亩稻粮生。”

    纯洁的水就像那无私的太阳一样,无私、大气、豪爽的滋润着山前山后,阴凉;阳光的地方的一草一木,不管是山脚旮旯也好,还是“近水楼台”前的花草树木,它都会一律平等的对待。她就像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一样,用她博大、仁慈、宽广的胸怀宽慰爱护着一草一木,用甘甜的乳汁滋润喂养着花花草草,庄稼,让树木尽快成材当栋梁、生长甘甜的果子;让花儿开的更加绚丽多彩,让粮食颗粒饱满。它宁愿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都献给这个世界。

    第五、六句:是情景描写。

    “浣纱倩女惊红鲤,濯足僮男戏绿萍。”

    流近江边、湖边、海边,它们无论跑到哪儿,都会唱着委婉动听的歌儿,它们跳着舞,舞动着像姑娘身上穿着的“太阳裙”一样,那肥大的下奓达三百六十度,一旦移动起来就会折起层层褶皱,不时地抛撒着银珠、雪花。这样的景色,真是谁见谁爱,让观者无不痴醉流连忘返。不少俊男靓女为之倾情,洗衣服的妙龄俏丽女郎来了,她们的身影首先映入到清澈见底的碧水之中了,那一群一群的红鲤鱼,正逍遥自在的嬉戏在“天堂”般的乐园里,见人来了,以为是自己的天敌来了,纷纷四处逃窜、藏匿。那一个或者两个少年来了,他们被面前的景色迷醉了,直接赤足下水,直接坐到岸上,手舞足蹈起来。那水里的绿色浮萍随着游荡欢歌的波涛不能自己了,就不由自主也随着节奏劲舞起来,不时地会撞上少年的脚。

    第七、八句:还是情景描写,写到这儿让你感受到画面更加丰满了。

    “抄水衔泥勤紫燕。”

    意思是说天生勤快、爱劳动的燕子,正准备到远处去衔泥好回到村庄里去修筑爱巢。但是,它们刚出村庄就被眼前的美景给迷恋住了,也是如痴如醉了,也忘记继续前行了,它们纷纷降落,贴着水面滑翔起降嬉戏。

    “老牛饮罢又耘耕。”

    这个时候,从村里出来,走在绿柳围岸的林荫道上的老翁赶着老黄牛,扛着犁,手里挥舞着鞭子,到前面竟然也醉了,他见此情景,也是寸步难行了。他看着一边是开满黄花的油菜地,一边是垂柳戏水,俊男靓女点缀在其中,那幅由红绿碧蓝、黄等斑斓色彩绘制成的一幅美丽的油画,他醉了许久。要不是杜宇的声声的叫唤他去播种犁地,他直接就醉过去了,他听着‘布谷’;布谷声声入耳,只好前去撵着正在探头喝水的牛下地犁田去了。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一直翻卷着那一幅气势恢宏的美丽画卷,我也醉了!痴了!

    另外,先生写的诗,对仗严谨、工整、字句简练。写诗就是要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不是说说白话,组成诗的字数和模样就行的。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想各行各业的内行们都会看门道,所谓对仗,除了按照严格平仄对仗外,那就是要按照严格的对仗套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想必会写格律诗的人都读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专业文章,多不赘述,说多了就是班门弄斧了。

    写诗最忌讳的是没有创新意识,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行,词句中留存着别人的影子,还有不断的重复自己先前走过的路,如同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写同一首诗,写这样的诗,还不如不写。先生的诗,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他的诗无论是从面容上看;还是从体形上看,还是听声音都各异、思路广,不落俗套,让人看了觉得新鲜感频现。读“鲁人牧川”先生的诗,真令人久久回味无穷啊,这真是:不只是美酒能醉人,优美灵动的文字也醉人啊!

          ——平常心写于2016年10月30号深夜。(大约1430字)

                                               

高挂好友雅赏赠玉

言泊远君赠玉

绿水缠绵一路情蒹葭顾影溯流行
诗生三百滋阡陌岸柳萦檐琴瑟声

 

海浪的声音君赠玉

缕缕云烟拂山寺阵阵秋风吹菊绽
 晓晨鼓声醒大地夕阳红枫小溪恋。 
雁子一排穿林过箫歌一曲动心弦
美篇佳作能醉人轻酌慢饮可开颜

 

感谢好友宝洛日题句鼓励

陋室藏书无俗韵,骚坛悟道有余香。

赞美您的博客,宝洛日敬题。

 

感谢好友黄河老农冯允甫雅赏赠玉

好景宜人总相随超然物外惬意寻
诗文撷妙博海秀寒星明月景凝心

 

感谢好友开心老太xly雅赏赠玉

 溪水流过我村头欢欢激浪斗芳秋
  小河岸边浣纱女惜怜落叶随水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