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范生培养的一些感悟和建议 孙伟程
(2014-04-23 11:59:42)
标签:
学生教育 |
分类: 吴桥宋门博文4人 |
对师范生培养的一些感悟和建议
一是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巩固的专业思想,学校定位于培养到中小学履行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学生明确今后当教师的人生方向,大家一个心思而无旁骛。对于这一经验,同期的高校并不具备,首先是高校在学术性和师范性上摇摆,而学生则在当不当教师之间动摇。这一经验也很难在高校扩招,中师升格为师专乃至本科的学校中延伸,因为扩招以后,师范生到教师工作岗位工作的比例越来越低,从适应就业、爱护学生的角度,师范学校的老师已经不敢全心教师范,也不敢严格要求学师范,而会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考证,不拘一格谋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道理,学生也无法一心一意学师范。所以,没有体制上的突破,所谓继承中师办学传统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是定位于实践狠抓教师职业技能。就其本质,教师的职业技能是与人交往沟通,并促进人发展的技能。一方面,这种技能是综合的,它需要环境和氛围潜移默化。另一方面,这种技能又是专业的,是基于实践和外显的,所以它需要专门和足够的课程使学习者得到训练和培养。从加强师范教育的角度,这些课程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有足够的地位,同时它也需要一批有志于研究和训练这些专业技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这样的条件,部属的师范大学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师范学校并不具备,因为从经验上看,这类看重学术的学校不会给予实践、操作性课程以足够重视,承担这一类课程的教师也很难得到足够的尊重。从这种意义上,继承中师传统,需要给予师范类的实践性课程以足够重视,而且需要根据新的要求加强研究,不断改进和发展。
但本科层次的师范不能是中师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的简单移植,21世纪的教师教育也不能是20世纪师范教育的简单翻版。从时代要求看,教师专业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教师队伍建设的世界潮流和趋势。放在每一个教师个体身上,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它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研修的长期过程。从新近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看,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实践性智慧。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指向教育教学实践,主要通过实践反思的方式获得。从这种意义上,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职前培养只是基础,岗位继续教育才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