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中期报告
(2016-01-09 00:08:55)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小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立项编号:XKT20150008
课题类型:县级规划小课题
课题名称:《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研究负责人:陈思宝
课题组成员:李端
负责人所在单位:旬阳县甘溪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7772316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检验、调研、推广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次实践、反思、优化,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沿预定目标的方向顺利推进,
1、详细拟定阶段计划
课题自2015年3月正式开题以来,每四个周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由全体成员商讨本阶段具体的研究工作,落实各成员阶段研究任务并形成书面材料;学期末,必召开一次课题会议,对一学期来的研究加以总结,自我汇报,自查自纠,相互督促。
2、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储备量,提高研训能力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每周认真读书,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相关理论知识,并重新学习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程教学特点。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我们阅读参考的主要文献有: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罗孝睦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教育理论与实践》
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实践研究》徐邦
6、《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宋秋前
7、《优化语文预习作业布置得研究》
8、《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9、《关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
10、《农村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了两种调查表,教师调查表、学生调查表,
(1)设计调查表,并于2015年9月14日━2019年月18日对七、八年级学生进行语文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九年级受升学考试的影响,作业量会有所增加,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影我们选择了七、八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2)分析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收交后进行了分析,通过这次调查以及与老师的座谈讨论,我们发现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可喜的一面,语文作业已经不再是纯粹简单的机械操作:抄抄词、背背书,在“你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的选项中,学生问卷中73.75%人选择感兴趣,25%人选择一般化,1.25%人选择不感兴趣
学生问卷6题“一般情况下,你用多长时间可以完成语文作业”,
b、作业形式多样,重书面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业类型真可谓练的多而透,在翻阅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形式有(1.语文导学案的达标测试
C.作业内容的一致性,缺乏分层布置
目前的语文作业设计过于统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问卷10题90%全班统一布置只有10%分层布置,学生问卷中4题97.5%一样)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在做无用功,而有的学生却“消化”不了。
D、作业评价上以教师为主,而且评价草率,缺乏温馨评语
教师问卷11题教师批改占90%
综上分析可知,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思维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作业量过多、作业重书面形式,学生更喜欢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作业缺乏分层布置,作业评价草率。
4、提出对策
对策一:分年级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作业。七年级侧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设计实践型作业。八年级侧重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过程,设计迁移型作业。九年级侧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设计创新型作业。精选作业内容,减负增效: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应遵循“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作业的形式要新颖,使学生对作业乐此不疲,作业要精、要有度、教师要抓重点、难点、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设计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布置给学生,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策二:因材施教,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不同,将作业设计为A、B、C三个层次,照顾到优、中、差各个层面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A类作业为基础作业,属于每人必做题;B类作业为能力提升题,学生根据情况选择题量;C类作业为拓展拔高题
对策三:改变作业形式
根据课型不同,作业设计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有文字式、口头式、可以有调研式、实践式、反思式等形式。作业设计的参与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可以有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供题教师择题布置、学生自主布置、学生互编作业、家长参与布置等形式。如:《散步》办一份手抄报,《孔乙己》、《范进中举》排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排课本剧或分角色朗读,《孤独之旅》写读后感,《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学生出自测题或互测题。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以往“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面面俱到,与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吸引力,学生由“去做”变“要做”。
对策四:作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5、取得的成绩:
、学生预习能力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前置性作业,学生对课文有了较为全面的预习,所以朗读课文、积累字词、作者简介等环节就可以在小组交流预习作业的时候解决,而不必占用课堂授课时间,从而将时间节省下来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探究。而学生通过参考书和自己的思考预习,对文章的重难点实际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只要加以点拨、深化即可,使得每节课的课容量加大,效率提高。
‚、确立4人(6人)合作小组,并给小组命名。组员间互相交流,可以解决浅显问题,在合作竞争中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实行作业组长监督制,从而使不交作业的情况有所减少。
ƒ、新的作业设计方式使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较多的同学能主动完成作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表演、朗诵等形式获得成功的喜悦。
④作业的评价,教师独立批阅与学生互改相结合,抽查与全查相结合,面批与整体批阅相结合,课堂反馈与课下巩固相结合,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逐步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二、存在的困难
1、我们计划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特点,分年级设计作业,积累的课题资料不够全面,而且初三面临中考,课题实施起来有点难度。
2、分层作业作业还不能很好的体现“少而优”的原则。我校学生生源较差,教师还是放不够开,生怕写不到的作业学生就掌握不了,所以作业量还是有点多。而且还出现了优等生写的作业多,学困生写的作业少的情况。在层次的划分和作业问题的设置上,我们还需改进。
3、学生在校学习压力大,双休日就只想玩耍,加上农村家长多在外地务工,缺少家长的督促,部分学生就沉迷于网络游戏,多不愿做思维参与性强的作业,如手抄报、出互测题等作业,经常会敷衍了事应付检查。
6.初三的学生,也许是年龄的原因,课堂参与度还是不理想,学生即使预习了也不愿主动举手交流,学困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
三、新研究动态(解决思路)
1、进一步了解学生心声
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名为《语文前瞻性作业之我见》的小练笔,通过这次练笔我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对作业设计的需求,而且他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整理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写读后感、启示,增加知识趣味类型的内容,增加质疑环节,将预习内容可直接加注在书上,增加阅读类的作业,增加积累字词、赏析诗句的内容,自己设计板书,梳理文章结构,上课在补充,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学生的建议为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打开了很多的思路,值得我们去实践。
2、进一步明确课题任务
(1)、课题计划和阶段性总结的撰写
(2)、注重语文作业的功能,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3)、注重语文作业的多样性,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4)、注重语文作业的精练,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5)、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与多种学科的整合
(6)、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7)、《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系列汇报课
3、下期的重点
(1)、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的注重教师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加强课堂实践能力、撰写研究笔记、案例、论文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争取将所取得的成绩提升到理论的水平,总结经验,形成水平较高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