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3-2014年秋季)

(2013-08-30 11:11:45)
标签:

湘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教学计划

教育

分类: 计划总结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3-2014年秋季)

                                              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    李 勇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从教材内容组成上看: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采用“主题单元→课题→活动→评价”的组织形式。按照小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编排了让孩子们去发现科学魅力的“走进科学”单元;让孩子们从“身边的动植物”(生命科学)和周围常见而典型物体的状态与功能的“土壤”(固态)、“奇妙的水”(液态)、“空气”(气态)、“各种各样的材料” (组成)等6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我学习了观察。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有趣的事物开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其次,从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整体结构脉络上看:教材从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主题单元”和“探究能力训练”(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来组织教材,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并较好地用科技史来促进这两条线的完善和融合。如:用在达尔文、李时珍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等,都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很好地把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从教材探究技能的训练上看:由于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是本册训练的重点,所以观察-比较、分类贯穿三上各单元,并逐步螺旋上升。第1、2单元初步学习多种感官观察、用分一分来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第3至第6单元开始重点训练学生顺序观察和对比观察。如;观察土壤(土壤成分分离)、而探究性实验其训练点在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或观察方法)上;如;哪个容器盛水多、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而改变物体浮沉状态,找空气、衣料的研究、研究纸的特点等,其他能力的训练也在初步涉及,如:通过调查来感知本地土壤的类型、调查我们的衣服来感知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通过制作制标本、制作小水轮、制作纸风车、造纸等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用工具测量: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用尺测量长度来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观察深度、精确度)等等。

二、学 情 简 析

我校三年级有5个教学班,共278人,由于刚刚接触到科学课的内容,对这门学科一定很好奇,但是因为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制力,需要进行习惯引导和常规规范。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比较具体,孩子们已经能够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简单比较。但比较的方法单一、片面,缺乏全面、系统、有序的观察策略

三、本期教学目的、要求

科学探究--观察能力要点

●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科学探究--思维能力要点

●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能用“如果 ...... 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实验动手能力要点

●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尊重证据。

●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科学知识

● 能指认常见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及特征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进一步树立课程标准意识,优化教学策略;在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的指引下,备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特别重点做好--“我的宝贝”科普实践活动;切实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能让学生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并能依据自我提出的科学探究问题按照一般的科学探究主要过程展开扎实的研究,亲历科学探究,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构建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具有严谨性、思考符合逻辑性,树立实证的科学观念,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善于联系和敢于想象。促进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由于参与区级立项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效度及其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我将重点关注:

1.关注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2.关注探究活动中问题,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3.关注探究活动的目标,提高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4.关注探究活动多样化;促进孩子们学生方式的变革

5、关注探究活动的有序性,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五、教学活动安排:

单 

课 

课时安排

周次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序”的教学

1课时

1

1、校园寻“宝”

1课时

1

2、观察“宝贝”

2课时

2

3、整理“百宝箱”

1课时

2-3

第二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

1、身边的植物

1课时

3-4

2、常见的动物

2课时

4

第三单元  土壤

1、本地的土壤

1课时

5

2、土壤的种类

2课时

5

3、土壤的保护

1课时

6

第四单元  奇妙的水

1、认识水

1课时

6

2、流动的水

1课时

7

3、溶解

2课时

8

4、浮与沉

3课时

9

5、地球上的水

1课时

10

第五单元  空气

1、周围的空气

1课时

11

2、流动的空气

1课时

12

3、压缩空气

1课时

12

4、空气中的灰尘

1课时

13

第六单元 各种各样的材料

1、形形色色的材料

1课时

13

2、我们的衣服

1课时

14

3、纸

2课时

14

4、材料的应用

1课时

15

第七单元  我学习了观察

1、我学习了观察

1课时

15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2课时

16

 

参考文献:

陈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http://www.xxjxsj.cn/article/35758.html

   湘版《科学》教材3、4年级总体介绍http://bbs.pep.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699

相关链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http://web.5ykj.com/xiaoji/36837.htm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http://www.xxjxsj.cn/article/52824.html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9JTt3ZqmzPxvEOve1ANAn8ZMrcpObyHDLcXSfRi2YJjjrRzbInRK5z0cKq6bp3b1tsGUAym3DazxdkdNSz7-6q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http://www.lspjy.com/thread-221478-1-1.html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http://tgdhy.blog.163.com/blog/static/35614471201122842532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