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负提质,优化作业》的收获与思考
2014年1月14日在商丘小语群里,正在进行“减负提质,优化作业”话题讨论,老师们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展开:1、谈谈你对有效作业的理解?2、你对“减负提质,优化作业”还存在哪些疑惑;是怎样解决这些疑惑的?3、小学语文低段、中段、高段分别怎样设计作业,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从老师的讨论中,我收获到以下几点:1、有效的作业的标准:精、巧、妙。2、作业布置的形式:针对知识的难易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分层布置。原则是优的吃饱,中等吃好,差的保底(达标)。3、作业的内容不要流于形式,便于检查和反馈。比如动手实践的作业(手抄报、画画等)、读(课文、报等)、写(抄写、写作等)、听(故事、新闻等)、说(故事等)。4、假期作业:写日记,看电影,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一件趣事,临帖等。
对于这个话题,我一直都感到疑惑。今天的话题给我收获的同时,也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作业一直以来是老师和学生的心病:我们该如何分层次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呢?学生能自主选择作业,孩子肯定喜欢,学生乐于做作业,老师乐于批改。对于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标准形成系统化,可操作。这样的做的话,减负就能落到实处了。这也是幸福老师一直以来的追求。
期待有此追求的老师,与我分享:你是如何分层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