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13诗词三首》学生版

标签: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2021北京中考】今年【期末读后续写素材】小说主旨、标题题”针介词(汉语词性前置词 |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01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 一定、 必然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
(5)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3. 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 (其一)
选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 乐府古题。 诗人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
4. 默写。
(1)《行路难》 (其一)
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沉舟侧
5.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怀旧空吟闻笛赋
C. 到乡翻似烂柯人
6.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02 课内精读
(一)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 ,
完成题目。
7.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8.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写得极好, 请简要分析。
(二)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完成题目。
9. 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 “烂柯人” 两个典故,
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03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题目。
送魏大 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
勿使燕然 上, 惟留汉将功。
【注释】 魏大: 陈子昂的友人。 姓魏,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故称。 魏绛:
春秋
1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 惆怅悲切。
C. 颈联中的“横” “接” 二字写出了雁山、 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它们是中
D. 全诗一气呵成, 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
感情豪
12.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1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宫阙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不知天上宫阙
(2) 何似在人间
何似:
3. 填空。
(1) 苏轼, 字
(2) 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说“此事古难全” ,
这里的“此事” 是指: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5.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 便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经一老
(1) 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 (
(2) 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
(3) 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 上联应贴在门的(
02 课内精读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完成题目。
6. 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 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 这中间显示
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 ,
一个是“(
7.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中的“何事” 表达的情感:
(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表达的情感:
8.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
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 词中指嫦娥, 也就是代指明月 。
D.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阕写词人在月
下对亲
03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释】 靖康之后, 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 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 梦得
9.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10. 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述。
宋 词
宋词, 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