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汇编
(2021-02-09 18:48:49)
标签:
北京中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文言文阅读技巧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考作文分类汇编(附 |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
17.请阅读下画的文字,按要求作文。(35)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三、(55分)17.(55分)作文评分标准略
2.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2020年,不同寻常的年份,不同寻常的改变,你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备考:学习方式的转变,居家的自我管理,中考时间的调整,短暂而珍贵的返校……此刻,你已在考场。考场外,家人、老师正牵挂着你;医务人员、警察以及众多行业的工作者们坚守岗位。他们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关于这次中考,你有哪些难忘的人或事?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
请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你以“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3.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亼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
请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范文:
学习与性格
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皆成性格。”学习是人一生都做的事情,学习使人进步,使人聪慧,使人养成了性格。我在小学时,胆子有点小,连上课都不太敢站起来发言。升到初中,我的性格却变了,为什么呢?让我来说说吧!
初一刚开学时,总会先安排班级职位,而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我受宠若惊,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害怕,万一做不好怎么办?会不会被撤职?我一下子感到责任重大!于是,我决定用心认真做好这个班级的英语课代表。
之后,老师仔细地教我如何带读和收作业等,我都付出了比以往多十倍的认真劲。到了英语早读的日子,我一开始还有点胆怯,不敢站上台。只能默默地为自己加油打气,后来我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大声地对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说:“同学们,把英语书拿出来,翻到第120页!”说完我的内心还“怦怦”直跳。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信和胆量。那一刻,我觉得我变得容光焕发。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开始熟悉了门道,在该英语早读的早晨会准时一丝不苟地带领大家晨读;昨天布置完的作业会按时收齐,整整齐齐地收到老师的办公桌上;还会帮助老师布置、分发作业……
慢慢地,我也成了老师办公室里的常客。在任职课代表的过程中,我不仅做好了份内的工作,而且还培养了自信、大胆的性格,我比以前开朗多了。我开始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上课主动发言,并且与班里的同学“打”成一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性格的养成与学习离不开。我们要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汲取新事物,新知识,培养出优良的性格。让我们尽情地畅饮源头活水,攀登高峰,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知识的“富翁”,成为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新时代的追梦人!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学习与性格”,这是一个并列短语。本文主要表达学习与性格之间的关系。根据提示语“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可知,我们可以写真正的读书学习对我们性格的塑造和影响,比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提示语“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可知,我们也可以写从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对我们性格的影响,比如从逆境中我学会了坚强乐观,从比赛中我学会了团结合作,从登山中我学会了坚持不懈,从抗击疫情中我学会了感恩奉献等等。写作时注意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自己性格改变的过程。否则本文容易空洞贫乏。
4. 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写作(40分)20.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寻常窗前月下,因梅花映入眼帘,倍觉情趣横生,别有不同。每个明媚的清晨都充溢着鸟语花香,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弥漫着别样精彩。生活中,总有一束“梅花”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异彩人生。
请以“才有_________便不同”为题作文。
【分析】
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
本篇材料中,寻常的窗前,因为有了梅花而就变得情趣横生,正如明媚的清晨有鸟语花香,平凡的日子有别样的精彩。材料中的最后一句“生活中,总有一束‘梅花’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异彩人生”。
这句对我们的审题立意很有启发作用,我们生活中的“梅花”是什么呢?可以是:父母的精心呵护、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真诚的话语、抗击新冠肺炎中众多逆行者最美的身影等。于是,作文题目可以补充的词为:父爱、师恩、友谊等。这些能“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异彩人生”的词或短语。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平时积累的相关素材,完成本篇作文的写作。
【解答】
才有宽容便不同
说到“宽容”,我就对这个词深有感触,这一切都原于一个故事:《钉子》。
从前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如果他一发脾气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有一天男孩钉了三十七个钉子,但很快,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减少了,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钉子容易的多。后来父亲要他在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拔下一个钉子。到最后,围栏上就剩下被钉子钉的洞了。
别人看了故事,肯定想:这个男孩真有耐性,从一个总是发脾气的男孩变成了一个能控制住脾气的男孩,很不容易。但我看了,想法就与众不同了。乱发脾气就等于伤害。人们稍不注意就会互相伤害。既然我们已经尝过那种痛苦,为什么不节制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脾气呢?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样,伤害他人最终就是伤害自己。虽然人与人之间注定无法避免伤害,但是足够的宽容可以抚平伤痛,其实宽容别人也就是在宽容自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有了宽容,生活中便不同”道理。
谈到这,我想起了一件关于我宽容的故事。
某天我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新运动衣,做操前脱下来放在座位上。做完操回来后,发现衣服上有一个大大的、深深的脚印!我当时十分气愤,但转念又想;虽然人与人之间注定无法避免伤害,但也不能轻易伤害别人。伤害发生的时候,要多一些宽容。后来我没有“伤害”那个踩我衣服的人。虽然你一时发脾气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那如果是别人冲你发脾气呢?你会怎么想?就像围栏上被钉子钉的洞。围栏不可能再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了,你生气了说的话你不在乎,但在别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疤痕,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和谐,有了宽容,世界才会变得不同,才会变得更好!
【点评】
这篇文章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作者通过引用典故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表现了宽容的重要,“有了宽容,世界才会变得不同,才会变得更好。”文章叙议比例协调,文章所流露出的感情也感人充沛,文章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2)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作文。
要求:如选(1)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分析】
本题是命题作文。抓住关键词“感动”“荡漾”。“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是一种心理活动;“荡漾”指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要考虑,自己被什么人或事感动,为什么在心中荡漾?文章主要讲述的感动你、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或事。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自己人生的“暖流”,或者谈一谈自己对生活中感动的认识。
参考立意:(1)那一份留在记忆深处的感动。(2)留意身边的感动,让心灵更加美好。
【解答】
感动在心中荡漾
时光的流逝冲淡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岁月的流沙沉淀出璀璨的珍珠。我每每回想起那幅画面,感动就在在心中荡漾。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我起来上厕所。打开堂屋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借着晨曦的微光发现院子里的地面已是湿漉漉的。正要踏出大门,突然我看到放烘干机的厢房内的灯还亮着。是爸爸忘了关灯吗?不会的!难道烘干那些东西需要这么长时间吗?那爸爸岂不是累坏了吗!
我走过去,轻轻推开虚掩的门。那情景使我心头一热--爸爸靠在椅子上,似睡非睡的样子,炉子里的火苗照着他那古铜色的慈祥和蔼的面孔,他的嘴里还噙着一根吸了一半但已熄了火的烟头;右手拿着一根柴禾,已耷拉下去,但那只手似乎还在用劲往炉子里填,可他实在已是疲惫不堪了。我含着泪慢慢走到他面前,正想把他手中的柴禾取下,他醒了,把柴填了进去,回头看看我,立刻装出一幅精神饱满的样子说:“这天多冷呀,快去睡觉,小心着凉,你爸爸我呀还结实着呢!”他脸上充满了笑容。我哽咽着说:“爸,你快去休息吧!别累着了。我来照护吧?”爸爸却用命令的口吻说:“这怎么行!快去睡!”“爸!”“快去吧!”我只好离开了烘干室。 爸爸呀!请你关心一下你自己吧!
感动在心中荡漾,心中荡漾着感动!
【点评】
开篇一段与文章主题相得益彰的文字,确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也会增加评卷老师对本文的好评度。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几段以细节描写为主的记叙文字,生动传神,结尾一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与题目相照应,浑然天成。
5. 2020年甘肃省武威等7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作文(60分)
25.片段作文:请你以说明为主,介绍家乡的一种美食。(不少干100字)(10分)
【分析】
本题考查小作文。要求结合对自己家乡的的了解,选择平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写一段文字。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片段描写,要求说明为主。语言流畅、有条理。注意字数限制。
【解答】
答案:
【点评】
解答这类题,要在对问题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扣住主题,围绕重点语句加以概括。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
(1)以“守望相助”为题目,完成作文。
【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没有任何的提示语,难度较大。“守望相助”本指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可以引申为人们彼此关心、相互帮助。这个题目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如,面对当前的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应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医护工作者坚守在一线,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各行各业的企业集团和亿万人民毫不犹豫地捐款捐物,普通民众响应国家号召坚决不出门,我们共克时艰,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可以围绕这个思路来立意,选取疫情期间的典型事例,表现“守望相助,风雨同舟”这个主题。此题还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重要性,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只有心中有爱,守望相助,才能战胜困难。
【解答】
守望相助“热干面”
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在病床上与病毒抗争的岁月里,众多挚友守候在隔离病房窗外,支持、鼓舞着他渡过难关。2020年春节前后,“热干面”的家乡武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场毫无征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侵扰了这座城市,“热干面”也没能幸免。他开始发热、干咳,有了肺炎症状,进入了隔离病房。
病房里医护人员忙得无暇喝一口水,厚重的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医院内外挤满一个个搬运物资、忙碌得大汗淋漓的身影。
此时,电视屏幕正播放抗击疫情的相关新闻……“武汉将在半个月之内再建一座雷神山医院,新增床位1300张……”,突然,“热干面”看到镜头里那张沧桑而坚毅的面庞---那是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前往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今年他已84岁高龄。钟南山院士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说着,钟老眼角泛起了泪花……
几天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全副武装”的医生过来查房。他用温和却又沙哑的声音说:“经过连日来的治疗,你的病情已经好转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热干面”看不清医生的脸,却对这声音极为熟悉,这是照顾了自己和其他病友几天几夜、顾不上休息的李医生。据说他是从外地赶来驰援武汉的,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
电视里的播音员继续动情地说:“战‘疫’前线,有无数可爱的医生、护士……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不畏万难、众志成城的人民群众---火速捐款,驰援湖北;居家隔离,做好防护;加班加点,生产物资……”“我们身后还站着五洲四海。日本捐款捐物,还有载来防疫专家的俄罗斯军机,捐献百万只口罩的伊朗……”
多么振奋人心!“热干面”顿时觉得自己的呼吸顺畅了许多。这时,他的耳边响起“加油呀热干面,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的呼唤。他转过身,隔离病房窗外站满了戴着口罩前来加油鼓劲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朋友---肉夹馍、小笼包、煎饼馃子……
中华美食因千万种食材而百味纷呈,中华文明因万众一心而百折不挠! 激动之至,热干面坚定地向窗外呐喊---谢谢你们!中国,加油!
【点评】
作者选择的叙事角度比较特别,作为武汉标志的“热干面”,在作者笔下成了一名新冠肺炎的普通患者。全文追随“热干面”的视角,将抗“疫”过程中一幕幕具有代表性的生动场景连缀起来。其中,作者通过电视广播自然地融入了各类相关时评的内容,又通过现实描写突出医生的伟大、病人的焦虑,电视广播与现实描写相穿插,大大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请以“有这样一句话”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分析】
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这篇命题的题目“有这样一句话”,写这篇作文时,要先弄清“这样一句话”是一句什么话?而且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一句话”可以是父母爱的叮咛、老师的谆谆教导、某本书上的一句名言等,这一点在题干中有很好地提示,这个提示对我们的审题立意是很有帮助的,很好地开启了我们写这篇作文的思路。这句话对自己的影响,根据这句话具体阐述。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好这篇作文。
【解答】
有这样一句话
有这样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就是经过千锤百炼而产生的,可谓是至理名言。
纵观千百年历史,凡是有名的成功人士,差不多都是勤劳刻苦、锲而不舍学习的人。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咀嚼知识,最后,他们学有所成,获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登山的故事。
登山时,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他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顶峰。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说:“山顶上有什么风景可看哪?”第二个也随声附和。那个登上顶峰的人笑了笑,说道:“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最有名的,莫过于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了,他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还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
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苏秦、登山者、林肯总统,从这些名人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点评】
本篇文章善于引用名言,例如:“鲁迅先生曾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样就会使文章论点更加突出。并且,文章开篇与题目相呼应,以及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文章论证更加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