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上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易错字填空

(2020-08-25 08:17:00)
标签:

北京高考现代文阅读理

北京中高考语文

古诗词词牌名

文言文阅读技巧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七上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易错字填空

理解性默写

《观沧海》曹操 

正在上传...

1. 《观沧海》中动静结合描写沧海辽阔威严的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 诗中描写植物欣欣向荣的诗句: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 诗中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的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 诗中描绘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博大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由衷的劝勉与宽慰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 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 闻道龙标过五溪”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4. 诗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视野开阔的江行图,表现自己的胸襟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对偶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出了游子的孤寂愁苦,思乡之极致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将9种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五《论语十二章》

1. 人要进步,“俯而学,仰而思”不可偏废。《论语》中孔子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2. 孔子曾感慨:“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他在《<论语>十二章》中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要学会虚心求教”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且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章》中也有异曲同工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 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 《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 “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中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12. G20会议在杭州召开,杭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十二章》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 班里男生在“阿潘杯”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赛后队员们个个垂头丧气。班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员坚定信心,不要丧失斗志,打起精神迎接下一场挑战。通过此次失败,队员们明白在今后的训练中更要坚定信念,广泛学习,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4. 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中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帮他解开了心结。

六《峨眉山月歌》李白

1. 《峨眉山月歌》一诗中,诗人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在“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两句中描绘了一幅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画面。

2. 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通过“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2. 《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 《江南逢李龟年》一诗通过写景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现了晚景凄凉,国家由盛转衰的境况。

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暗喻了行军的特定环境。

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正面写情,抒发了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3. 岑参借菊这一意象,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通过想象,虚实结合,将惜花、思乡、感时伤怀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寄寓着诗人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 《夜上受降城闻笛》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诗人通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表现了边塞的荒寒凄冷,让人体味到大漠那亘古的苍茫。

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从正面写情,用拟想中的镜头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十《诫子书》诸葛亮

1. 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 《诫子书》中告诫儿子要学会惜时的句子是: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十一《秋词》刘禹锡 

1. 《秋词》中使用对比手法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被贬后乐观的心情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 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借黄鹤一飞冲天表明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愈挫愈勇的心志。

4. 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的乐观豁达,赋予秋天新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十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1.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句点名时节,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2. 《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西窗剪烛”现指亲友相逢叙旧,它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通过虚实结合,抒发报国之志与忧国忧民情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十四《潼关》谭嗣同 

1. 《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易错字填空

七上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易错字填空

七上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易错字填空

七上必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易错字填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