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论语》历年中考题

(2020-04-13 09:49:54)
标签:

2020年中高考

部编版初中教材

文言文专题训练

名著专项训练

论语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202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二》中考题汇编

2019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三》

七上《西游记》中考名著复习

2019年广西百色市

5.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乙】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ù)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注释】书:指《尚书》,杵(chù):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深造:高深的造诣。资:积累。原:同“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必有我师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一日暴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D.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C.【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B.【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始。译文: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译文:                                                       

【分析】参考译文:【甲】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    孟子说:“要是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天下无敌,以最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木槌都漂流起来呢?”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孟子说:“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孟子说:“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孟子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乐”,以……为快乐;第二个“乐”,乐趣。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B.第一个“焉”,在其中;第二个“焉”,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C.第一个“暴”,晒;第二个“暴”,突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D.两个“矣”都是助词。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故选:D。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断句、词语解释和句式。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子夏”是孔子的学生,都指孔子分析不正确。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乙文最后一则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析不正确。故选:C。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罔,迷惑;殆,有害。句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句中重点词:无他,没有什么别的;求,找回;放心,丢失。句意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答案:1)D2)C3)C4)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2012 年黑龙江省黑河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5 题。(共 11 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 < 论语 > 十则》)

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1 )腰:    ( 2 )知 :   

12. 翻译下列语句。( 2 分)

     1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13. 【甲】段主要采用了 ____________ 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 _________ 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2 分)

14. 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2 分)

 

15. 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 3 分)

答: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5 题。(共 11 分)

11. ( 1 )腰:腰佩。( 2 )知:通“智”,聪明。

评分说明:( 2 分)每小题各 1 分。

12. ( 1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 )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评分说明:( 2 分)每小题各 1 分,意思正确即可。

13. 对比   语录

评分说明:( 2 分)每空 1 分。

14. 【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分说明:( 2 分)每句各 1 分。

15. 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

评分说明:( 3 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 1 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012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13.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意思对即可)

 2015 ·福建省泉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16 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5.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清流 见 底    见 往事耳            B. 实是欲界 之 仙都每假借于藏书 之 家

C. 于 我如浮云皆以美 于 徐公       D. 自 康乐以来   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 解   释加点词。( 3 分)

 1 )古来 共 谈    共:           ( 2 )夕日欲 颓     颓:          

 3 )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与: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 )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8. 甲乙两文 ” 乐 “ 的情趣分别是什么?( 4 分)

                                    

(一)( 16 分)  5. ( 3 分) B        6. ( 3 分)共同,一起      坠落      欣赏 7. ( 6 分)( 1 )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歇”,“乱”各 0.5 分)( 2 )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曲”,“亦”各 0.5 分) 8. ( 4 分)甲文: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 2 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 2 分,答出一点即可)

 2015 ·四川省宜宾卷】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 。[ 来源 :Z 。xx 。k.Com]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8.   下列词语解释 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学而不思则  (罔:有害) B.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 切问 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  (亡:死亡)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 相同 的一项(       )( 2 分)

A .学 而 时习之              学 而 不思则罔      B .仁在 其 中矣              其 恕乎

C . 与 人恭而有礼            未复能有 与 其奇者 D .如日月之食 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10.   翻译( 3 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 分)

                           

(一)  8.B ( A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C 切问:恳切地提问;D 亡:通“无”,没有)。      9.D ( A 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 前代词,后语气词;C 前介词“对”,后动词“参与”)       10. ( 3 分)孔子说:“不怕(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患”、“己知”各 1 分,句意畅达 1 分)       11. ( 3 分)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 1 分)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 2 分)(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事例加以说明也可,但不能偏离这句话的主旨)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6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 而 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地隐然 而 高。     卫君待子 而 为政.

B.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 以 揭之贫者自南海还, 以 告富者。

C.又尝自休 于 此邪?   学射于甘蝇。

D.方羲之 之 不可强以仕 医治好治不病 以 为功。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2分)

答案:

11. (2分)D

12. (共2分)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 不能随便(要做到一丝不苟)罢了。(意思对1分,语句通顺1分)

13. (共2分)名正言顺(1分)参考示例: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去兜风了。/选举结果结果公布了,苏同学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的成为学生会主席。(所给句子合理通顺即可,1分)

九、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3.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学 而 时习之   B.学 而 不思则罔  

C.曲肱 而 枕之    D.切问 而 近思

14.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3分)

                                         

答案:

13.答案:B   共2分

14.答案示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  共3分

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世说新语》中考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