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霍金,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其言论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不说世界闻之一震,起码也是举足轻重。
https://wx4/large/db1747fcly1fpciczlih7j215r0egdn1.jpg
俗话说言多必失,霍金也不例外。霍金经常口出“狂言”,而又给不出科学依据,其声誉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就像中国的祥林嫂,总是重复那一段悲惨的过往,自然会让人越来越丧失同理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很多人用“开炮”来形容霍金的“口不遮拦”。
然而,换一种不知正确与否的认知,也可以将其言语理解为分享他对世界的观察,并提出关于世界所面临问题的警告。为此,人类应该对霍金怀有敬意。为什么这么说呢?
https://wx1/large/db1747fcly1fpcih3alfrj20jg0auwg3.jpg
首先,得从霍金的“身残志坚”说起。霍金21岁时,被确诊为患上了不治之症,但他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也许并不是每个身体有恙的人,都会对自己的疾病持接受态度,撇开霍金对待疾病的态度不说,他最喜欢自己被视为科学家,更喜欢被视为正常人。即便如此,霍金也还是一个患有恶疾的人,这是不能改变、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要知道,霍金得上的可是“不治之症”: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渐冻症。形象地说,就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的怪病。更为可怕的是,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可能先出现吞咽困难,进而讲话困难,然后四肢肌肉慢慢萎缩,变得无力,甚至呼吸衰竭,最终不治。
https://wx1/large/db1747fcly1fpciixjejxj20jg0b4wg1.jpg
从这个意义上讲,霍金算是“活够”了。有时候严肃的历史也会跟人开起巧合的玩笑,就在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的当天,1942年1月8日霍金降生于英国牛津。而谁又能想到,与生俱来的怪病也伴随了他一辈子。
在霍金就读剑桥大学研究院期间,霍金的身体已出现了渐冻症的症状,他变得越来越笨拙,时常不知缘由地摔跤,划船也变得力不从心,还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暂时的记忆力轻微丧失。然后开始讲话含糊不清……直到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一个正直青春年少的霍金,被一纸诊断仅剩两年余生,这是何等残酷的打击!
在熬过一段消极日子后,霍金觉得自己可能都活不到完成毕业论文。后来他承认,在自己的病症还未得到诊诊前,对生活极为厌倦,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他这样写道:“我患病的一个后果就是把一切都改变了。当你面临夭折时,你就意识到生命是值得过的,因为有很多事情等你去做。”
https://wx4/large/db1747fcly1fpcieoiw0nj20jg0b4go2.jpg
这一切,直到与简定终身,霍金才有了积极的改变。霍金后来感言,简改变了他的人生,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霍金这样说道:“(与简)定终身后要有工作,要有工作就要先毕业,要毕业就要完成论文,原来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突然有了价值。因为婚姻,令我喜欢用功了。”
简和霍金的婚姻持续了整整三十年(1965年--1995年),在简的陪伴下,霍金从一个患上罕见病症而四肢逐渐失去知觉的大学生,摇身变成了坐在轮椅上影响全世界的著名科学家。
身缠恶疾半个多世纪的霍金,今天的离世的确牵动世界人民的心!因为很难想象,这么一位科学巨匠的离世将给整个人类造成多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