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db1747fcgw1f7hf0c0i3kj20hu074dhe.jpg
在这个认钱不认人的时代,只要你有钱了,说起话来都会显得很有声色。假设昔日脱光的”戏子“,今日落魄了,媒体会取笑她是咎由自取;而她成名了,各路媒体就会大捧特捧,娱记们就会争相恐后的报道与炒作。这是当今媒体的通病,但却人人都这么干。因为当整个社会都变成“笑贫不笑娼”的时候,礼义廉耻又值几个钱呢?
当下社会,凡要出名,都要耍尽一切手段,都要学会自我炒作,或者花钱买炒作。公众疯狂跟风,媒体争相跟进,可以说社会舆论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哀!
近日,广电总局发通告称要防止艺人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等。这个《通告》出来之前,各路媒体热炒王宝强妻子马蓉出轨,可谓热火朝天,至今未见消退的迹象;《通告》出来之后,第二天媒体便抛出了“张纪中妻子出轨干儿子”的炒作新闻,这是多大的讽刺?
http://ww2/large/db1747fcgw1f7her8n60lj20z50aawhb.jpg
现如今的中国,很多规矩在普通民众身上就生效,而一旦到权贵身上便失灵。试问,法为谁而立?规矩又为谁而定呢?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
早在民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游戏规则制定者“制定的各种章制,只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权贵阶层可以自由享用自定规则。而今广电总局既然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就应该要树信立威,不管任何炒作,都应该同等对待。如果只是选择性执行,便会失去公信和权威。谁还会把广电总局的《通告》放在眼里呢?
因此,对目前中国来讲,不是法律不好,也不是规矩不好,而是执行过程出了问题,很多法律成了摆设,只对下起作用,对上则失效;很多规矩只是民众起作用,对权贵则失灵。这不等同于纵容和破坏吗?
有人说,如果有关部门要管束”明星“糟事,就是多管闲事。但如果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可行的。但为何有人还会认为是”多管闲事“?那是因为执行者该敢的不管,不该管的却乱管,做法与规矩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