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2024-10-10 09:58:44)
标签:

阿奇原创

大英博物馆

中国馆

埃及馆

收藏

分类: 阿奇足迹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摘)
    23000件,收藏的途径是怎样的?合法交易、捐赠是一部分,窃、掠、非法贸易等不光彩的来源占了另一部分。
    《女史箴图》摹本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由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走;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三菩萨大型壁画,幸存于1926年军阀混战时炸毁清凉寺大殿的一面残墙上,最终被当地地主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一个英国人,虽受当地民众强烈阻挡还是被切成12块运到了国外;敦煌壁画是1907年被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走的。
    关于斯坦因,对于中国文物贪得无厌的掠取真心令人发指,他以考古为名,在莫高窟两次以欺骗手段用极低的价格掠走一万多件文物;此外,他还剥下米兰的精美壁画的全部,装进6只大箱带走。而以如此手段掠走中国文物的又何止一个斯坦因,德国人帕金斯基于1912年,以汉学家和古董商人的身份活跃于北京文物市场,又以疗养为名进入河北易县,此行他所觊觎的正是中国的辽三彩...
    了解这些,不由得让人想到大英博物馆中那些大型的、碎块式的浮雕,联想到当时交通落后的境况下,从大漠荒原、翻山越岭、水路海路,经过怎样的颠簸、怎样的交易,离乡背井,才丰满了如今的大英博物馆。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世上仅存两本,曾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现,一幅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另一幅在大英博物馆。
         当阿奇走进大英博物馆,在大中庭看到《晚清百态》的巨幅海报时,想到流落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于是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一直留意这个展厅所在,根据网上查询91a展厅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曾在间歇时段楼上楼下刻意寻找,却不曾看到标有91a的展室,多次未果后,才在百度中看到关于《女史箴图》通常只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间展出6周,呜呼,不提前做功课是多么可怕!期间,真心感谢妮子的室友“星儿”,当我们连上楼的腿都抬不起来时,他再次冲上楼做了最后一次寻找91a的努力。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走近中国馆,立刻被一面龙壁吸引过去(首图),琉璃釉面,蓝、黄主色彩,莲花、牡丹衬托中三爪龙跃然壁上,上下四条龙,中国龙,各个威武。这个中国明代的龙纹琉璃砖,来自山西的寺庙,清末明初被盗,2006年被香港收藏家拍得,后捐赠大英博物馆。  
    进入馆中,玻璃展柜里北京故宫的黑白照片异常醒目。北京故宫对于阿奇和妮子就是那座时常路过,红墙碧瓦、角楼、护城河,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如数家珍的存在,在这里看到却有着异样的亲切;北京京巴图,呼之欲出的神态;“战胜一切困难,建设社会主义”时代鲜明的海报;雕刻着精美花纹及图案的象牙扇,曾是慈禧的私人用品;1908年日本山中株式会社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现存最大的真武大帝铜像......
    移步间目光所极,或独立展出的单品,或密集而置的瓷器、玉器、铜器...无不令参观的中国一众惊叹之余后唏嘘与落寞。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京巴图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慈禧的象牙扇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清代珐琅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弥勒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珐华塑像: 明代,彩釉地狱赏善判官像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真武大帝雕像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清花瓷器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中国瓷器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宋代凤首壶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辽三彩罗汉像,来处河北省易县八佛洼晱子洞。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中国金代彩绘木雕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三菩萨大型壁画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在一长廊处,阿奇远远地看到墙壁上一面展窗中的玉器依稀有着我国红山文化的气息,紧走几步,一眼便看到了红山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玉猪龙”。内心是激动的,终于看红山文化的实物了,只是地点是在大英。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玉猪龙、C形龙、玉箍形器(或称马蹄形器)、勾云形玉佩、玉璧、玉镯、玉玦、玉枭、玉龟....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红山玉器的品种令阿奇惊叹!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在亚洲区的楼梯梯井之间,矗立着一尊高5.78米的汉白玉阿弥陀佛像。行至楼梯上抬头与俯首间,这尊来自公元585年的佛像在透过高窗的阳光中闪烁着洁亮的光。这尊佛像建于隋朝,来自中国河北保定崇光寺,是中国政府于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即: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里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古埃及所处的尼罗河流域一直是被收藏、研究、贩卖文物者热衷之地。有一本书《掠夺尼罗河—埃及的盗墓贼王和考古学家》,讲述了希腊人、罗马人、马戏团大力士以及法国语言天才、艺术家等,以各样不同的身份对尼罗河流域的埃及的遗址、文物进行的探险、劫掠、研究、贩卖等行为。最让阿奇瞠目惊愕的是,一段时期,埃及木乃伊竟被捣碎以作为特效药和催情剂!“早期的考古学家竟然比盗墓贼还野蛮!”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罗塞塔石碑,大英博物馆埃及馆的镇馆之宝。
    据说法国语言天才商博良正是通过罗塞塔石碑解读出了失传约1500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石碑上镌刻的文字分为上中下三段,三段文字是各不相同的,最上一段象形文,相当于我国的甲骨文。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上面图片最右侧被称作“姜人”的古体是发现在埃及甘布林地区,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件镇店之宝,之所称之为“姜人”是因为他的头发和皮肤都呈现出姜皮的颜色。据说这样的干尸大都形成于制作木乃伊之前的埃及。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埃及木乃伊展厅面积相对并不算太大,但玻璃展柜的布置却是密度不小,当然这与木乃伊的数量是有关的,对于曾经统治埃及长达70年又热衷于“考古”的英国人来说,这样的收藏不算太难的事情!
    隔着玻璃窗,一尊尊木乃伊静静地横卧在那里,精致而极具埃及神秘元素图案的棺木以及包裹严实的古尸散发着古老而阴郁的气息,既让阿奇好奇又有些窒息。
     “对于古代埃及人,人类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通向一个重生的永恒的大门的起点。”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木乃伊制作的细节介绍,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先取出脑浆,他们认为这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会尽量保持面容的完美;然后将腹部左侧切开取出内脏,心脏要完好留在体内,他们认为心脏是守护灵魂的。内脏会分别装入盖有儿狼头、鹰头、狒狒头造型的罐罐中。然后将尸体放入泡碱中浸泡40天左右进行脱水后,再将尸体的腹腔内、口中、眼窝放入八角、桂皮等香料,木乃伊制作完成后,会有特殊的香气。最后在尸体表面涂上油脂再缠上亚麻布。制作并没有结束,他们还会在缠好亚麻布的木乃伊上进行绘画,并将他们生前的样子在脸部描绘出来,地位高贵的,还会配以黄金的面具以及黄金的衣服。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古埃及人认为猫眼能在黑暗中发亮,是因为猫眼能存储驱散黑暗之鬼的阳光,是月亮女神的化身;他们认为猫具有某种理想的性情,忠诚、独立、凶猛;他们认为神灵和统治者都具有像猫一样的物质。
    所以,古埃及人家的猫若死去,会剃掉眉毛以示哀悼;他们会将猫做成木乃伊,并为它们建立“宠物墓地”。考古学家曾在尼罗河畔的神庙中发现30万个猫木乃伊。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动物木乃伊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结束埃及木乃伊的参观,如同走出一座诡异而肃穆的墓园,越与那个展室渐行渐远,越感觉空气的舒朗与清新。
    5个多小时,目不暇接中的饱览与间或复杂的心绪,直到双腿无力,偌大的大英博物馆也仅走了一部分。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亦或来自另一些国家的游览者能够轻松地走出属于自己国家的展馆,阿奇看到更多的是中国观者脸上的凝重。
    我知道一部手机不能将所有的展品收纳定格,却依旧会忙不迭按下快门,似乎这样会将那些文物的魂魄捕获,似乎这样便可以将它们带回故乡。

    收藏,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追溯与研究,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衣食不保、动荡流离、知识匮乏时,对文物的重视度及保护意识就无从谈起,就如同斯坦因以不多的银两从看守敦煌的王道士那里劫掠走藏经洞无法估量价值的文物,还有某些特殊时期被无知的暴力毁掉的古老文物...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方面的,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而民族昌盛,一个强国才能有机会、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外人侵犯和掠夺,一个富足的家才能让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升起来。记住历史,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7)——大英博物馆(二)

         游览结束,与来伦敦办事的“星儿”汇合,出门打车到一家妮子心心念念的油泼面馆,妮子说这是在英国发现口味儿最正宗的陕西餐馆,若来伦敦总会奢侈的吃上一碗油泼面、一个肉夹馍,或是一碗凉皮,想来在国内这样的地方小吃真心算不得大餐,何谈奢侈?

    在出租司机兜兜转转间到了这家西安“凉皮肉夹馍”小馆,面积二十多平米,布置的七八张桌子显得有些局促。和妮子的好友“星儿”一起点了三碗油泼面、一盘饺子(5只)、一个煎蛋、一杯豆浆、两听可乐,妮子打包了一份凉皮,支付近90英镑(约人民币800元),哇哦,真心是国内一顿大餐的费用啊!然而,来面馆的中国人包括老外大都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