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2019-08-04 18:53:41)
分类: 阿奇足迹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从呱呱落地前就经历着无以名状的痛苦,哭着喊着挣扎着然后看见一个颠倒的世界,无助地任人摆布,然后以孔武之力努力长大、再长大,坚强的外表下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思、去想、去探求、去拼搏、去领悟,这是一个异常坚苦但又是妙趣横生的过程,需要一生来体会。
    旅行,有时会在一天之中遇到一生都无法经历的遇见!
    离开日斯满巴碉房,天空依旧灰白着,空气中夹杂着湿润的细小粒子,温度比早上升高了许多,可以打开车窗享受一份巡山的好心境了。在甘南与川西的藏区,佛塔、经筒、经幡随处可见,在山口、山弯比较危险的地方,信仰的力量让他们笃信佛法无边,保佑与祈福,为自己、也为过往的路人。于是,阿奇和先生每每路过一处经筒,或一片经幡便也有了佛就在身边的真切,清灵的风带着百草的气味簇拥着车子中的我们,远山近水与我们错身而过,山间各色各样的藏式建筑更如一幅幅动人画卷铺展开来,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县道转国道,我们再次转上了著名的“317”,它被称为川藏公路北线,说是再次是因为从甘孜到这里,已经时断时续走过几段,接下来的这段地势似乎比别处更为特殊。
    多日来,我们一直盘桓于不同海拔的山间,从甘南到川西,从雪域层峦到茂密山林,千回万转,先生是久经考验的,但这段路山势陡峭、山谷险峻,谷下是气势汹涌的河流,一侧崖壁将路压迫得令人不由得绷紧神经,嶙峋怪石有些探出身来,使本就不宽的公路在心理与视觉上都变得更为狭窄,又因着这里离成都较近,沿路村寨密度相对也较大,车辆的数量比之前增加了几倍,超车、错车让这条路看起来更为局促,常跑山区的“川”字头车辆因驾轻就熟便自负地飞速而过,阿奇和先生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安全第一的紧张与信念。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慢慢的,我们离马尔康越来越近了,山坡上若隐若现着高低不同的碉楼,这与日斯满巴雕房完全不同,少了些许居住房的艺术感,却多了防卫性的雄伟与巍峨,它们大多下宽上窄笔直地指向天空,很像一根根粗大的烟囱,它们分散于山坡之上,并高耸着独特的姿态,也有年久破败的,却平添着几分岁月感。
    与先生有心顺路停下走近观赏一下,却一直不得机会,终于看到直波村雕楼的标牌,停车场入口就在路边,进入停车场,发现游人如织,到处都是餐厅与小店,突然就失去的兴致,不如把这份神秘与好奇留在心底吧,远观与定格,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欣赏。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经常出行,就会觉得自驾时车若不背上一路风尘便缺少了一份仪式感,几日来风里雪里、雨中泥中,车子几乎面目全非,仪式感足足的。一直想给吃苦耐劳的“良驹”冲个澡,穿行于马尔康的外城山边,看到洗车店,先生打把拐入,好了,主人伸伸胳膊腿儿,再喝点水顺便吃几粒店家提供的花生、瓜子,  藏族姑娘干起活来真是干脆利落,十几分钟,里里外外,连车轮都刷得亮亮的,阿奇的良驹焕然一新了,得勒,劳苦功高的“马儿”咱们继续前行!
    马尔康。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洗车。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很想知道位于山谷中咆哮奔腾的那条河的名字,终于在路边看到了标识“梭磨河大峡谷”,同时“毗卢遮那圣窟”并列着,路边有安全停车线,嗯,下来听听梭磨河的咆哮吧!
    走上跨谷大桥,浩浩汤汤的梭磨河如同数万脱缰野马,嘶吼着、挨挨挤挤地在谷中奔跑着,两岸葱茏的植被与峻峭的石壁静静地注视着它们,感受着它们的恩泽,它们奔涌着、震彻着山谷,从红原县壤口流经180多公里,它们用不息的厚爱为这里诵唱着一首雄浑壮阔的生命之歌!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毗卢遮那圣窟离这座桥只几十米,此时天空蔚蓝而明澈,白云悠然,温度和温,时间尚早,走,看看去。
   以前听说过三身佛,并未明白其真正的意义。看过石窟壁画中“未来佛、现在佛与未来佛”被称为“三世佛”,曾经认真查过百度,简单的理解“三世佛”乃为释迦牟尼佛的师傅、本尊、徒弟。那么“三身佛”就绝不可以简单地认为它指佛的三种不同化身,而是指佛在不同境况下的三种身份,“法身佛、应身佛、报身佛”,“理(真理)法聚为法身,智法聚为报身,功德法聚为应身,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毗卢遮那佛即是三身佛的法身佛,“法身佛如同天空的明月,报身佛则如明月倾泻的月光,应身佛又如同月亮的影子,光可以没了,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在,足见毗卢遮那佛有佛教中的重要地位”。(摘自网络,真心感谢原作者!)
    在那个挂满经幡的小山口,立着“毗卢遮那圣窟”的牌子和简介,才恍然,这里与毗卢遮那佛无关。毗卢遮那大师是唐代著名藏族文学家、翻译家,他一生翻译过很多关于佛教的书籍,也有印度医学等,后人将他曾在此山腰处修行过的石窟称为圣窟。毗卢遮那大师、毗卢遮那佛,名字相同,法力有别,但同样被佛教信仰者们追随、敬仰着。
    那是一条被经幡包围着的圣路,一条如链的山泉急驰而下,只有阿奇和先生两个人,山间宁静空灵,一两只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着清脆的歌喉,山泉声、风吹动经幡的声音和着鸟儿的叫声,有如遁入空境。入口不远处有些低矮的洞窟,很矮,似乎不能容身而入,里面放置着很多祈福的供物。
    沿着经幡指引的石阶向前,三千多米的海拔还是让气喘吁吁的我们走走停停,经过白塔和利用水利带动建有经幡的房屋,来到一处宽些的空地,两栋看起来新建不久的寺庙建筑和一间正在施工的大经筒房,依旧未见有人,只有金色的经筒被水流推动着发出“吱扭、吱扭”的声响,太静了,静得有些让人不知所措。
    继续向山上走,经幡不见了,却在转弯处看到一条一车多宽上山的路,和先生思忖,所见都那么新,便觉是当地开发的一个噱头,那条路或许只是通向某一个村寨吧!探秘行动就到这里,向后转。
    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直到今天写到这里才意识到,也是好奇的阿奇爬在网上想要查个究竟时才揭开了毗卢遮那圣窟的真实状况。根据一篇“美篇”上的游记的记载,毗卢遮那圣窟应该由我们看到那条可以走车的路继续上山,圣窟呈漏斗形,洞口高宽约二十米,洞深近三十米,毗卢寺庙建在洞内,洞中异像环生,内有神泉,冬不枯夏不盈,里面有毗卢遮那修行时留下多达二十五种圣迹,窟壁上还存留着有莲花生自显像、圣脚印......
    无所知与错误的判断带来的无奈,后来也有看到博客有篇写“毗卢遮那圣窟”的,可惜,也只止于此。上山下山,三十多分钟,不明就里的我们依旧感受到一股佛光普照的惠泽与内心的静好。
    重新回到车中,已经是下午3:30了,离理县还有一百三十多公里,今天应该可以在七点前安顿下来,时间上不太紧张,我们继续着边走边赏、不急不缓的前行,仅仅在半小时之后,所有的计划都被打破了,我们遇到了此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堵车,山体滑坡,而我们离滑坡点还有近五公里,那也意味着车子在山间已经形成了五六公里的长龙。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俯瞰317国道和摩梭河。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那条通向圣窟的上山路。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奇特的山体。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利用水力转动的经筒。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我们在焦急中等待,一动不动,然后不停地看到有人从我们后面步行向前,再过十几分钟垂头丧气地折转回来,一小时后,对头方向过来了几辆车,但都是警车与交通公务车,还有拖着事故车辆的,我们依旧原地不动。
    有位满脸沧桑的男士主动上来聊天,他是带着患癌的妻子看藏医回来的,说药似乎管用,病情较以前稳定了,但我能看出更多无奈隐藏在他心底,阿奇无力地安慰并祝福他夫人早日康复。
    1小时、2小时......阿奇不断调整着姿势,每一次看到有人折返回来或是见前面的司机回到车中,都以为可以通行了,但,天暗下来了,黑下来了,似乎依然无望。好吧,或许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这样的情况或许比我们误入歧途时危险系数低些,心理上也安稳很多,因为有几公里的车子为伴呢。
    突然,在外面与其它司机聊天的先生兴奋地跑了回来,然后,见前面车的司机也纷纷发动车子,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然后我们开始很规矩地行走在自已的车道,随后发现无数的小车从我们后面拥挤上来,争先恐后地向前冲,稍加判断,先生果断掰出自己的车道插入逆向行驶的队伍,讲规矩的先生这次的决定非常正确,排除滑坡障碍后,交通执行的是单向放行,而且重型卡车原地待命。
    黑暗中,我们行驶在狭窄而不平整的缝隙间,容不得你半点迟疑,你的速度决定着你是否能很快冲过事故点,也意味着为别人抢出解困的时间,视线极差,阿奇紧张地瞪大双眼,不断提醒先生这边有人、那边有车、这里有坎,路况极差,夜行中的紧张让阿奇感受着肾上腺素的飙升。
    终于,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车道了,在紧张的行驶与同情大车司机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进山车辆的长龙。可以撒开欢跑了,但山谷的黑是只见车灯前一点光亮的那种,山路狭窄而多弯,你完全无法看清前方的走向,熟悉地形地司机把车开得风一样,先生只好咬住一辆车子的尾灯,又同时留着几分警惕,不敢跟得太紧。黑黢黢的山如同会吃人的魔兽,张着巨大的嘴巴吞噬着一切。
    那是个让心理异常没底的行驶,仿佛随时都会发生不可预测的状况,弦绷久了,人会感到很焦灼。终于,前面闪出异于车灯的光亮,而且越来越多,不能再走了,无论这是哪里,只要能住下来。然后,我们看到有宾馆的招牌,先生被阿奇的紧张情绪影响着,一个多小时夜行中高度集中的神经与安全意识同时提醒先生听了阿奇的建议,在判断后面车子没有跟得太紧的状况下我们拐进了这个救命的镇子——米亚罗,而此时我们离计划中的理县还有六十多公里。
    米亚罗,此时阿奇觉得这个名字美丽无比!迅速定位一处名为“雍豪大酒店”的位置,入住后在附近寻得一家“玉林串串香火锅店”,阿奇与先生举杯相贺,若继续坚持向前,路况崎岖而不可预测,后果真心尚未可知。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15:57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19:17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19:27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玉林串串香火锅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2018年10月14日早晨,我们才看到米亚罗的真容,一个宁静的小镇。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朝圣之旅(15)——朝圣的路上(6)、毗卢遮那圣窟
    2018年10月13日,我们从小雨中的炉霍出发,然后与鹅毛大雪不期而遇,雪过依旧是小雨转而灰色见晴的天,去日斯满巴碉房遇修路段,我们在狭窄而极度泥泞与坎坷中前行,几欲折返,终于因坚持而见到那座人类智慧造就的碉房,之后进入川西较为难走的山路,天晴气爽,蓝得心醉的天,白得迷幻的云,我们与圣窟相见,最后是在山体滑坡的大堵后山缝间的暗夜奔走。
    生活中似乎很少会在几个小时中经历如此极致的天象与状况,你的耐性、你的胆量、你多年历练的果敢与抉择,一天中都在的经历着、考验着,如同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生,旅行,魅力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