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可以允许,我想我愿意一直行走在路上,让风吹乱我的长发,让雪亲抚我的面颊,我走走停停,看山重水复,观云卷云舒,撷一朵山花,衔一支毛草,无论是风和日朗,还是雨雪交加,我会向每一个遇见问好,我要将每一道风景定格成记忆深处不时的回望!
——大眼阿奇
2018年10月9日,离开朗木寺镇的赛赤寺,快十点了,天渐渐晴朗起来,这将预示着我们这一天的路应该顺利,与雨雪相遇概率会低些,这无疑是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在街上随便吃了些杭州小笼包和馄饨,算是早餐也权当午餐了。回到民宿,听老板说去色达的路昨晚下了一场不小的雪,折多山很多车辆又因雪而滞留了,还好我们不走那条路。此时天空晴朗,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顺其自然吧!朝圣的路,会有诸神护佑的!
从昨晚开始,阿奇似乎有了高原反应,没睡好、头隐隐的有点撕裂的痛,来之前想着没到过高原的先生会先不适,还好,他一直行事自在,朗木寺的海拔大概3650米,与拉萨差不多,阿奇第一次高反就在拉萨,带了“蓝氧”片,忍着没吃。



一路向前。这才是高原该有的模样,天高云低,触手可及,远处的雪山如华丽的银狐的尾巴连绵着。从碌曲向东南是我们计划中的扎尕那和若尔盖花湖,路上车子不多,这让我们的行走畅快而轻松,高原上金黄的高草与旷野中静静的河流提醒我们,这里与尕海一样,已经进入深秋,花湖的花是绝对不会有了,若不去花湖,扎尕那最好一并放弃,不然会多走很多路,不如留着在最美的季节一并览过吧!
果断掉头,迅速决定转道玛曲方向,这是我们计划中的另一条通向色达的路,备选成为正选,这意味着我们很长时间都将行驶在平均3600以上的海拔上,由此开始了我们几日与雪山相伴的旅程。
这才是真正的雪域高原,有雪后初霁的明朗与高远,有广袤无际的视力所不能及的原野荒原,有数不清的雪山与走不完的山路,有凝固成油画般的草原牧场,天蓝、水蓝,乱云飞渡。
车子被先生开得如同行于五线谱之上的音符,律动的快板与流畅的柔板相互交替进行,错身而过的风景该是那道最华丽精彩的乐章。
无限风光却不容随时停车,路上车不多,但路窄弯多,为了他人与自己的安全,忍不住时先生便让车速慢下了,车拍也很满足,因为此时此地此景,无需构图,处处是景。
很贴心的,在一处最为醉人的风景处居然修了一个观景台,更为惊异的是,未曾停稳车竟发现停车处有一只黑色动物,阿奇几乎在车中轻声惊呼着“停车、停车,快看、快看!嘘!!!”其实阿奇与先生多虑了,人家很淡定的!
“喂!你是狐狸吗?”,它扭过头不屑地望我们一眼,“切,你们是人,俺却认得!”取了面包给它,小块儿的立即吃掉,大块的叼起就跑,好聪明,这是留着慢慢吃呢,那就多给你两片!

这里是吉拉观景台,海拔3588米,从这里可以远观洮河之源李恰如山峰,山顶有格萨尔王妃珠姆的挤奶桶和格萨尔王的拴马桩等圣物,当然这些都是立在观景台旁的牌子上写的,但无论如何远处的雪山山顶充满着神圣与威严,就连如光似射的云也散发着王者的光芒。
立于此,如何能心静平常,眺望,用一种近于顶礼的目光!
这是来自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舒展,想要融入,想要拥抱,那是发自心底的敬畏与热爱。

真的有些恋恋不舍,这块神奇土地,这处行走中最壮美的遇见。
继续向玛曲进发,纯净苍凉的雪山与草地从车窗外飞身而过,黄河曼妙的身姿渐渐进入视野,金色中的黄河之水弯曲成飘逸的蓝色丝带,牛群星罗其中,这天堂般的情景不时地牵绊着我们的车轮,抓住我们不忍前行。

1:10分,我们接近玛曲县的阿万仓乡,路边的指示牌指明这里有个娘玛寺,其实,进入甘南藏区后,只要有村镇的地区就有寺院,只要有山口的地方就有经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转动的经轮,阿奇和先生并未因此而停步,但一直很沉浸于这种无处不佛的氛围,甚至很享受错身而过的风景中佛的无处不在。

但,当我们远远地看到那屹立于扎西贡色滩上的金色经筒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天是灰沉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特殊的光彩。
转道进入,寺庙占地很大,寺中的建筑稀疏分散,略显空旷,很多似乎都是新建成的,也没遇到什么人,既没有喇嘛,也没有藏人,阿奇和先生便不明就里地四处游走,也有老些的建筑留存着月岁的斑驳,最后我们终于绕到一处很像大经堂的地方,旁边有个小门,“宁玛文化普兴学院”。
好了,正好普及一下知识。
藏传佛教有四大教派传承,噶举派又称白教,萨迦派又称花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宁玛派则称为红教,相对于其他三大传承,宁玛派属旧派,而宁玛一词的意思便是“古”或“旧”,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悠久的教派。
阿万仓的宁玛寺,也叫娘玛寺,那些赫然屹立的新建筑会让我们以为这是座新建的寺院,其实这里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建于1934年的宁玛寺中有大经堂和70院僧舍,住寺僧侣一百多人。2018年落成的大转经筒将这座藏地深处的寺庙推到了世界人们的视线中。
这堵简易些的围墙应该是喇嘛们的宿舍,下雨了,霏霏小雨让温度骤然降低了几度,但还是好奇那偌大的金的经轮和一旁的方形如经书样的建筑,先生将车停在远处硬路边,阿奇独自穿过一片泥泞走近它。
然后,又突然发现,这里居然是西边日出东边雨,莫非这雨只为朝圣路上的阿奇而下!
2018年8月31日,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并获吉尼斯纪录,这个信息来自转经筒下一位自豪的年轻人,他主动与阿奇聊天,并兴奋地告知阿奇,阿奇也有些兴奋,世界第一,才刚刚落成并创吉尼斯纪录后一个半月阿奇就有幸遇见,这是何等的来自佛的福佑。
上网度来: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高约50米,重300吨,筒身部分为钛金,外部镶嵌浮雕佛像,花纹贴纯金金箔1160平方米,内部藏有经书11万册,阿奇看到经筒下还有十二属相的雕塑,只是不知这么大的经筒多少人才能推动。







小雨还在细细的落,阴冷的风让体感温度很低,阿奇立于一隅,将衣领拉紧以减少冷风的侵入,转经人的身影再一次进入阿奇的视线,这风、这雨似乎与他们无关,手中的经轮、指尖的佛珠、嘴中的佛经充盈在阿奇的视线里、耳畔中,朝圣,这是他们每日走得最长、最坚韧的路。


与转经人挥手告别,他们用一种触动心底的微笑回馈与我,愿佛与你们同在!阿奇用内心最真诚的祝福送与他们,希望他们也能感应得到!
继续上路,朝圣的路还很远,而且还很坎坷.....
(4月26日,阿奇和妮子去重庆山城一周,也会抽空手机回访,只是不能给优秀博文送金笔了,请原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