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眼阿奇的世界
大眼阿奇的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38
  • 关注人气:1,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2017-12-24 13:49:23)
标签:

阿奇原创

敦煌

莫高窟

壁画

艺术

分类: 阿奇足迹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经书残片)
    初秦建元二年(366),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莽莽苍苍的戈壁,劲风席卷着沙砾,天地一片迷茫,远远地,一位来自东土的禅僧乐僔和尚执杖行走在大漠之中,风声凄厉,大漠辽辽无际,乐僔和尚微闭双眼,身上袈裟猎猎作响,口中默诵经文,笃定前行。忽然,不远处金光烁烁,状如万佛呈现,乐僔和尚感召着佛的示意,便于鸣沙东麓的峭壁之上开凿洞窟,坐禅修行。
    不久,又一东土禅师法良和尚也来到此处,面对这阿兰若处,喜不自禁,于是在乐僔和尚禅窟一侧也开凿一个石窟,潜心修禅。在这两位开窟鼻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禅窟被开凿着,于是有了至今都令世界瞩目的莫高窟。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离开嘉峪关,由阿奇驾车向敦煌出发,不多时拐上连霍高速,油门轻踩一路向西。
    先生叮嘱着:别超速、超越大车要果断、小心路上横风.....阿奇撇撇嘴,嘁!老司机了,放心睡吧!先生初时还是不放心地睁会儿眼、闭会儿眼,渐渐发出了均匀的入睡声,嘿嘿!无法无天的时刻到了!
    把音响的声音稍稍开大些,扭动一下身体调整得更舒服些,油门再踩得深些,摇头晃脑地随着音乐嗨起来,呦呵!这感觉就仿佛驰骋在无人的荒野中,那份放纵、那份狂野充满全身。公路旁的戈壁快速划过视野,清透的蓝天柔和地注视着狂奔中的阿奇,时速120,哼着的曲调与轻快的车轮,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的美妙。
    远方出现了大风车,仿佛就在路的尽头,这让阿奇突然有了唐吉诃德的勇气,手中的方向盘俨然成了剑客手中的利器,轮胎与公路的摩擦声似马儿的嘶鸣一路向前。正爽得厉害,无形的一阵横风掠过,方向盘忽闪了一下,车身也有些晃动,赶快收了收油门,天,这大漠中的横风还真会给点颜色看呢!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一个多小时以后,高速公路对面出现了一片雅丹地貌,第一次亲眼看到典型的雅丹着实让阿奇兴奋,这是之前不曾想到的。一边行驶一边寻找可停车的路肩,却很快出现了一处观景台,公路管理部门好贴心!停车,先生不知所然地醒了,推开车门,风夹杂着沙铄用力地将车门砸上,头发瞬间凌乱,好大的风,紧接着就是刺骨的寒!
    高速公路很宽,没换镜头,瑟缩着用24-70勉强拍了一张,摇摇头暗自思忖,回来一定不会放过这里!正欲返回车中,一只土色尖嘴的小鸟飞落在身边,嘘!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瓜州还真是个产瓜的地方!
    经过瓜州服务区,瓜棚连成一条弧线,大大小小的哈密瓜堆满了货架和地面,盛情之下尝上一小块,香甜可口,可惜之前已经在额济纳买了十几个,枉费了寒冷中卖瓜人的一番殷勤。
    余下的路又交由先生负责了。太阳渐渐西转,左侧的祈连山脉连绵起伏一直向更远处延伸着,山体在夕阳的照射下沟壑分明,很像画家笔下的山景图,虽然几乎没有一棵树,但那线条有致褶皱充满着艺术感!更远处高些的山顶上浮盖着一层白雪,煞是壮美。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终于,我们在夜幕降临时进入了敦煌市区,虽已过国庆长假,此时敦煌依旧繁华。
    路上在携程定了“嘉年华精品酒店”当日的特价房,服务员非常训练有素,无论是前堂接待还是服务保洁,相遇必问好,出门必有温馨提示:天冷,请多穿点儿!前台办理手续,水果、柠檬水、手霜、剪刀等一应俱全,不是宾至如归而是待客如宾的感觉。敦煌,真不愧是旅游城市!
    更贴心的是,办理入住手续时,前台姑娘主动问及是否参观莫高窟,当得到确切的答复时,马上提醒是否网上约票了,啊?还要网络实名制约票?在阿奇和先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时,姑娘及忙提示:手机,上这个网站,然后......幸运的我们订上了第二天上午11:30分的,这个时间点也只余2张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向服务员打听吃饭的地方,希望有地方特色,于是漂亮的前台小姑娘推荐我们去敦煌夜市,那里集美食、旅游纪念品为一体,一定不会失望。
    于是和先生收拾停当踱着步子溜达着,边看街景边寻着方向,两个路口,右转左拐,十几分钟的路程,敦煌夜市到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晚餐时间已经有点过,吃饭的人并不多,于是,各家各户的服务生便如同寻找猎物似的,虽不过多纠缠,却也百般推荐:羊肉串,香香的,臊子面、驴肉黄面啊!!!
    有点选择性障碍,抬头看看招牌,什么老马、老羊的,还几乎都挂着舌尖上的味道的牌子,得,先看看!
    穿过美食街就是商品街,各种的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好久没逛过街了,对于各色小艺术品没有免疫力的阿奇简直有些应接不暇,那就先逛后吃吧!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飞天与佛祖的木刻,充满佛教元素与莫高窟壁画色彩。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玉石原石手项串。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被一组木刻牵住了脚步,三大兽中的王者惟妙惟肖地展现在眼前,毛发丝丝如真,充满质感,色彩与走向均动感十足,尤以眼睛最为传神,狼的冷峻、狮的霸气、虎的威严,这该是一双多么神奇的手才能完成如此精细灵逸作品呀!而作品的主人正在昏黄的灯下如入无人之地了静心雕琢着!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夜光杯。祁连山上特产的墨玉制成,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便是此物了,据说,将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会闪闪发光。其实,这杯即使不发光单这玲珑剔透之感已让阿奇心痒呢!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胡杨原木制作的笔筒和白玉镯。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前一日在嘉峪关的商品部见到过以莫高窟藻井图为原版印制成围巾,真丝的,装裱在画框中甚是好看,阿奇和先生几乎同时赞美不已,并生出想要悬于客厅的念头,只是,价格不匪,想着就要到敦煌去何不到时解决。于是从入得敦煌夜市便心心念念着四处找寻,果然不负我心,一家专门销售围巾的店铺中寻得此物,真丝,有簿有厚,手工纤边,图案不同、色彩有异,价格也比旅游商品部便宜了很多,于是阿奇便全身心投入选择之中,连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都不去理踩,围的、裱的、送给家人好友的,三兔图案的、飞天的、反弹琵琶的,一通挑选,不善于砍价的阿奇要买六七条自然有底气砍价,每条砍下几十元很有成就感!店铺老板乐得围着阿奇挑来选去,专用包装细致入微,然后微信转帐,上千元到帐,阿奇和店老板合作愉快。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快晚上八点半了,赶快回到美食街,一个笑咪咪的小伙子热情地招呼着,抬头看看招牌“老马家烧烤总店”,得嘞,今晚就这儿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羊身上各种部位的烤,新鲜的食材加上碳火的烧烤,再撒上调味料,味道足足的,先生吃的不亦乐乎,是呀!在北京很多年都不吃烤串儿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萝卜羊排汤,再来一盘凉拌茄子,暖着身上的寒,平衡着烤串的热辣。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再来两瓶啤酒和一杯杏皮水,缓解疲劳与干燥,痛快!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柜台上摆着烤好的馕,闻着香喷喷的,不敢再点了,拍下来留着下次吃吧!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西北之行已经四五天了,几乎每日都会起早贪黑,这天终于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轻松地吃个早餐。
    11:30的网约票,阿奇和先生9:30从酒店出发,10点多些就到了景区停车场。从容地用身份证兑换了纸制门票,然后到大厅内的旅游商品服务部浏览预热,不同版本印制的莫高窟窟内的壁画与彩塑的书籍让阿奇和先生如饥似渴,还有一些与莫高窟相关的边缘产品也很精美。然后,转到旁边的一家咖啡厅,按奈情绪聊天儿静等!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上面是等待人工换票的队伍。据说国庆期间采取“网约+应急”售票方式,网约6000张,应急12000张,应急是给那些如阿奇一样不知网约而直接闯到景区的游客的机会。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等候大厅。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喝杯咖啡,养精蓄锐。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时间快到了,排队准备进入影厅。
    进景区先来两场电影在阿奇的旅行经历中应该是第一次。“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南区为礼佛活动场所,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有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们修行、居住、瘗埋(埋藏)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坑、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资料摘取)
还有关于莫高窟的历史与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价值所在等等,绝对不是我们通过几个开放的石窟能够了解与懂得的。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耗资三亿多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可以称得高大上了,这里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了《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两部电影纪录片,《千年莫高》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史诗般地展现了千年莫高的沧桑岁月。《梦幻佛宫》是以180度超视角球幕为人们展示了莫高窟内7个主要洞窟的璀璨艺术,置于其中,如临其境。
    阿奇观看过程中几次泪湿双眼,无数次在心中慨叹,边塞的恶劣苦寒,却无法阻挡人类的智慧与坚韧。影片“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多方面,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对敦煌莫高窟做景式的解读和展现,现现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千年历史风云,呈现出作为人类艺术宝藏的神奇魅力。”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用球幕电影手法展示璀璨绚丽的莫高窟佛教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莫高窟,“人类艺术的殿堂”。
    平心而论,这两部影片于此次莫高窟之行在阿奇心目中拥有了相当高的价值,以至四十多分钟的影片欣赏后,阿奇和先生同时赞叹:就冲这两部影片,这200元一张的门票都值!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走出影厅,阿奇和先生随人流走到停车场,然后乘景区大巴开往景点。大漠戈壁,苍苍茫茫,蔚蓝的天空无际无边,除了路上奔跑的一两辆旅行车辆,天地间似乎一片沉寂,唯有那连绵横卧的一脉山川上的一个个石窟,给人以远古的神秘,令人充满期盼。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车停,步行几分钟便到了莫高窟景区,那极具标志性的九层楼赫然屹立在眼前,莫高窟,中国四大名窟之一,阿奇终于在今天以你作为收官全部走完,也终于实现了阿奇内心的承诺,最好的留到了最后。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莫高窟前高大的白杨。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九层楼。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花檐、脊兽、佛器雕塑。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经年的大门。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参观前继续排队,然后便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分别带领一拨拨游客,并为每位游客配备一个单耳机的接收设备,然后带领我们走近这一个个神秘的石窟中,去领略与欣赏窟内绝世无双的艺术臻品。
    记得阿奇和妮子七月去意大利参观时就很欣赏这种讲解方式,讲解人员静静的讲,游客则通过耳机静静地边听边游览,即能洗耳静心,又给予所参观景物极大的尊重。一直很痛恨国内导游的小喇叭,过于聒噪,几个团队几只喇叭交错狂喊,将一种文化变成混乱,讲者口干舌燥,听者费劲闹心,以至大多时阿奇都自顾自地走开,失掉了许多聆听与获得的机会。莫高窟此举不得不说国内在旅游事业上的又一巨大的提升,更可贵的是,此行阿奇体会到了讲解员专业知识与素养的高度协调,对客人的尊重与诱导(及时制止游客在窟内乱摸、乱拍等),和更多的对文物的热爱与强烈的保护意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每个讲解员所带的组队只进四个主要石窟,每次都是等石窟空下来再进,每一队的讲解员都配合得十分默契,窟中无照明设备,只靠讲解员手中的照明灯,她会关照每一位进窟的游客,以保证游客的安全,然后便是精湛的窟内讲解,绘声绘色,生动精彩。
    全身心的聆听结合目光随灯光所照到的壁画、彩塑之上的直观感,让这场佛教与艺术的饕鬄盛宴尽情拥满全身的每一根神经,那些虽有些斑驳退色却依旧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动物、植物、神鬼及山川河流,如同一部大型艺术与佛教史诗般地呈现着,无限的感怀,中华的瑰宝,中国人的自豪!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不开放的石窟即使关着几道门,仍挡不住想要窥望几眼的冲动。
    四个主讲石窟游览结束,讲解员离开时说:大家若有兴趣,东侧展厅还有莫高窟博物展!于是,临时的组队解散,因每个讲解员所带入的石窟会有所不同,好像共有七个开放的石窟,所以阿奇和先生便又随另一组团进了不同的两个石窟。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这是极少的绘在外墙的壁画,虽经百年甚或千年,但仍清晰可见。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莫高窟主景区东侧山坡上的僧人墓地。
    阿奇和先生沿石梯穿梭在石窟的上上下下,虽然除仅有几个开放石窟其它什么也看不到,但我们依旧巡走一番,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然后坐在石窟下供游人休息的石凳上,吃了一些带来的零食和热水,便走向莫高窟美术馆。
        该是另一场盛宴吧!
    在这里我们清晰而直观地欣赏到大量的莫高窟内的壁画和彩塑的图片,以弥补我们参观过程的局限。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供养图。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佛像。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古时也有到处一游的痕迹。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     壁画和彩塑。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阿奇看到这位先生如饥似渴的拍摄,几乎没有放过每一张图片。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供养人画像。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一千六百五十年的文明的回响)
    然后,我们进了一处私人画室,并偶遇了敦煌画院画家谢正养先生,谢先生多年从事敦煌艺术的研究和对历代壁画的临摹与复制,他的作品被日本、英法美、印度、台湾等友人收藏。《五十七窟大势至菩萨》现为徐悲鸿纪念馆收藏,《交脚菩萨》敦煌画院收藏。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马夫与马》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先生收藏。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最后,我们走进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所陈列中心。
    这里展示了莫高窟的出土文物、壁画所采用的天然岩料以及绘制工具, 更有八个原貌复制的石窟,配有灯光,可以步入其中再次领略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进行保护性维修。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彩塑和藻井图。
    离开莫高窟已时近下午5:20分,但阿奇和先生都还似乎意犹未尽。
    回到酒店,洗去六七个小时的行走疲劳,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这是我们在敦煌的第二个晚上,也是最后一个晚上,敦煌的美食还有很多遗漏,先生与楼下停车处的大叔打听,目标“达记驴肉黄面馆”。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达记驴肉黄面馆”离酒店不远,七八分钟便到,门面古香古色,入内座无虚席,大多服务员都是中年女人,没什么表情,自然也没有丝毫热情,完全没有了“上帝”的感觉,但想着当地人这么推荐便淡定下来,这架势很像老国营饭馆。
    点菜。黄面是这儿的特色必须点,驴肉是招牌也是必不可少的,又点了盘辣炒驴肚儿和凉拌茄子,然后一份蔬菜汤是阿奇的专属,外加两瓶啤洒。
    份量很足,酱驴肉软硬可口,可以蘸着味料汁吃,辣得很爽;黄面劲道,上面浇上浓稠的拌汁儿,肉丁和菌丁,独特的味道,很着实;爆炒驴肚儿不腥不腻,挺顺口儿;蔬菜汤清淡,不错!,一顿饭吃得饱饱的,一结帐,165元,嗯!老店,这价格真心实惠!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抹抹嘴,发现刚刚进来的两位北京夫妇已经和另外一对年轻夫妇拼桌了,这生意真心不错! 吃饱喝足,遛遛食去,于是和先生很默契地又遛到了敦煌夜市。
    又一次被这里的民间匠人吸引着,这位先生于闹市之中,淡定、从容,不急不缓。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静静地观看了一会儿,还是很想看看前一晚发现的木雕,于是便四下寻着,见一个工作室门前的摊位上摆了木雕作品,与前一晚所见极其相似,便走了进去。
    工作室中两个年轻人热情地招呼着,阿奇和先生点点头表示随便看看,靠门的工作台上一位中年男士正认真地在砂纸上磨着刻刀,旁边是一幅未完成的木雕大漠。
   与之交谈,这位先生热情坦诚,“我叫申洪杰,这是我的工作室,你们在外面看到的这类的木刻都是我的学生刻出来的,那边是我的证书,那几个都是我的学生,那位是青海的,那位是......",“我正在给他们磨刀,他们还磨不好!”,屋里的两个年轻人很开心地笑着,“您还收学生?什么水平的可以来学?怎么收学费呢?我这样的能收吗?”,哈哈,不是阿奇开玩笑,真心喜欢!“有点美术基础就行,一年13000包吃住。”哇,好动心!
    申洪杰,8岁开始习画,毕业后专业从事雕刻及木刻画创作十余年,2004年至今,在敦煌创办艺术工作室,开木雕画之首创,是敦煌木雕画创作的领军人!作品曾先后入选《一代名师》、《60年60家》等文献史册,入编《文化中国-国宝级艺术大师》、《新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绘画卷,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及国外多家媒体采访报道。2017年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新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再来看看申洪杰先生的木雕画,从点到线自然的延伸,细如发丝却丝丝不乱,优美的曲线与精准的刻画让每一幅作品都扣人心扉,静物沉稳大气,动物活脱若真,动与静皆质感充沛,干净利落。
    这该是多么令人敬重的工匠精神。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浪漫西北行(8)——文化之旅“敦煌”

    敦煌,不足四十个小时的停留,阿奇和先生亲眼目睹了上千年敦煌莫高窟遗留下来的古老而绝美的艺术,以及现代匠人精湛的艺术追求与作品,精神的享受与浸润如此丰厚,不虚此行!
    莫高窟对面河道侧的山坡上,阿奇面对莫高窟留影纪念,再见了敦煌!再见了莫高窟!

写在后面:
    “世界博物馆排名,为什么没把中国的故宫列入五大博物馆之一呢?因为故宫的藏品都是我们自己的藏品,即使有些国外的藏品,也都是通过海外贸易商品交流和使节纳贡获得的,我们没有去掠夺,更没有去偷盗,所以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都没有来自外国的藏品,故宫除外,但每一件都是来路清楚的。”
    这是前几日朋友发给阿奇的一段视频中中国故宫博物馆馆长说的话,听罢,重又勾阿奇的愤恨。莫高窟中的藏经洞,公元1900年被发现,其中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件。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便掠走经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又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的精品约5000件......接下来还有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经文、壁画都有大量丢失!
    痛心!很痛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