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村到永定土楼群大概二十多公里的样子,车子在山间左旋右转地行进着,这是我和妮子准备游览的最后一处土楼景观了,虽然这两日看到过圆的、方的、一围的、两围的、三层的、五层的、正的、歪的土楼,可永定土楼依然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在牵引着我们。
蓝天白云下的承启楼。
承启楼的建造可真是慢工出细活呀,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三代人经过八十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家族之城。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结束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承启楼以其围楼最多(共四围)及建筑规模最大(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从正门进入,正对着第二围的门。承启楼的楼名是祖籍永定的江静波教授补题,二围门的门联上写着:“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横联写着“神州第一楼”。

土楼的最外环与第二环之间铺设为高低两层鹅卵石的通廊,中间设有排水沟。

第二环与第三环的通廊则用石板铺就。

连接各围楼的门与通道,环环相通,纵横交错,阿奇走在里面如同走在迷宫里一样。承启楼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这里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土楼其中的一口水井,红色单子上写着游客止步,小黄说可以靠近看一眼,现在已经不让游人打水了。

承启楼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虽然正常走着游览阿奇已经汗流浃背了,可当听说可以交十元钱上楼一睹承启楼全景时,阿奇毫不犹豫地独自跟着一位土楼中的客家大姐冲上了顶楼。
看到土楼中心位置的建筑了吗,这就是这座土楼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因为成为了旅游景点,楼上已经禁止游客进入了,而且每个楼梯都会有专人把守,要不是这位大姐带着,阿奇还真不能目睹“土楼王”的全景呢!其实最初没太搞明白是禁止的,只是交了十元钱跟着就走,刚进一个楼梯大姐就拉上阿奇下来又换个楼梯走,初时阿奇没明白大姐对我的解释,后来才恍然,可好奇驱使,越发地想上去看个明白。快快地拍摄,像做贼似的,顾不得气喘和止不住的汗水。

站在四层的通廊,阿奇只能隔着围栏拍了一张,可仍然被眼前这壮观的建筑震撼着,大环套着小环,环环相通,与其说这是一座客家人的土楼,倒不如说像一座微型的小城市。

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已经上来了,索性搬来一把长条凳,借助凳子再爬到通廊的栏栅处,稍事喘息,对焦、调整、构图,按下快门。


从楼道中的小窗口可以窥探到村中的其它土楼。

承启楼外另一侧是一座方形土楼,两土楼之间相隔仅两三米宽,而上沿相临如同一线天。


侨福楼,建于1962年,算是阿奇参观的土楼中相当年轻的土楼了,与承启楼相距不远,与其它土楼不同的是楼前拥有一个独立的院落。


桥福楼以每年建一层的进程,三年建成。那年,现代化的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祖堂中的照片。这是楼主大哥的十个子女的照片,这位大哥和大嫂桥居美国,所生的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中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博士,而这五个博士儿子又娶了五个博士媳妇,一共出个十一个博士,称作“博士楼”真正是名不虚实呀!

这位是这座土楼的楼主,也是家族中的排行老三。对于大哥的尊敬与崇拜使这位所近花甲的老人乐此不彼地为游客一一介绍着家族的光荣事迹,不过阿奇想一家出十一位博士,这么光宗耀祖的事儿也真是值得好好光荣光荣呢!

离开祖堂,阿奇发现小黄已经带着妮子坐在一家茶座喝上茶了,经过承启楼楼上楼下的奔走,坐下来喝杯茶绝对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眼前的小姑娘洗茶、沏茶、倒茶,每一个动作娴熟而不失优雅,阿奇在土楼的行走中感受着这里的茶文化,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茶水,免费的,茶,可买可不买,买了卖家面带微笑,表示感谢,不买,卖家仍旧面容淡然不急不燥,甚或还会重新给您沏上一壶不一样的茶重新请您喝过。

烈日当头,而一杯茶则让心静沉淀下来。

两天的土楼参观结束了,有些累,也些精神懈怠,7月的福建还是太过燥热,可要离开这里却还是有些依依之情,小黄送我们到长途车站,我们一起共进了午餐,阿奇还破天荒地喝了两杯冰爽的啤酒!
土楼的建筑为就地取材,循环利用,土楼冬暖夏凉,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与最高境界”,是原始生态最杰出的建筑。土楼的建筑一般都会经过若干年的时间,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严谨以待,据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土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阿奇家小区的北侧不知哪天起突然长出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每栋都有十几二十几层,据说是某区的搬迁工程和经适房,楼与楼的距离可谓相当近乎,而楼体的厚度更可谓相当苗条,建楼的效率更可谓神速,倘若一阵风吹过不知道会不会摆动,那如果七级地震光临呢???
(注:文中一些关于建筑方面的资料摘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