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袁宏道(文学家、插花大师)的《瓶史》
标签:
北京花之谷花事花艺而花艺培训文化 |
分类: 我的专题 |
明代袁中郎著《瓶史》,堪称为花艺之“经”。对中国插花有综合之趣,对日本花道影响也非常大。他是解花人,愿人与花俱快意。
曾提出花快意十四条:
「明窗。净几。古鼎。宋砚。松涛溪声主人好事能诗。门僧解烹茶。苏州人送酒。座客工画。花卉盛开。快心友临门。手抄蓺花书。妻妾校花故实。夜深炉鸣」。
人物简介:
袁宏道,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佛学家,同时也是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瓶史》,《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袁中郎文钞一卷》,《西方合论》等。注:《满井游记》被编入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书内。
415年前的明朝,一位名士袁宏道(字中郎)在北京写就了《瓶史》,这是一本专论插花的书。不仅对我国的花艺影响深远。而且,对日本艺道的花道影响也极其大。日本1808年曾出版过一本《瓶史国字解》,书中附插花图谱280余幅,书的序言中就提到:“前者黎云斋者,据石公《瓶史》建插花法,自称宏道流,大行于世。”
而在文学和佛法上,袁宏道是公安派领袖人物,也是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他被广传是苏东坡转世之人。甚至,他们三兄弟就是“三苏”(苏洵和儿子苏轼、苏辙)的转世传闻也极多。尤其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蕅益大师对他的亲断:“中郎果是东坡,而且佛法大进矣!”更是增加了此事的可信度。
他的著作《西方合论》,为佛教净土宗《净土十要》之一,是净土宗重要的经典之一。明代藕益大师在编选《净土十要》时,就连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也没有选入,却将袁宏道的《西方合论》选入进来,而这也是《净土十要》中唯一由居士所写就的著作,亦可见此书之重要。
三百年后的林语堂由于喜欢袁宏道,曾写过一首诗:“近来识得袁宏道,喜从中来乱狂呼。宛似山中遇高士,把其袂兮携其裾。又似吉茨读荷马,五老峰上见鄱湖。从此境界又一新,行文把笔更自如。”
袁宏道《瓶史》语录:
1: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
2:“择枝折枝时,宜择瘦者雅者,枝叶亦不宜太繁。一瓶只插花一二种,插二种时,宜加排列,使之如生自一枝者然。”
3:书斋中欲插花时,取花宜慎,宁可无花,不可“滥及凡卉”。
4: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绳束缚。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
5:花下不宜焚香,犹茶中不宜置果也。夫茶有真味,非甘苦也;花有真香,非烟燎也。味夺香损,俗子之过。且香气燥烈,一被其毒,旋即枯萎,故香为花之剑刃。棒香合香,尤不可用,以中有麝脐故也。昔韩熙载谓木樨宜龙脑,酴醾宜沉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此无异笋中夹肉,官疱排当所为,非雅士事也。
6:夫花有喜怒寤寐晓夕,浴花者得其候,乃为膏雨。淡云薄日,夕阳佳月,花之晓也;狂号连雨,烈炎浓寒,花之夕也。唇檀烘日,媚体藏风,花之喜也;晕酣神敛,烟色迷离,花之愁也;欹枝困槛,如不胜风,花之梦也;嫣然流盼,光华溢目,花之醒也。
7:水仙神骨清艳,织女之梁玉清也。山茶鲜妍,瑞香芬烈,玫瑰旖旎,芙蓉明艳,石氏之翾风,羊家之净琬也。林檎、苹婆姿媚可人,潘生之解愁也。罂粟、蜀葵妍于篱落,司空图之鸾台也。山矾洁而逸,有林下气,鱼玄机之绿翘也。黄白茶韵胜其姿,郭冠军之春风也。丁香廋,玉簪寒,秋海棠娇,然而有酸态,郑康成、崔秀才之侍儿也。
8:花宜与瓶相配,高于瓶约四五寸,若瓶高二尺,腹底宽大,则花出瓶口以二尺六七寸为佳。……若瓶身高而细,宜插两枝,一长一短,弯曲伸出瓶外,花则短于瓶数寸。
袁宏道《瓶史》全书有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二十节。曾在日本造成轰动,被尊崇为“宏道流”派。政本因元赞知有中郎也。日本高僧元政上人致陈元赟书曰:“数日前探市得《袁中郎集》,乐府妙绝,不可复言,《广庄》诸篇识地高,《瓶史》风流,可见其人。”
http://blog.sina.com.cn/u/36726033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