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父亲百年后的第十七个清明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儿女们都要到父亲的墓前祭拜,寄托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父亲生前是一名共产党员、工农干部,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十年,可以说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父亲从小打长工、受人气,知道苦的滋味,是党培养了他,给了他在社会生存的机会,所以他常跟我们说他享的是共产党的福,是党给了他在社会上做人的机会。父亲是个正直的人,当年在裘公公社工作时,曾经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挺身而出,不惜与恶势力作斗争,因此而受伤,但他毫无怨言。父亲是个热心人,总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人一把,尤其是对待普通群众表现的更加突出,有时候群众找上门来他还要留茶留饭。父亲是个清廉的干部,从不收别人送的东西,记得有一次他帮群众解决了问题,为了感谢他那个群众就买了一条好烟送上门来,父亲硬是不收,但那群众死活要送,最后父亲没办法将香烟扔到了门外,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当时群众不理解,过后还是念着他的好。父亲是个坚强的人,遇到困难总是默默的扛着,从不向困难低头示弱,想当年家里子女多、收入少,父亲与母亲联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才铸就了今天的我们;父亲也有脾气,而且脾气很坏,我们做子女的都领教过,因此在心里也怨过他、恨过他,但父亲心里还是装着子女们的,那个进步了他感到高兴,那家遇到难事了他跟着着急,虽然表面坚强,但内心也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在子女们面前没有表现出来,他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
父亲的一生对党忠诚,热心与民,为人真诚,清正廉洁,这些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子女晚辈们借鉴。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今因身体原因不能到父亲墓前祭拜,特书此文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