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7-03-25 10:01:54)
标签:

转载

分类: 资源共享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工作室成员  王至辉

http://s13/mw690/003iuhXzgy6YAAQKVpq5c&690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 

  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

(一)已学的送别诗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

 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

2.回顾《赠汪伦》

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

3)板书:踏歌送别

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

 ()学习《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

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

(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互通有无

(1)     长亭:想像画面,朋友们在长亭是怎样依依惜别的?

2)日暮:在送别时,我看到       ,可是        

3)总结这两首古诗所表现的送别方式:长亭饯别、日暮伤别。

4)再次吟咏这些古诗。

(三)自主发现送别方式的不同。

五、总结延伸。

1. 出示李叔同送别并欣赏歌曲。

2. 小练笔:引用送别名句,书写离别之情。

 

 

 

 

 

 

 

送别组诗

板块一:温故知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渭城朝雨()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

唯见长江天际流。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转载]《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之:往。

②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③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④使:到某地,出使。

⑤浥::湿润。

⑥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后来也指“行吟”,即漫步而歌。

送别组诗

板块二:学思并重

 

 

[转载]《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送别诗

(suí) 无名氏                 

杨柳青青(zháo)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劳劳亭                               山中送别 

      李白                              王维

天下伤心处,                          山中相送罢,

劳劳送客亭。                        日暮掩柴扉

春风知别苦,                         春草明年绿,

不遣柳条青。                         王孙归不归。

 

 

 [注释]

著:通”着”,接触,挨上。

尽:完。

③知:理解。

④遣:动词,使,令。

掩:关闭。

柴扉:柴门。

⑦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送别组诗

板块三:学以致用

 

送别                          芙蓉楼送辛渐

   王之(huàn)                          王昌龄

杨柳东风树                  寒雨连江夜入吴,

青青夹御河                 平明送客楚山孤。

近来攀折苦,                   洛阳亲友如相问,

应为别离多。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东风树:是说在春天发芽、成长的树木。

②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③御河:运河名,位于直隶大名府城南。

④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⑤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⑥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⑦连江:满江。

⑧平明:清晨。

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⑩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春夜洛城闻笛                      送殷淑

   李白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流水无情去,

散入春风满洛城。                  征帆逐吹开。

此夜曲中闻折柳                相看不忍别,

何人不起故园情。                  更尽手中杯。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浊酒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释]

  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玉笛:精美的笛。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