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82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

(2014-03-20 10:28:16)
标签:

文化

红砖美术馆

馆藏

学术研究

迈克魁恩

分类: 新闻动态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

临时出演“僵尸”的群众演

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于1955年出生于丹麦东部的一座港口小城——霍尔森斯(Horsens),他在天主教家庭长大并接受了天主教学校的教育。虽然1973年他在当地报社找到一份绘制漫画的工作,但此后六年的生活并不如意,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从事过龙套演员等各种兼职,其间甚至还有出演僵尸的经历。1979-1985年迈克·魁恩进入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接受了良好而正统的美术教育,为其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此后他便在哥本哈根定居,专心创作并于1982年举办了艺术生涯的第一场个展。现年59岁的魁恩是丹麦最为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作为丹麦“国宝级”画家,他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作品在世界各地均有过展出。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

  《厨房场景》(A Kitchen Scene) 130×165cm 布面油画 1986 西兰美术馆 (West Zealand Art Museum)

 

80年代的创作特点

迈克·魁恩的作品主要有人体和风景两类,其绘画风格的突出特征为塑造的形象和所营造气氛的怪诞诡谲。80年代早期和中期部分作品的人物形象中怪诞夸张成分还并不很多,所描绘的人体线条圆润概括、姿态扭曲,仿佛带有强烈的寓意和讽刺性,总体色调以黯淡的暖色调居多。最值得注意的是,初期作品描绘了带有场景性的背景,如房间内窗前一角或舞台上幕布之下等,且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和背景读出画面基本情节,这是与其后期作品最不同的区别。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合唱团》(Choir) 275×400cm 布面油画 1991 丹麦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

 

80年代后期,他的风格更加突出,向着更具抽象性的方向发展,带有场景的背景基本消失成为一片毫无起伏的背景色,有人物影子投射其上形成阴影,除此之外也出现了场面宏大的超现实场景描绘。进入90年代后,迈克·魁恩的作品基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视觉符号,明暗对比显著的肉色人体、延展至远方的水平线、畸形的身体或器官、超现实的氛围、黯淡的色调,这些都是构成其风格的独特元素。

 


2000年以后的创作特点

进入2000年以后受社会事件启示,他的画面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胎儿与脐带主题的作品,并且这一时期以树木等自然形象为主的风景画创作也开始进行,风格同样冷静阴郁并且愈发统一纯粹。色调上不再局限于昏黄或灰暗,而是运用更多元的方式来营造氛围。人物画中尝试了更丰富的背景色来衬托人体,人物形象也有了新变化,多描绘体态臃肿形色颓丧的成年人形象,并运用重复、对称等手法;风景画则多采用和谐柔和的配色,描绘静默的直立光秃树干、安静的湖泽,偶有人物形象穿插其中,具有内省沉静的特点。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

《十一月》(November) 300×570cm 布面油画 2006

 

风景画背后的各种思考

以馆藏作品布面油画《十一月》(November)为例,枯枝和过渡的三段紫色表现出生命的节节枯萎,而“死亡”也确实是他作品中的恒定存在。其中占据了画面最大空间的七段粗细不一、枝节交错的树干虽叶已凋零,但蜿蜒曲折互相依托,这种延伸又像是流动着的血脉喷长,因此在这张画中既有怪异的落寞,也有潜藏的生机;生命于大自然面前虽然渺小但又随时都有奇迹发生。在与作品发生关系的交流中,观众可以产生出恐惧、感叹、怀疑和喜悦的各种情绪,而最终,他们没能料到艺术家想提炼的居然还有环保的问题。这也是魁恩希望看到的多数反应:出于不解,所以思考,再思考。

 

人物肖像的创作特点

“我笔下的人物肖像情绪上迷茫无助,处理上有夸张甚至卡通化效果”,在2008年中国个展期间接受采访时,魁恩描述说,“这是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处理手段,不同于写实,而更像是戏剧。”变形、病态、痛苦和压抑是他对一系列生存困境的直接反映,舞台场景般的内容刻画和构图则带有对环境和真实之间的讽刺和提问:在那些你绝对不愿暴露的问题上,他不想妥协。那些部分出现的人体形象,不是幻觉而是视角。“当你走到了黑暗的尽头,会发现阳光围绕着你”,正如馆藏作品《欧洲短篇小说》(European Short Story),原来骷髅的面具下,还跳动着一颗带有憧憬的心。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

《自然的赐予》(A Gift of Nature) 275×400cm 布面油画 1991

 

开朗的性格反思社会现实

迈克·魁恩本人的性格与其作品风格大相径庭,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一些采访报道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开朗有趣的人。风格阴冷的作品所反映的主要是由他丰富的经历所观照到的社会现实,魁恩认为生活总有隐藏着的一面,并非都是成功和美好,也该认识到它的阴暗不堪。所以那些变形的“丑”的人体,模糊了个体之间的区别,仅作为“人类”在画面中呈现出的不同的姿态,蕴含着艺术家对社会中阴暗部分的折射和思考。其初期的作品《厨房场景》(The Kitchen Scene)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麦克·魁恩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则母亲杀死女儿的新闻,而后期的一幅《自然的赐予》(A Gift of Nature)也同样来自于社会新闻,至于其他寂寞寥落的形象也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社会中人的孤独无助等情绪。也许是为了能够引起观者的反思和理解,才塑造了这些美学上“丑”的形象,刺激着观众的感官,并试图引导观众不断思考画家在这些形象背后所叙述的现实中被人忽略的细节。只有坚持反思这些阴暗,才有可能让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更加美好。


迈克·魁恩(Michael <wbr>Kvium):骷髅面具下一颗带着憧憬的心《恐怖心理》(Terror Mind) 200×400cm 布面油画 2008

 

迈克·魁恩的作品最早在2008年与中国观众见面,先后分别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和北京林冠画廊举办了个展,其作品又于2012年进入红砖美术馆的收藏。

  

红砖美术馆馆藏迈克·魁恩的作品共有三幅风景画:《十一月》(November)、《欧洲超短篇小说》(European Short story)和《恐怖心理》(Terror Mind),均为2006-2008年期间的创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