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
(2018-05-11 09:08: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第
第__1_课时
教学内容:《赛马》
教材来源:人音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课
设计人:帖艳慧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1.音乐表现要素: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能够体验并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在上课时整体的音乐知识学习的还不错,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上课时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因此,在细听音乐的环节,我让学生结合音乐表现内容用语言描述,并且能够听辨演唱乐曲的主题。
学习目标:
1、聆听乐曲《赛马》,感受音乐奔放、欢腾的情绪,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2、认识二胡,并记住二胡音色。
3、聆听《赛马》第2段主题旋律,能够说出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评价设计:
1、通过完整聆听《赛马》和观看图片,说出乐曲的情绪。(检测目标一)
2、通过观察图片、聆听音乐,辨别二胡的音色。(检测目标二)
3、通过聆听,说出第二段旋律出现的次数,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每次出现时表现的情境。(检测目标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学习活动 |
评价标准 |
教师活动 |
目标达成情况 |
反思与评价 |
导入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目标二 |
复习关于草原的歌曲,了解蒙古节日。
一、初次聆听音乐《赛马》 1、观察图片,聆听音乐,说一说乐曲描绘的场景。 2、说一说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借助图片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 。
三:分段欣赏乐曲《赛马》 1、聆听第一乐段音乐,回答问题,模仿二胡演奏动作。
2、聆听第二段主题音乐,回答问题。
3、完整聆听音乐,交流说出第二段主题音乐在整首音乐中出现的次数。 4、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归纳说出三段音乐的情绪。 四、聆听音乐片段,辨别二胡音色。 |
评价一
评价二
评价三
评价二 |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复习歌曲,讲解蒙古族节日“那达慕大会”,揭示课题。
1、 播放音乐《赛马》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境。 2、 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播放课件----二胡,并做简单讲解
1、播放第一段音乐,提出问题: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 2、播放音乐,提出问题: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3、播放音乐。
4、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对整首音乐归纳总结。
播放音乐片段。 |
|
|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
《赛马》的确是一首很美的音乐。其实,我们的民族音乐真的很有魅力,今后我们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课下请收集更多有关马的乐曲、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
|
教学反思:(教师个人讲课过程中的得与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