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邓海春
商辂(音路lù), 浙江淳安人。22 岁以解元中举,32 岁以会元、状元及第,是明代唯一的“三元”。中状元仅四年,就被越级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入阁执政。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等官职,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63 岁以首席大学士退休回乡。可谓“功成名遂身退”。
http://p2.pstatp.com/large/ce0001669c8ea9afc3
商阁老退归之后,身体尚健,乡居无聊,便想当当启蒙塾师作为晚年的消遣。他怕自己官位高名声大,没有人敢来请,就改名换姓,游历到外乡去找差事。碰到一个富翁要为其幼子请启蒙先生,商辂很高兴地应了聘。
http://p3.pstatp.com/large/cd000165ea18b1aa20
科举时代的私塾先生,特别是那些久试不中的老秀才常被人瞧不起。商辂自称是老秀才。就馆之后,主人待他就很简慢。这家另外还请有三位先生,都是举人出身。他们对商辂更加轻视,平时总是排斥他,不让他跟他们平起平坐。
有一天,主人为其母做寿,大宴宾客。三位举人也去了,独独不请商辂。主人的幼子,也就是商辂的学生,见父亲不尊重自己的先生,愤愤不平,就把这事告诉了商辂。商辂听了也不说什么,马上放了学生的假,自己穿戴整齐,径直来到客厅。主人不得已,只好勉强请他入席。商辂也不客气,见众人还在那里谦让,便直接在首席位置上一屁股坐下,泰然自若地观察着来宾。
http://p3.pstatp.com/large/b20007216be3c0e800
席上其他人有些不高兴,但谁也不好意思把他从首席上拉下来。闷了半天,其中一位终于忍不住,发问道:
“请问这位先生,您平生坐过几回首席?"
" 1 、2 、3 、4 、5 ,有五回。”商辂见问,不慌不忙地搬着指头说,“让我数给您听,年轻时娶妻,在岳父家喝酒,这是第一回。”众人听了,都轻蔑地笑起来。
商辂缓缓地又说:“考上举人那年,赴‘鹿鸣宴’,坐的是首席。这是第二回。”
众人听罢有点吃惊,脸色开始变了。
商辂接下又说:“那年考上进士,赴‘琼林宴’,坐了第三回首席;殿试毕,赴‘恩荣宴’,也是坐首席,这是第四回;去年春天,皇上设宴招待群臣,老夫忝为领班,不得已又坐了首席,这是第五回。”
http://p1.pstatp.com/large/ce000166a69adbf445
这一说破就非同小可了:有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有的舌头伸出老长;有的默默地低下了头;更有的睁大了眼睛。主人则连忙起立,叩拜再三,为自己一贯的失礼而道歉。商辂笑了笑,说:“喝酒吧,些须小事何必放在心上!"
商辂由于不得已中暴露了真实身份,估计马上就会招来讨厌的应酬,难以安心教书,过了一天便辞掉馆职回乡去了。他喜欢主人的幼子,就把这个小学生也带了回去,用心教导。后来,这孩子也考上了进士。
材料来源:《雨窗消意录》
邓海春 作品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manjusridhc@163.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