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六 桃叶渡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

(2014-02-20 21:49:45)
标签:

文字

文学

桃花

文化

汉族一民╱原创

                      薛宝琴灯谜解•桃叶渡怀古

                                    汉族一民∕原创 

 

         http://s15/bmiddle/00409RHwgy6GKafv5Uyfe&690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六 桃叶渡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 TITLE="[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六 桃叶渡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 />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此谜的制作十分巧妙,它语言直白,不显山不露水,实则谜意四伏。首先,全谜整体上就是一个大比喻,即把一种俗物的整体形象比作了一派秋天的景象。其次,在谜句里又以比喻、借代、互文等技法布设了一个个细部的谜点连环散布着穿插于其间。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巧妙的借用了一种建筑美术工艺的技法作为制谜的支撑点而形成迷障。猜解者在任何一点上的失误,都将误解全谜。也就是说,谜面所描绘的景观其实就是一种构造精美的建筑物的外貌。这一外貌既是俗物的整体形象,也是俗物的建筑特征。

 

猜解如下

前两句,是以一组花草无命、池干水乏、叶木凋零的无生命的景象提示这种俗物的特征是:表面有诸多精美繁华的无生命的图案花卉形象。

    后两句,是以建筑构件的组合方式给出了俗物的构造特征:即俗物具有一般建筑物的建造结构,它是一种建筑物。

此谜与另几首灯谜的格式一样,四句分作上下两部分。如果说前两句是揭开谜底的窗户,后两句就是在窗户纸上戳的洞。

“桃枝桃叶总分离”是此谜的“眼”,是打开谜关的一把钥匙。

此谜的“结”是:雕梁画栋。

猜解时要特别注意“梁栋”和“壁”、“总分离”和“小照”这四个难点,以及“小照空悬壁上题”一句的造句方式。其中,“梁栋”和“壁”就揭示着俗物的建筑特点,是全谜的点睛之笔。谜面上的所有要件都是围绕着这个点靠拢集中起来的。

 

衰草闲花映浅池 ,桃枝桃叶总分离――   

咋看,“衰草、闲花、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这一组景象所描绘的是一派深秋的景观。但猜解者如果一味陷在秋天的迷雾里,那就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其实,这是分别使用了借喻和借代的制谜法而暗扣俗物身上的一个个物象特征。这些物象提示,俗物身上必然有与这些实有的自然物相似的东西存在。

总分离:咋看,这话的意思是“总是相互断开而连接不起来”,好象是秋天枝叶脱败的样子。其实,这又是一个大陷阱。这是在暗示砖石木料上的雕刻工艺的特点,是借秋景中枝叶脱离的这一特点而制造的谜关。“总分离”是“总、分、离”三种制作与安装组合建筑部件的技艺过程。这也是此谜最巧妙、最迷人的一个难点。可以说,破了这个难点,谜底便呼之欲出了。

也就是说,所谓“总分离”的现象,说的就是建造俗物所必须使用的一种主要工艺——雕刻安装工艺。俗物上的物象图案等都是由石雕或木雕技术刻造而成,是因浮雕、透雕、镂空等技法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图像结构特点。例如,建筑物上雕刻镶嵌的“喜鹊登枝”“麒麟献瑞”“凤穿牡丹”等图像。

以雕刻技艺在砖石、木头上镂刻画面,为了表现树木的枝叶以及人物的肢体等相连接或相交叉处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在作技术处理时就采取故意留出间隔点线的办法。而有的画面则仅有树的一段枝叶而没有树头和树根。有的则将同一物像分开刻在几块砖石上。而每块砖石上的图像虽然只是整个图像的一部分,但按顺序组合安装在一起,却是一幅完整的图像。因此,画面上的枝叶之间、肢体衣缝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直观视觉的表象上就有了“总分离”的现象。

要注意:“总分离”在谜面上的作用不仅指“桃枝桃叶总分离”,俗物身上的所有花草树木的形象特征都是具有“总分离”的特点的。

总之,这两句话提示的是俗物的外观美化特征。这些花卉树木的图像都是俗物外壁上雕刻出来的固定装饰。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细读谜句就会发现,这两句话因为格律的原因而前后颠倒了。它的内在顺序应该是“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小照空悬壁上题,六朝梁栋多如许’”。这样的情况在古诗词里常见。何以如此?且看分解。

1、六朝梁栋多如许:

    这是一句起概括特指作用的谜句,它在承接前两句的同时也包括后一句的内涵。说的是“六朝梁栋”中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它们大多都具有“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和“小照空悬壁上题”的形制和形象。

这句话一直被误解为“六朝时代的屋宇楼房很多”。若照此解释,那么薛宝琴游览时看到的竟是一千年以前的屋宇,而且这些“六朝时代的屋宇楼房”不仅都还成规模的保留着,而且都带有“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那样的图画。这怎么可能呢?

“六朝”:不是时间概念上的“六朝时代”。而是“六朝古都”的缩略语。是地名方位概念。指的是“六朝古都这个地方”,即金陵。

“梁栋”:不是仅指“屋宇”,也不仅局限于木料。这是一个以部分代全体的借代,指以“梁栋结构”建造的建筑物。

有将“梁栋”理解为“国之栋梁的大臣们”。若然,后边的“小照空悬壁上题”一句就成了“六朝大臣们的画像挂在墙壁上”。前面的那些花草就都成了屋子外头的自然景观。薛宝琴闲着没事儿竟可以随便到每处屋子里看人家墙上挂的肖像?这也是不可能的。如此,谜面条件就完全漂离了谜底而悬空,致使此谜成为谁也没办法猜解的真正的无底之谜。这样的硬伤是制谜所不允许的。

“多如许”:“如许”,如此。这个“许”字是特指谜中所言“六朝梁栋”里的“所有关于俗物的这一部分”,即谜面所言刻满花木形象的这一部分。也即俗物。

    所以,“六朝梁栋多如许”这句话的谜意是:在六朝古都这个地方的梁栋结构的建筑物里,有很多是俗物这样的建筑。

    2、小照空悬壁上题:

要注意:这是一个相互为文的句子。

先说“小照”。“小照”不是人的肖像照片之类,也不是谜面条件所限之外的一个什么图像。而是对本谜所言俗物身上的所有花草形象的概括复指,是“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和“壁上题”的形象的总和。

    再说“壁上题”“壁”,俗物的墙壁。是指建筑物。这个字是与“梁栋”相配合而来。“题”,这个字有两个意义:一是额头,二是题写。此谜所言即:在壁额上题写的字。

“小照空悬壁上题”是“小照和壁上题同步空悬”,亦即相互为文。但“小照”也包括“壁上题”。

所以,“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的谜意是说:在六朝古都这个地方的梁栋结构建造的这类俗物上,大多都雕刻着“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和“壁上题”这样的形像。

换成大白话,谜面可以写成这样:

           无生命的花草生在干涸的浅池塘,

           桃枝桃叶总是不能连在一起成长。

           这些影像和题字并列悬挂在壁梁上,

           六朝古都的一类梁栋建筑都是这样。

且看《红楼梦》对这种俗物的描写:

     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

  ……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

  护,玲珑凿就。(第十七、十八回)

可谓雕梁画栋一如此谜。

我们把上面的“结”解开,这个俗物就是“牌坊”。

所以是“牌坊”:第一,它是以“梁栋结构”技术建造的建筑物的独立体。第二,在六朝古都这个地方乃至京师,“牌坊”可谓比比皆是的俗物。第三,它雕梁画栋、透壁飞檐,画面多以浮雕、透雕等技法镂刻有如“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那样的“小照”,而且牌坊上一般都有题字。牌坊上的花草当然没有生命而池水亦足够干涸。所以,只有“牌坊”才能全部对应落实满足谜面条件的要求。 

                      谜底:牌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