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文】才比易安,命如薄纸:皇城相府里的女诗人陈静渊

(2013-09-28 07:53:31)
标签:

皇城相府

女诗人

陈静渊

才华

悟因楼

       才比易安,命如薄纸:皇城相府里的女诗人陈静渊         

 

 

                       

 

    这是本人2012年“五一节”游皇城相府时拍摄的,照片拍的不怎么样,但照片内容涉及的人物却令人惋惜。  

    照片中四首诗的写作者都是陈静渊,从左至右分别是:

 

         花飞絮舞又春残,最是愁人不忍看。尽日掩扉成独坐,一炉香篆一蒲团。

    

         芙蓉花发满池塘,斑马萧萧促晓妆。此去并州须努力,早传秋捷报高堂。

 

         空庭寂寂晚风寒,月色溶溶映画栏。无数扶疏花烛影,小窗红烛坐更残。

 

         云掩银河雨涤秋,俗传牛女话离愁。人间自是多伤别,不信天孙亦泪流。

                                                           

    第二首大约是早起送别家中子弟赴并州参加秋季乡试的诗,殷殷叮嘱之情渗透字行。除此诗外,其他三首则字字言愁,行行泣泪。   

    陈静渊,女,约康熙雍正间在世。《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的孙女,康熙甲戌科进士陈豫朋的长女。陈静渊自幼聪颖,才华出众,17岁嫁给河北沧州官至礼部郎中的卫潘之子卫封沛。卫封沛也是个才子,但与静渊婚后不满两年即暴病身亡。夫亡后,陈静渊回到娘家居住。陈静渊有过重建家庭的念头,但其父陈豫朋出于封建礼教,不准女儿走出这一步。为使女儿不再有“非分”之想,陈豫朋专门修建了一座“悟因楼”,令陈静渊居其中悟前因而修今世。孤居深楼的陈静渊只得“闲中遣兴聊烹茗,病里祛愁偶赋诗”,其寡居的寂寞与痛苦不言而喻。才华横溢兼之多愁善感,仅只三两年,孤独无望中陈静渊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她“悟却前因万虑消,今朝谁复计明朝。只怜欲遣愁无力,憔悴形容暗里凋。”,最终留下“午日今犹昔,慈颜复见难。柳花初着雨,血泪已流干。”的血书,以三尺白绫在悟因楼结束了自己短暂的青春,年仅22岁。

    陈静渊是陈氏家族史上两位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句静如池水,诗意却如泣如诉。所作之诗,虽曾结集《悟因楼诗草》,但今之见于世间者仅20几首。静渊死后,陈豫朋懊悔之余写诗评价女儿“文超李清照,貌似汉王嫱,艺赛蔡文姬,愧无文君量。”笔者窃思:果确有此一诗,陈豫朋这“文君量”意为何指?私奔大约是不会的,但再醮还是可以的。陈静渊果若按自己的想法实行了,作为父亲的陈豫朋也许会在无可奈何之际而睁一眼闭一眼。而陈静渊也确实没有卓文君那样的胆量和能量。但真的实行了又如何?在清代那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她充其量也不过与其嫂夫人陈卫氏一样虽然也是个女诗人,有一个安稳的家庭,但留下的名字亦只不过仅是“陈氏”而已。那么,陈静渊也就不是如此凄美的陈静渊了。由此不禁又想:静渊者静谧的深渊也,这是她原来的名字吗? (有网友热心指出诗中有两处错字,现改过重发并致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