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与传承——读小说《平凡的世界》

(2015-06-05 19:14:07)
标签: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读后感

传承

杂谈

分类: 书评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作品,路遥曾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记得当时,我正在上大学,也曾经将书借来翻过,黄土高原上的事情,与自己相距太远,故事又太平凡,也就没有很深的印象。直到最近,同名电视剧已经开播了,称之为“一座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峰,一部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几代中国青年的励志书和心灵史”。我再次捧起这文学巨著,花十天的时间一字一句读完,平均每天读一百多页,十多万字,也创下了近年来阅读之最。

小说讲述的时代背景是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也是我曾亲历的年代,小说的内容的确很平凡,主要讲述黄土地上孙家两兄弟在青春岁月中的奋斗史,但却被称“具有史诗性的品格和恢弘的气势

身在江南水乡,黄土高原离自己很远;以前没有经历过苦难,感悟未曾有过。现在人到中年,也正是路遥创作作品的那个年龄,自己也因生重病后涅槃重生。这次重读,才有体悟

原来黄土高原那个时代的青春更激昂。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奋斗轨迹和相同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精神风貌。平凡之人的劳作与爱情,成功与挫折,痛苦与追求,时时纠缠在一起,在平凡岁月中流逝,给我以深深的心灵共鸣。书中说,“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上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的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当我看到孙少平在黄原揽工睡在工地的场景,我是震惊的,这是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将“青春与奋斗”推到了极致。

原来平凡人的世界都是相通的。书中所描述的黄土高原上平凡而普通的芸芸众生,时时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成功、世事变更的人生剧情。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劳作,但通过路遥准确的把握,细腻的描述,与我们的世界相通。路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我们相信奋斗,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平凡人对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对真诚的执着,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原来成绩来自于平凡。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是路遥的心中呐喊,生命之歌,完全来自于我们平凡的年代,平凡的土地,随时代脉搏律动,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书中真正累积了路遥对家乡黄土地炽热的感情和奋斗的激情,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并行。一页页的读着,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或缓或急的激情涌动。《红楼梦》太久,《飘》太远,我们喜欢的,其实就在这平凡的世界。只要有爱,写苦难,不颓废;写痛苦,不沮丧。路遥用创作燃烧了自己,将平凡的岁月变得光辉灿烂,并感动和引导着我们的人生。写作如此,平时做人做事,又何偿不应如此?

平凡的世界里的草根梦想和励志精神是我们复兴和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作品呼应了时代,凝聚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这种精神和价值取向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的。重读此书,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对人生意义的顿悟,活着就是为了传承。要传承的就是像孙少安一般去奋斗,像田润叶一样去爱,像路遥那样去奉献,真诚地对待人生,去温暖更多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