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找到了老中医

(2013-11-16 15:00:05)
标签:

中医

医院

杂谈

分类: 抗癌历程

百花都在努力地传送着春天的信息,满树的桃花和樱花相映相悦煞是好看;洁白的玉兰没有绿叶的托护也竞相绽放;还有路边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各色小花也来争奇斗艳。虽然身体有了好转,可脸庞是虚肿的,四肢是冰凉的,整个内心是空荡荡的,浑身无力,这时我想起了中医这一中华瑰宝。

中医治疗宣扬以人为本,辨证施治,讲求祛邪排毒、扶正固本、调节气血、补阴养阳,可以弥补放化疗的不足,从根本上改变体质,消除癌细胞滋生的内环境,达到痊愈的目的。

但现在的中医商业气息太重,疗效存疑。而且中医讲究药材地道,现在的中医药材都是速生的,即使不用农药,也可能受到水土、空气的污染,所以好的中医师难找,地道中药材更难找。

宣称能包治百病的祖传密方,我不敢碰;专治癌症的商业药房的中成药,我不敢用。

经多方打听,在市区三甲医院坐堂的七十余岁省级名老中医沈医生进入了我的视野。沈医生的口碑在业内人群中很不错,对此病诊治更具有特色和专长,据症、求医、别病、辨证,疗效卓著,以此享誉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而且药材是三甲医院中药房配制的。

初见沈医生,他正戴着一副老花镜静静地坐在诊疗台后,台面上堆满了厚厚一摞病历。人多病杂,瘦削精干的沈医生始终是不急不恼,不紧不慢地望、闻、问、切,同时指导助医在电脑了调整着药方。轮到我了,因为我是初诊,沈医生用化了多出其他病人好几倍的时间来研判我的病情,拟定了药方,然后说:“先吃两星期,感觉舒畅,有效果,就继续来看,否则不喜欢吃就算了。”我连声说:“要吃的,要吃的。”

再见沈医生,是一个法定节假日,沈医生却早早地在坐堂问诊了。沈医生将白晰的右手搭在我的脉博上,眼睛注视着我伸出的舌头,沉思研判,然后指点着调整药方。转头又郑重地对我说:“药要长期吃的,至少三年,能做到吗?”我连声说:“会吃的,会吃的。”

又见沈医生,每隔两星期见一次,沈医生认出了我,对我微微一笑,“现在感觉怎么样?”我说:“感觉好多了,虚肿有些退了,晚上睡眠踏实了,饮食很正常。”沈医生边说,“那就好,那就好”,边又调整了药方。我连声道谢。

渐渐地,煎中药,喝汤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在这医院的中药房,听到了配药医生的经典话语:“(病人)饭可以不吃,中药不能不吃,所以刮风下雨都要来配药”。如果中药能保我平安康复,我愿意一直喝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