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2016-12-07 10:53:37)
分类: 课题材料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延长县中学   数学课题组   黄学文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有关概念

1线性约束条件:由变量xy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

2、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 的一次目标函数(如z2x+y

3、可行解、可行域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称为可行解所有可行解

   组成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4、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5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二、预备知识:

1、平面中一点P(x0y0)和直线Ax+By+C=0的位置关系:

1)P(x0y0)在直线Ax+By+C=0上,则点P坐标满足方程,即Ax0+By0+C=0

2P(x0y0)在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则当B>0时,

     Ax0+By0+C>0B<0时,Ax0+By0+C<0

(3) P(x0y0)在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则当B>0时,

     Ax0+By0+C<0B<0时,Ax0+By0+C>0

注意:(1)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 

2)在直线Ax+By+C=0的两侧的两点,把它的坐标代入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相反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1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

2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且包括边界

注意:作图时不包括边界画成虚线;包括边界画成实线

3、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一侧平面区域的方法

方法一取特殊点检验;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由于对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到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

(x0y0)Ax0+By0+C的正负即可判断Ax+By+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特殊地 C0时,常把原点(00)作为特殊点,当C=0时,可用(01)或

10)当特殊点若点坐标代入满足不等式则此点所在的区域为需画的区域,否则是另一侧区域为需画区域。

方法二:利用规律:

1Ax+By+C>0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

    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

2Ax+By+C<0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

    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

典例分析

1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满足约束条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1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目标函数z-4x+3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目标函数z-4x-3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根据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作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z2x+3y,即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它表示斜率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纵截距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的平行直线系,当它在可行域内滑动时,由图可知,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D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大值,当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小值.

解方程组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D点坐标为(38),B点坐标为(-3-4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2) 作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z-4x+3y,即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它表示斜率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纵截距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的平行直线系,当它在可行域内滑动时,由图可知,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C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当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平移到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解方程组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C点坐标为(124),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3作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z2x-3y,即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它表示斜率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纵截距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的平行直线系,当它在可行域内滑动时,由图可知,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D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当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C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4作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z-4x-3y,即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它表示斜率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纵截距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的平行直线系,当它在可行域内滑动时,由图可知,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过点B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当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平移到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取得最值.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注: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可化为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表示与直线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平行的一组平行线,其中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为截距,特别注意:斜率范围及截距符号即注意平移直线的倾斜度和平移方向。

 

 

四、 活动探究

1xy满足约束条件高中数学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轮研究课例及分析报告

分别求:(1)z=6x+10y(2)z=-2x-y(3)z=2x-y的最大值,最小值。

2某工厂制造甲、乙两种产品,已知制造甲产品1kg要用煤9吨,电力4kw,劳力(按工作日计算)3个;制造乙产品1kg要用煤4吨,电力5kw,劳力10.又知制成甲产品1kg可获利7万元,制成乙产品1kg可获利12万元,现在此工厂只有煤360吨,电力200kw,劳力300个,在这种条件下应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多少千克,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五、方法总结

 1、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1)画: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

2)移:在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一组平行线中,利用平移的方法找出与可行域有公共点且纵截距最大或最小的直线;

3)求: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最优解;

4)答: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得到最值。

2、关于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结论:

    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总是在区域的交点(顶点)处取得,最优解可能有无数多个。对于线性目标函数z =Ax+By ,B大于0时,目标函数向上平移时z随之增大,目标函数向下平移时z随之减小;当B小于0时,目标函数向上平移时z随之减小,目标函数向下平移时z随之增大。

    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最优地完成工业生产、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