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松江区26个寺庙

(2017-10-10 12:15:18)
标签:

寻访松江区26个寺庙

分类: 13.宗教

寻访松江区26个寺庙 

http://s9/mw690/003ZNZaczy7eTCyn7ny38&690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部,为市辖行政区之一,西、北面与青浦区相连,东面与闵行区接壤,东南面与奉贤区毗连,西南面与金山区为邻。

全区总面积60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1个镇:分别为中山街道、方松街道、永丰街道、岳阳街道和车墩镇、洞泾镇、新桥镇、九亭镇、石湖荡镇、新浜镇、泖港镇、叶榭镇、佘山镇、泗泾镇、小昆山镇,及松江工业区、佘山度假区、五厍农业园区、上海松江科技园区。

著名景点有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天马山、小昆山、醉白池、方塔园、李塔、西林塔、护珠塔、秀道者塔、唐经幢、佘山天文台、佘山天主堂、上海影视乐园等。

岳阳街道

1.西林禅寺(佛教):位于松江中山中路666号,原名“西林精舍”,初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增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先名“圆应接待院”,后易名为“云间接待院”,寺前同时建有宝塔一座,七层八面,名“崇恩宝塔”,气势恢宏,前塔后寺,是典型的寺塔合一的佛教建筑群。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寺塔,改寺名“西林禅院”、塔名“圆应塔”。正统年间,明英宗亲赐匾额,敕封“大明西林禅寺”,塔改名“西林塔”。暮鼓晨钟,法音梵呗,殿宇宽宏,盛极一时,为松江著名古寺之一。

至民国年间,规模虽不如前,但主建筑尚保持完好,庭院中留有古罗汉松两株。后“日趋”式微,1959年被作工厂仓库,“文革”时几近废墟。

19829月,西林塔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11月,前方丈续明大和尚主持修复。19879月,西林禅寺重新开放。

 http://s10/mw690/003ZNZaczy7eTCCMdv399&690


2.松江清真寺(伊斯兰教):位于松江岳阳街道缸甏巷21号,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民间称“云间白鹤寺”,明代为“敕建真教寺”,它是上海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

松江清真寺既有元代时期的建筑风格,又有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清真寺大门向北,在正门内外均建有照壁,行制同中国古典建筑。外照壁额题“清妙元真”四个大字,内照壁直书“清真寺”三字。

大殿前的邦克楼,是清真寺召唤穆斯林来礼拜而建的塔楼,而此建筑却是一座融阿拉伯与中国风格为一体的门楼,在全国清真寺建筑中殊为罕见。

礼拜殿,三开间,宽敞雅静,明代形制,其内部装饰以阿拉伯文字组成丰富的彩绘图案。大殿向后为重檐十字脊窑殿,为寺内最古的建筑物。窑殿顶部为重檐十字龙吻脊,内部是球穹窿顶,均保持元代形制。此种将中国与阿拉伯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古代建筑,在全国仅存杭州凤凰寺和松江清真寺两例。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大修,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扩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同治九年(1870年)三次大修。抗战时,门厅倾圮,部分房屋被烧坏。

1961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被改作工厂、仓库。19808月,松江清真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9月起大修,恢复松江清真寺原貌,工程历时四年,于19895月完成。


http://s8/mw690/003ZNZaczy7eTCEodDx87&690

中山街道

3.松江东庙(道教):位于松江中山中路1969号,又称东岳行宫,俗称岳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松江府志》记载,北宋大观年间,宋尚书右丞朱谔始扩大建筑。

正殿重檐歇山顶,气势崔巍,传高达九丈五尺,台阶中有盘龙长方大石,

中有匾额“东岳行宫”,檐牙高啄,琳宫贝阙,皇家气魄。正殿屋脊上有:“风调雨顺”四个大字,左右分立四大天王塑像,竖眉怒目,高达丈余。中间塑有三尊东岳大帝等座像。正殿两庑,为阎罗十殿,烧香者不绝。

正殿之西有杨侯殿(俗称杨爷庙),杨侯名杨文圣,敕封照天候。相传为松江典岳官,一次失慎,全岳被焚,后尊为神,故神像面容黝黑,呈焦炭色。

元至正五年(1345年),仅存真武殿与五凤楼廊,十二年(1352年),邑人夏溶在楼址立门复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玉皇阁,弘治五年(1492年),重修并扩建戏台、寝宫。万历年间重建山门和冥司殿。天启年间重修大殿、殿庑,新建杨候神祠。清顺治年间建摄性楼、太虚亭,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崇恩殿和十王殿,玉皇阁址改建寝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大殿。

1964年正殿遭雷击,打坏东南角飞檐,梁柱又被蛀坏,经市文管会批准,于1965年被拆除,仅剩两株古银杏树。在拆除中,发现正殿三尊像为十分罕见的铜胎泥塑,像背后各有一块铭文(今藏区博物馆),悔之晚矣,其余屋舍也废。 

如今,东岳庙只有这棵古银杏尚存,成为被保护的珍贵古树。2001年,复建松江东岳庙,2005年,东岳行宫大殿竣工,2006年对外开放。东岳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昭天侯杨大神像等,为松江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http://s6/mw690/003ZNZaczy7eTCHiAi915&690


4.天妃宫(道教):位于中山街道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内),前身为顺济庙,原址在上海南市小东门十六铺一带,清咸丰六年(1853年)遭毁,光绪九年(1883年)易地河南路桥北堍重建,改名“天后宫”。1980年,因市政建设需要,天后宫大殿移至松江方塔园内,易名“天妃宫”。

天妃宫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台阶开阔,举架高耸,面宽五楹,廊道萦回,梁柱粗硕,轩昂伟岸,气势恢宏,极具庙堂森然之气。天后即天妃,相传是北宋时福建莆田人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林愿当时为都巡检。据传天后照井梳妆,一神道出来交她一个“铜符”神物,因此而神化。她闭眼见到父亲和哥哥出海遇难,哥哥海上遭劫,父亲生还,后果应验。天后死后至宣和五年(1123年)被救封为神,后又晋封为“圣妃”,从此历代相沿下来,成为护航之神。


http://s11/mw690/003ZNZaczy7eTCIYLqifa&690

永丰街道

5.灌顶禅院(佛教):位于永丰街道玉树路2336号,大仓桥堍,初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已有近400年历史,原名水次仓关帝庙,是佛道合一的寺庙,也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明代古跡之一。

“水次仓”是隋唐传至明代的管理运河漕运的,由户部直接管理,地位是相当髙的。淮安为水主仓,天津、德州、徐州、松江等地设水次仓。松江的水次仓即为仓城,江南各府县的“皇粮”都集中到水次仓。松江关帝庙就以水次仓冠名。既供奉槽工及工商人士信仰的关公神像;也供奉观音菩萨等神像。

该庙曾香火旺盛,随着大运河北方段淤塞等因素,仓城地区的粮食储存和转运作用不断削弱乃至废弃,香客减少,到“文革”时,寺庙被湮没了。

此次重建基本上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原貌,大殿南两方明代石碑、正间四界梁及梁枋雕花等都加以保存整修,庙名也由水次仓关帝庙,更名为灌顶禅院。

 http://s15/mw690/003ZNZaczy7eTCKSX3oee&690


6.松江三十三观音堂(道教):位于永丰街道人寿桥秀南街陈家弄7号,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原名秀溪道院,又称观世音堂,俗称秀溪庵。据《华娄续志残稿》记载:秀溪道院供奉观音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遂易道院之名为禅院。”

清末及民国年间,秀溪道院还先后作为两所学校校址。解放后秀溪道院为生产队公房,接着又租给工合公司作仓库。200710月区政府拨款修缮秀溪道院,20081月竣工,内院东墙安设砖浮雕观音大士像一方。由松江区道教协会接管秀溪道院,供奉三十三观音像,即“三十三观音堂”。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汉化和世俗化最为彻底的一位佛菩萨。她的身世与外貌成了地道的中国化,连同性别也彻底女性化,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穷乡僻壤,豪宅陋室,与世俗共处一堂,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


http://s7/mw690/003ZNZaczy7eTCN4ZYa76&690

方松街道

7.知也禅寺(佛教):位于广富林路2900号,上海之根——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内,201361日对外开放。知也禅寺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禅寺的重建旨在弘扬祖师的慈悲大德,以供后人永恒追思、效法古德、励志后学。

知也禅寺为仿唐建筑,寺内设有山门殿、钟楼、鼓楼、祖师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五观堂、般若丈室、内观阁等殿堂设施。禅寺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又一佛教圣地和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

 http://s12/mw690/003ZNZaczy7eTCP1kz9fb&690


8三元宫(道教):位于广富林路2900号,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新建的,由于尚未开放,不知同浦东新区的三元宫是否像似。从道教门派来看,三元宫属于坤道宫观,祀奉天官、地官、水官,还有其他诸官、诸神等。道教主要节日有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日),每月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


http://s8/mw690/003ZNZaczy7eTCSmEM7f7&690

佘山镇

9.上峰寺(佛教):位于佘山镇天鸡路天宅路口,天马山公园内东南麓,原为圆智教寺旧址,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年),迁于干山陆机草堂遗址。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赐额圆智教寺,北宋元丰二年1079)在寺后建护珠塔。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高宗赐五色舍利藏于塔内,传说时放宝光,故又名护珠宝光塔,后来塔存寺毁。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宝塔失火烧毁,只剩砖砌塔身。如今山上遗迹尚存的就是这座千年古塔,塔的倾斜度超过比萨斜塔,可谓世界第一斜塔。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天马山巅建上峰寺,寺内供奉一尊饰金铜铸观音像,高3米,重达3600斤。天马乡民对观音像非常敬重膜拜,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天马穷,天马穷,尚有三千六百斤铜”。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大殿东南隅建摩云阁,崇伟壮观。此外尚有三清殿、祖师殿等。

在摩云揽胜景区内的上峰寺遗址处新近恢复的铜观音,重3600斤,高3米,由松江西林寺方丈性修大法师主持开光,是天马之神,香客莫不顶礼膜拜。

 http://s16/mw690/003ZNZaczy7eTCUG1kj1f&690


10.佘山秀化寺(佛教):位于佘山镇外青松公路9142号,西佘山森林公园内秀道者塔旁,前身为普照教寺,又名“普照教院”。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人聪道人,在佘山骑龙堰下建普照教寺,后建秀道者塔,又构“月亭”于塔院旁。清末寺废,仅存秀道者塔,为余山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秀道者塔初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塔身八面七级,高27米,为典型的宋代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传说当时山中有一庵,名为“潮音庵”,庵内住一道者,名"",他亲自参与筑塔,建成后引火自焚,故名。

19621月,松江县政府公布其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因秀道者塔年久失修,仅存残破的砖砌塔身和塔刹。19984月,修复工程正式启动,199812月,秀道者塔举行竣工仪式,普照教寺的遗迹也得以保存。秀道者塔高29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修长俏拔,造型秀美。

199912月,在秀道者塔旁山麓上特建起了一间六角形钟亭,该亭一楼取名为“佘山秀化寺”,内供弥勒佛一尊,前有香炉烛台。二楼为“佘山钟楼”,内悬一座西佘山铜钟,作为纪念普照教寺的佛教钟楼使用。

 http://s7/mw690/003ZNZaczy7eTCWgovQ36&690


11.九峰禅寺(佛教):位于小昆山镇鹤溪街,山西路4号,小昆山公园北峰顶,原为泗洲塔院,系先有慈雨塔而后建寺。慈雨塔始建于唐龙朔初年(661年),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僧心古依塔募建寺院,晚年定居泗洲城,自号“泗洲和尚”,故名泗洲塔院,慈雨塔又名为“泗洲塔”。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慈雨塔倾圮,僧人遂在寺院中另筑石塔三幢。据清康熙二年《松江府志》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年)建观音殿,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真武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建西方殿,隆庆元年(15671575年)僧照重建藏经阁。清顺治五年(1648年)寺僧以大殿方位不利,动工易向,一壁不移,片瓦未动,将塔院大殿及佛像,由面向正南转而向北。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时,又赐赠御书“奎光烛影”扁额。泗洲塔院规模宏敞,遂成为江南一大名刹。后迭经战乱,塔院逐渐毁圯。

1941年,泗洲塔院被侵华日军占用,1943年,全寺夷为平地。九峰寺历来为灵山胜迹,塔寺已历时十三纪半。19985月,在原址上重建寺院。因所处小昆山为“松郡九峰”之第九峰,易名为“九峰禅寺”。20016月,寺院重建工程竣工,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唯一建在山上的佛教禅宗道场。


http://s4/mw690/003ZNZaczy7eTCXXdRhf3&690

泗泾镇

12.福田净寺(佛教):位于泗泾镇开江中路30030号.前身为东田寺和严家庵。北宋真宗咸平到祥符年间(998-1008年),在泗泾兴建了东田寺(即小普陀)和宝塔,成为一方信徒的香火之地,后废弃,但东田寺遗址尚存。严家庵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原址在泗泾镇北张泾10号。

1994年,严家庵获准为临时宗教活动场所。20006月,改为比丘尼庵,是年圆通宝殿落成。松江佛教协会会长、西林禅寺方丈性修老和尚,拟将新寺院正名为福田净寺。并将泗泾镇上原有八座小庙的土地合并,迁移到今址(原城隍庙旧址)重建,正式更名为“福田净寺”。

20068月,天王殿、圆通宝殿、念佛楼、钟鼓楼等峻工,殿宇焕新,重建增辉。寺内圆通宝殿东北侧还保存有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另有一株象征泗泾古镇历史的1300多年的古银杏已非命于文革,后送区博物馆保存。

东田古塔已重光于泗泾西市桥北堍,易名福田安方塔。福田净寺是泗泾千年古刹东田寺和严家庵的重光恢复,距今已历时千年


http://s6/mw690/003ZNZaczy7eTCZCegJe5&690

石湖荡镇

13.延寿寺(佛教):位于石湖荡镇塔汇,李塔街130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系先有李塔后建寺,寺旁塔而建。相传李塔始建于初唐时期,因唐太宗第十三子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为祈横泖舟楫波涛平静,夜行明灯导航,兼以超度水陸亡灵而筑。塔高40.94余米,七级方形,砖木结构,因塔周内外上下匀布佛龛,精雕佛像及礼佛图,故称“礼塔”。后人为感念曹王李明,俗成为“李塔”,横泖一湾也称为“李塔汇”。

礼塔为松江境内佛教发轫之地,塔寺胜迹历时已十三纪半有余。寺院原名“澄庵”,始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有渐东定海僧人元信到此,傍塔建寺,祈澄波静涛而名“澄庵”、又名“圆庵”。

咸淳年间(1265-1274年),改名“延寿院”,故李塔又名“延寿院塔”。元至大元年(1308年),寺毁。明万历初年(1573年)重建,仍名“延寿院”。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松江知府祖承勋曾募资大修。

咸丰二年(1852年)起,修缮山门、大雄宝殿、宝塔等,又在寺前三里河设慈航渡口,帮助行旅之人和信徒渡河,信徒远近悦来,为一方清凉胜境。

抗战时期遭日机轰炸,殿宇银杏受毁,后经修补,佛根依在,香火延续至二十世纪50年代初。1997年李塔修复,1999年,在原址重建寺院,定名“延寿寺”。主要建筑有千年名胜梵宫礼塔(李塔),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等佛殿以及功德堂、僧僚等。寺院二期工程规模宏大,建造千手千眼大悲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等。2001年,经批准登记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开放。


http://s10/mw690/003ZNZaczy7eTD1rWE9b9&690 

 14.广庵寺(佛教):位于石湖荡镇松蒸公路21,广庵路口,始建年月不详。广庵寺很小只有一间房,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或是佛祖菩萨生日等节日开放,寺内旁边的台子上,香烛,锡箔都有,自助自愿。


http://s11/mw690/003ZNZaczy7eTD31r1Uea&690

15新庵(佛教):位于石湖荡镇甘德路,长石路(长东路)交叉口西北500米,始建年月不详。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或是佛祖菩萨生日等节日开放,据说庵内观音菩萨灵验,香客大都是当地村民。


http://s10/mw690/003ZNZaczy7eTD54yH709&690

九亭镇

16.资庆寺(佛教):位于九亭镇北场,姚北路8号,疏影路口,原名“资庆庵”,相传始建于南宋年间(1127-1279年)。因庵建于蒲溪北岸,东有小涞港,西傍蟠溪(盘龙塘),水陆交通两便,庵南蒲溪岸口曾建一凉亭,以方便行人和香客歇足;七宝至泗泾约十八里,折半而成九里,亭恰好建于此,故名“九里亭”,镇因名“九里亭镇”,资庆庵亦名“九里庵”。

2005年初,在九亭镇拆除了兴联、金吴、朱泾浜、小寅、朱龙五个居委会由信徒自发在老庙基础上搭建的六处小庙,在北场设立九亭佛教固定处所。2005年底重建寺院,主体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 

20068月,正式易名为资庆寺,并登记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http://s2/mw690/003ZNZaczy7eTD7w23f21&690

车墩镇

17.东禅古寺(佛教):位于车墩镇华阳老街,东门村657号,原址在华阳桥镇东明星桥东堍。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初名“桃花庵”,当时蜀僧云游至此,见该处小桥流水,桃柳掩映,便建庵居憩住持,应景起名。

不久,僧道因在其地建寺,绍兴六年(1136年)寺成,赐额“宝胜禅院”,后改名“宝胜禅寺”。因松江府衙东西各有禅寺,该寺居府衙之东,故又名“东禅寺”。元至正六年(1346年),僧文友于寺西筑清溪亭。亭临于水,栽有花竹,过者士大夫常游访于此赋咏,文学家杨维桢曾为之作记,一时寺名天下。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寺宇重光。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同治十年(1871年)僧普信重建殿宇三楹,又使东禅寺古刹金碧辉煌,庄严非凡。曾为松江城厢“八大寺香火”之一(即为普照寺、超果寺、广化寺、龙门寺、东禅寺、西禅寺、南禅寺、和北禅寺)。

清末民初,东门战事频繁,寺宇倾毁,香火衰微。抗战时期,日寇入侵上海,松江遭灾,百姓逃难,寺庙被占,众僧星散,庙舍破落。

“文革”时,寺内佛像被毁,庙舍先后成为食堂、大队办公室、仓库、拖拉机停放站等。1993年,佛协会收回了东禅寺庙舍,集资修复了东禅寺尚存的二埭二厢房舍,尊供佛像,更名为东禅古寺,于1993年农历七月初一对外开放。

 http://s8/mw690/003ZNZaczy7eTD9WSizf7&690


18.地藏古寺(佛教):位于车墩镇东门村800号杨家桥,原名松江化城安养禅院,前身为地藏庵,建在明代杨忠裕招鹤台旧址,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年初改建,同治年间重修,光绪初年,住持何师太增建后殿以奉地藏。

1997年,由原松江佛教协会长性修法师发起,在北松公路北侧原地藏庵旧基上,创建了本市第一家佛教安养院。199910月,安养院落成,填补了上海无佛教安养院的空白,解决了佛教界出家和在家二众的老年修持安养需求。重修之后,更名为“地藏古寺”。


http://s3/mw690/003ZNZaczy7eTDbhw7U72&690


19慈祥禅寺(佛教):位于车墩镇联庄村,亭联路,始建年代不详,非常简陋,木门木窗,玻璃钢屋面,平时不开放,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或是佛祖菩萨生日等才开放。


20.施公庙(道教):位于车墩华阳老街东门村701号,始建年代不详,正在重建中。


http://s3/mw690/003ZNZaczy7eTDkaMwO82&690

新浜镇

21.大方禅院(佛教):位于新浜镇赵王村(原大方村),大方支路2629号,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名“大方庵”。历为浦江西南信众礼佛道场,原为四合院式寺院,院前有银杏两株,院中有榆树两株,皆为古树名木,清荫如盖,环境宜人。19621月,大方庵被列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世纪90年代起修复寺院,经三年而初成,殿宇壮严,气势宏敞,有前殿和大殿两座主要建筑,及附房等设施,围墙周建,挡风马头墙为门,黄墙乌瓦,俨然菩萨道场。老榆银杏树在“文革”中被砍去,故重新栽种银杏两株。19941月,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更名为“大方禅院”。

大方庵寺院位于松江、青浦、金山三区的交界地段,历史上地处僻壤,兵家不到,官吏稀至。1927年,陈云同志在青浦、枫泾、新浜、小蒸一带进行地下活动,领导枫泾农民暴动时,此处曾是暴动指挥部所在地,现东厢房设有“枫泾暴动陈列室”。被松江区人民政府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http://s4/mw690/003ZNZaczy7eTDngOVZa3&690


22.甪钓湾老街关公庙(道教):位于新浜镇鲁星村,甪杨自然村,近胡甪公路,始建年代不详。庙很小,只有一间房,外面搭有铁架子可防雨,若不是下面有两个角铁做的大小烛台,简直不会相信这也是寺庙,太简陋了。屋内里侧有三扇铝合金玻璃窗,里面有平台供奉着关公。

 http://s14/mw690/003ZNZaczy7eTDomDwh1d&690

十一叶榭镇

23.普善禅寺(佛教):位于叶榭镇张泽,井凌桥村,兴溇325号,始建于清代后期,当时为南北两进,东西厢房,四合院式建筑,规模不大。北面正中三间分别供奉如来、观音、地藏等菩萨。

“文革”时庵堂被拆,两师太先后圆寂。1994年前后,原在该庵生活过,时年60余岁的张林贞,在庙基自留地上修建了三间平房,形成了自发烧香点。20034月,批准设立普善庵烧香点,隶属于松江西林禅寺。

普善庵重建后,更名为普善禅寺,前为天王殿,中间为大雄宝殿,后为二层生活用房,东侧是围墙、西侧靠南厢房为伽蓝殿、祖殿等。200811月,登记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http://s15/mw690/003ZNZaczy7eTDr4M2yce&690


24.叶榭老街关帝庙(道教):位于叶榭镇老街,始建年代不详,据当地百姓说:叶榭关帝庙至少也有近百年历史了,老街改造,还可能就要被拆除了。

 http://s5/mw690/003ZNZaczy7eTDsJFCA34&690


十二新桥镇

25.猛将寺(佛教):位于新桥镇陈春公路880号,始建年代不详,上海地区猛将寺有不少,但在松江区,好像只有一座,也是佛道合一的寺庙。


http://s7/mw690/003ZNZaczy7eTDuHjQq66&690


26.梵脩寺(佛教):位于新桥镇新泾村茜浦泾老街,始建年代不详,在一棵大榕树旁边,属于村民自建的,如今茜浦泾老街已被拆的不认得了,梵脩寺也在却难逃,或许下次去就找不到了。


http://s9/mw690/003ZNZaczy7eTDw2XWwe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烟雨微茫
后一篇:中国四大名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