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庄常氏老宅

标签:
房产 |
裴庄常氏老宅位于浚县屯子镇裴庄村东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面东,原为五进院落,现仅存二进院。二进院东西长和南北宽均为17米,面积289平方米。建筑有门楼,南、北陪房,会客厅。
门楼为垂花门,面阔1间,悬山式灰瓦顶建筑,系2006年恢复。
南、北陪房各3间,均为硬山式灰瓦顶建筑,檐角下有砖雕墀头。南陪房明间对开穿带板门,门上有顶窗;次间辟方形亮窗。北陪房明间对开穿带板门,门上有顶窗;西次间辟门,东次间辟亮窗。
会客厅为族人会客议事场所,2006年对会客厅进行修缮。硬山式灰瓦顶带前廊建筑,面阔5间,满墙14.1米,进深2间,满墙深5.9米。墙体窗台以下砌青石,上部砌青砖。廊下台明高0.5米,青条石围边。明间台明下青石台阶3级。四根红漆明柱立于束腰柱础上。檐檩下安装有随檩枋、垫板、大额枋、雀替。檐下墀头砖雕精美,上部盘头雕太极符号“☯”,中部炉口正面分别雕乾、坤符号“
据会客厅墙上悬挂的2006年所刻的《重修祖宅记》碑介绍,祖宅始建于乾隆年间,为五进院落,前有临街门楼一座,内悬嘉庆四年“岁进士”匾一块,门楼上有五脊六兽,门前有上马台一尊及旗杆墩二座。二院客厅内悬乾隆年间“杖朝荷宠”匾一块。后院有插花楼一座,为十二世祖常大勇(字义生,邑庠武生,应赠修职郎、恩授八品寿官)、十三世祖常发有(字对菴,嘉庆四年岁进士、修职郎儒学正堂)所建。道光五年,十四世祖老四股分家别居。后因国难民灾,家道中落,大部房产俱已易主。门楼及客厅“杖朝荷宠”匾毁于“文革”,中门门楼未知毁于何年,仅存客厅及厢房较为完整,但已日久年深急需修缮。为保护祖上仅存遗产,于二零零六年八月在同族人等支持下,对客厅加以重新修缮,“岁进士”匾移至客厅,并恢复二门楼。
2010年11月30日,裴庄常氏老宅被公布为浚县文物保护单位。
裴庄常氏老宅二院保存较完整,对研究当地清代民居建筑形制特征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