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类型
调节器的控制类型分为0型、1型、2型和3型四种。 编程时,将所选类型填人“基本数据”表中。
(1) 0型(1PID本机型)调节器只用一个HD运算模 块,而且按内给定值(LSP)进行控制,无外给定(RSP) 输入端。
(2) 1型(1PID串级型)调节器只用一个PID运算模块,但它具有内、外给定切换(即A/C切换)开关,可按内给定值进行控制,也可按外给 定值进行控制。
(3) 2型(2PID本机型或固定串级型)调节器使用两个PID运算模块,FID1用内给定 LSP1, PID2用RSP2,PID1的输出作为RSP2值。这是一种没有内、外给定切换的固定串 级控制形式。
(4) 3型(2PID串级型)调节器也使用两个PID运算模块,但与2型不同的是,PID2 具有内、外给定切换(A/C切换)开关。1斤又置于“A”时,PID2按内给定进行控制 (A);当开关置于“C”时,两个PID模块组成串级控制(C)。这种类型实际是0型 (PID1)与1型(PID2)的串级使用。
上述四种类型的内部信号以及同MAN模块的连接。
不同控制类型时,面板上PV指针和SP指针所显示的信号亦各不相同,具体内容见
调节器不同类型显示方式
操作方式
0型
1型
2型
3型
PV-
SP
PV
SP
PV
SP
PV
SP
MAN
PV1
LSP1
PV1
LSP1
(RSP1)
PV1
(PV2)
LSP1
(RSP2)
PV2
(PV1)
LSP2
(LSP1)
AUTO
PV1
LSP1
PV1
LSP1
(RSP1)
PV1
(PV2)
LSP1
(RSP2)
PV2
(PV1)
LSP2
(LSP1)
CAS
—
—
PV1
RSP1
—
—'
PV1
(PV2)
LSP1
(RSP2)
注:表中括号中的内容是指按下调节器侧面的“DSPCHG”开关(显示改变开关)时,指示表上所显示的变迓。
2.无扰动切换
调节器不同控制方式(A/M/C)之间的无扰动切换是通过MAN模块和PID模块之间 以及PID2模块和PID1模块之间适当的反馈连接来实现的。
对于0型和1型控制方式,把MAN模块的输出返回到PID模块的&跟踪端,如图 4-20和图4-21所示,而且PID选择跟踪功能即LSP跟踪PV),这就使得调节器从“手动” 切向“自动”的瞬间输出值等于切换前的手动输出值;而从“自动”切向“手动”的瞬间输 出值等于切换前的自动输出值,故切换瞬间不产生扰动。在这之后,调节器的输出是在原来 的基础上加增量,也不会发生突变,因此达到了无扰动切换的目的。“M”—“C”及“C”一 “M”的无扰动切换原理与此相同。
“C”—“A”的切换,由于“C”状态下LSP1自动跟踪RSP1,故可实现“C”—“A”的 无扰动切换。要实现对“A”—“C”的无扰动切换,则要求切换时RSP1 = LSP1,这可通过采 用SFT模块予以实现。
对于2型控制方式,因为是固定串级,故只有“A”和“M”之间的切换,如图4-22所 示。要使“M”—“A”无扰动,必须使MAN模块的Hi端子跟踪17,为此将输出反馈到 PID2的跟踪端巧。但是单这样做还不行,因为串级系统PID2在不断工作,只有使其输出 为零,MAN的氏跟踪L7值才有保证,因此还须使PID2的执跟踪H2。图中将PID2的 Hz端再反馈到MD1的&端。这样,手动时,PID2模块因跟踪PV2,.其输出增量为 零,使PID2的(7等于MAN的L/,从而使切换瞬间无扰动。“A”—“M”无扰动切换原理同 0型。
3型控制方式如图4-23所示。“M”#“A/C”的无扰动切换原理同1型。
“A”—“C”的切换:由于把PID2的SP2接到PID1的朽端,若PID1又选择了 PV跟 踪功能,而且在“A”—“C”状态变化时,PID1中的状态开关位置将瞬时变更到“MDCHG” 位置(即与MDCHG端接通一下,又回复原状),从而保证了切换瞬间RSP2 = LSP2,这便 达到了无扰动切换的目的。
“C”—“A”的切换:由于在“C”状态时,PID2的本机给定LSP2跟踪其外部给定 RSP2,故可实现无扰动切换。
运行方式
KMM的运行方式可分为正常运行方式和异常运行方式两种。
正常运行方式:
(1) 手动(MAN)方式PID模块停止运算,调节器的输出由面板上的输出操作按钮 控制。此时面板上“M”灯亮。
(2) 自动(AUTO)方式调节器进行定值控制,SP由面板上的升、降键设定。此时 面板上“A”灯亮。
(3) 串级(CAS)方式调节器PID运算单元的给定信号来自外部(1型)或来自前级 PID运算单元的输出值(2型,3型)。串级时面板上“C”灯亮。
(4) 跟踪(FOLLOW)方式PID模块停止运算,调节器输出跟踪巧值。为了切换到 “F”方式,需要有“跟踪方式切换信号”(来自外部的接点信号或调节器内部的开关型数据)。 一旦切换到跟踪方式,切换前常亮的方式灯就变成闪亮。退出跟踪方式,该灯又回复到 常亮。
异常运行方式:
(1)联锁手动(IM)方式当调节器出现A组诊断异常(见自诊断部分),或因外部联 锁信号作用(INT' K = OFF)和后备手操器上STAND BY/NORMAL切换开关置于 “STANDBY”侧时,调节器进入本运行方式,这时调节器的操作功能与手动运行方式相同,只是在复位前,它不能切换至其他运行方式。一定要排除故障后按复位按钮,才能返回 到“手动”状态。
调节器刚接通电源时,一定处于这种运行方式。
如果是由于INT'K作用使调节器进入“IM”方式,面板上RST指示灯闪光,使 INT'K=ON时,RST指示灯变为常亮。因此,若不准备使用外部联锁功能的场合,应把 INT'K端子接0V端子,使INtK^ON。其他原因使调节器切换到爾方式时,RST指示 灯常亮。
(2)后备(S)方式在正常运行或“IM”方式中,调节器检出异常状态(B组诊 断),就自动切换到本运行方式,面板上CPU* F灯亮。此时调节器的输出由后备手操 器控制。
后备手操器有两种型式:①预置(Preset)型(即硬手操),切换到“S”方式后,即输 出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值,此后由手操器上的按钮控制输出值;②跟踪(Followup)型(即软 手操),切换到“S”方式时,输出保持在切换前的输出值。随后可通过手操器或面板上的 升、降按钮来控制输出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