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作业设计研究教学随笔(二)
(2018-03-07 16:45:39)分类: 教研 |
关于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作业设计研究
鸣犊街道中心学校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内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近年来作业的问法看似有所改变:比如轻松填空、火眼金睛、精挑细选等,但是作业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2.作业大多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作业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毫无实践性、综合性可言,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然而面对当今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为专项作业—— 实践综合性作业。
如在《大数的认识》作业设计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使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实践性是在新课程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作业去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在应用拓展中:我出示了45005500000,大家都来说一说这个数。
学生们分别说得有:这个数的读作,数的数级,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数字的组成等,学生非常积极,让学生将单纯数字的各个知识点得到有效的沟通和整合。
我又在作业的后面添置了: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可达45005500000双,相当于200万棵树。同学生请写下你的想法。
学生们有的说:太浪费了,我们的森林资源会越来越少;有的说我以后不用一次性筷子了;有的说原来45005500000不是单纯的数学数字,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不仅进行了有效的环保教育,还揭示了数字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本案例拟通过对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学生们都感觉到很惊讶,从而很积极的讨论,在此过程中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对知识的有效巩固整合,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影响。
因此将数学作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势在必行,如何结合,怎样才更有效,更有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