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做家乡名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写作、绘画等技巧综合运用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和加工;主动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出制作“名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2、引导学生对作品作出适当的评价。
3、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亲历实践,体验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4、通过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处理、利用信息的方法,养成从身边事物发现问题和自觉收集信息的意识与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家乡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丰富特产、人文景观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动手操作的兴趣。
4、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养成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分享意识以及对工作负责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合作,探讨出制作“名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且学会制作名片;通过让学生设计家乡的名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家乡的面貌,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在创作城市“名片”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达到了解家乡,宣传家乡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和加工,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准备:
1、将全班同学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合作探究小组,推选出小组。
2、以个人或小组成员为单位,请教家人、朋友,了解家乡的位置、秀丽风光、名胜古迹、土特名产、典型建筑、名人故里及其他等。通过活动让学生较广泛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并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3、通过书籍、报纸、杂志中宣传绥芬河的内容或上网收集有关家乡秀丽风光、名胜古迹、土特名产、典型建筑、名人故里及绥芬河整体形象的图片(也可以是在绥芬河各种景点旅游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3、准备创作工具:水彩笔、胶水、剪刀、卡纸、A4绘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认识名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见过面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看一看呢?(让学生打开文件袋,欣赏教师的名片)
师:有谁知道它叫什么?
生:对,这是老师的名片(板书:名片)
师:从这张名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勇敢的站起来说出感受,把你的发现我们一同分享……)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呢?(包括:名字、单位、个人信息、教学楼的照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的评价)
师:那你能不能猜测一下我为什么会选取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做为主题背景呢?(板书:主题)
生:讨论回答。并引导学生认识名片的特点、让学生讨论名片的作用。(宣传、沟通、了解等)
师:评价学生的猜测。
师:(老师是因为想把我们的学校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认识我们美丽的第四小学,所以在名片中我选取了我们的校园最具特色的教学楼做为背景)接着引导学生欣赏名片反面的文字(让艺术照亮人生)。
师:一句有创意的语言是一张名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你能从中又能发现什么信息。(板书:文字)
师:感觉一下,“让艺术照亮人生”有什么寓意呢?(1、作为美术老师我想让孩子们都能在艺术天地自由展翅翱翔。2、我用文字加以说明,让别人更加深入的了解我、认识我。……)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及时做好评价、鼓励与表扬。)
师:同学们,老师的这张名片怎么样呀(从这些方面进行引导:版面设计与主题材,表现形式与方法,颜色搭配,文字说明,力求图文并茂,抓住景物的特点,主题突出、形象生动,语言文字要短小简练。)
(适时板书:颜色、形式)
生:讨论评述。
二、出示课件中的设计要求:版面设计与主题,表现形式与方法,颜色搭配,文字说明。
生:互相说一说,教师适时做好点评。
导语:从这张名片你能了解到老师的单位及我的个人资料。可以说现代社会许多单位和个人及城市都有名片,名片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张其它地方的城市名片。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在网络上浏览搜索一下呢?
师:你们看,这是绥芬河市举行的“吉祥的‘绿海之旅’——绥芬河至乌苏里斯克自行车拉力赛”绥芬河城市名片征集活动投票启事,让我们在绥芬河新闻网让我们一同浏览一下他们的城市名片吧!
师:这是绥芬河电视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台标宣传主题词的网页。这些我们已经在课下的时候在网络中进行了浏览与欣赏!对他们的城市名片也有所了解。
师:这些城市为了展示自己魄力的形象,选取富有特色的景物及文化,进行了宣传展示,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它们的城市。
(同时播放课件,打开网页,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城市“名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课上完了,可我们的活动才开了一个头,接下来,我们将有计划地去完成每个星期的任务,希望小朋友们在活动中要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同时还要注意安全,我们小组之间将展开竞赛,看哪一组最顺利又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第二阶段
调查、收集汇报,基本研讨
一、导入:
小朋友们,知道吗?家乡绥芬河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境商都”,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景色宜人,最适宜人居住和旅游观光。浪漫的风情,怡人的气候,完善的服务,使绥芬河成为东北地区著名的会展城市。中俄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的友谊,促进了边境和谐,绥芬河被誉为“中俄友谊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绥芬河又成了一座伴随加工贸易迅速崛起的“木业之都”,一座正在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数字之城”。今天,就让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走进家乡绥芬河吧!(师板书后让学生一起读)
二、学生调查、收集、整理材料。
三、学生汇报课下调查情况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家乡——绥芬河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山水,一草一木都会使你感到亲切。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让他们更加了解绥芬河,展示这座城市中最靓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分享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的家乡资料,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一下你的收集成果吧。
(展示家乡情况调查表,把每位同学的调查,收集结果向小组同学汇报。如:有哪些名胜古迹?有哪些历史人物或名人?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工业上有什么著名产品?农业方面有何特产?等)
教师通过视频展台进行展示,学生汇报。
生①:(通过询问家长)知道了……
生②:通过上网查阅到……
2、播放课件(课件一一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知道的知识)
3、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好多,可那都是零零碎碎的,而且也不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研究的呢?
(让学生小做讨论,然后指名说,对于研究价值大的问题教师可作一些强调,并适度表扬)
4、过渡:老师把同学们的回答稍作整理,并设计了五个小小研究内容(课前已准备好),(课前已把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现在两组合一,并称五大组,并对座位稍作调整)我们小组先看看,然后小组讨论还可加些什么?
(给每组发下相应的表格,学生先看,然后再研究内容添在表格里,同时,教师下去了解学生想到的新内容,发现好的让该组学生上黑板写出来。)
5、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加上老师整理的内容非常多,让每个小朋友全都去研究不太现实,所以老师内容帮它们归成了五大类:一是家乡的美景,二是家乡的建筑,三是“国境商都”,四是“木业之都”,五是“数字之城”。
(教师课件一一出示,并稍作解释)
接下来,请五组小朋友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别认领一个主题。(有重复,教师作调整)
五组学生分别记好自己小组认领的主题。
6、过渡:现在小朋友们比较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内容,那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课件出示一些可用的方法:摄影、采访、上网、日记、绘画等,可让学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再选择)
7、整理材料,做好记录。
第三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完成制作
一、讨论汇报收集整理好的材料
1、过渡语: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我们小朋友们通过上阶段的材料收集整理,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这是对本次活动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的检测)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你们对家乡了解真多呀!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课前老师也收集了家乡的一些图片,让我们一同感受家乡的美丽。(播放课件)
师:那么,你想不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朋友吗?你愿意邀请各地朋友到我们家乡来旅游吗?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选择为家乡做名片这种方式,让别人通过我们设计的这张名片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家乡好不好?(板书:制作家乡名片)
二、进一步明确任务:
1.资料汇总;
2.分成五个小组:
“拍摄组”(拍摄或收集家乡的照片)
“家乡文化组 ”(跟家乡相关的文字资料)
“采访组”(了解家乡的历史等)
“资料组
”(上网,去图书馆查有关家乡的资料)
“设计组”(名片页面图案、文字等)
二、研究制作名片
1、小组探究如何制作名片
生:小组讨论研究,讨论如何制作城市名片。
①设计名片
师:我们设计的城市“名片”要具有以下特点。
2、课件出示:城市名片的范围与对象:
1)能够承载绥芬河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
2)能够彰显绥芬河城市内有魅力和发展方向的标志性建筑。
三、制作标准:
1、知名度:名片必须是公众认可的,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2、代表性:城市名片要有代表性,无论是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面貌,只要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独特性: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文化,彰显自身独特魅力。
4、时代感:城市名片要紧扣时代脉搏,代表城市的发展方向。
5、美誉度:城市名片要有好形象、好口碑。
6、长期性:城市名片,就是城市的重要象征,要在相当时间内保持稳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师:能不能设想一下你制作的名片是什么样着的吗?
生:讨论:选取主题背景,设计语言。
1、家乡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
2、用你最优美的语言介绍家乡?
师:以具有绥芬河文化底蕴的历史人物、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或彰显内在魅力和发展方向的人文景观、建筑,代表绥芬河地域特点乡土文化和特产。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更富有创意的背景。以体现绥芬河人热情好客、能体现绥芬河人的精神为中心。
版面设计,表现手法,颜色搭配,文字说明。(力求图文并茂,抓住景物的特点,主题突出、形象生动,语言文字要短小简练)。
正面:画上家乡最有代表性的东西(电子稿更好),并用最优美的语言介绍家乡(文字可以在正面或反面)。 (一张A4纸)
②制作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图片资料的形式;用绘画工具创作表现;利用电脑设计表现的形式;用自己的生活照片或网上收集的照片展示的形式;)每人根据选择的内容自行制作或小组合作制作。
师:为了使家乡的名片能够快速完成,还要有个周密的计划,比如你们打算做什么主题背景的?用什么作为装饰?你们怎样分工合作?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请继续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讨论出制作方案。
师: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小设计师们,开始制作吧!
四、设计制作,创新提高
老师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
师: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和同学讨论,可以向老师请教,如果我们自己的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那我们就真正地学会学习了。
伴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分工合作制作名片,(学生制作)老师在小组巡回指导。课堂完不成的,可带回家再听听家长的意见,取长补短,争取把名片做的更好。
五、评价作品,反馈指导。
1、作品展示
生把各种各样的作品摆放到展示台上。全班同学“家乡名片”展示。(师随机评价)
各组组长到前边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重复的作品不在介绍。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张张精美的名片已制作成功,请小组长把你们名片的突出特色和分工制作过程向大家做介绍。
2、评价作品:
请同学们评一评,评选出你最理想的作品并说出理由,提出改进建议。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高效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绘画奖、最佳文采奖。
师小结:每一张“名片”都是小组同学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件作品,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你们的作品就会更完美。
六、名片展示,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本堂课,我们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变化。同学们学得非常愉快,收获一定也不少,谁愿意来谈一谈?(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谈收获。)
总结:真不敢相信,这一张张精美的名片,一份份巧夺天宫的设计出自你们的手中,同学们设计的每张“名片”,老师都非常喜欢,因为它是你们动脑、动手设计出来的,融入了你们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我仿佛看到未来的希望,你们用满腔的热忱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希望你们把这种思想感情带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将来用你们的双手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