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不规则动词的规则起源

(2014-08-08 02:49:44)
标签:

英语

学习过英语的人都晓得,关于英语字彙中最令人困扰的,就是那套十分複杂的“不规则动词”了。比如英语动词“eat(吃)”这个字,当我们因描述情境改变而要将它转成过去式、或过去分词时,并不是像“规则动词”一般单纯地在字尾加上“-ed”,而是要分别改成拼写和读法都变化的“ate、eaten”。再如“bring(携带)”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则是毫无由来地嵌入“-gh-”,成为另一个新的字彙“brought”。至于像“sing(歌唱)”,则是分别变化它原始的元音,一一改成了“sang、sung”。所以一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直接将这些不规则动词“整套硬背下来”就是了。

然而自从 TG 开始阅读一些跟语言发展相关历史的资料之后,便建立了一种“根深柢固”的概念︰所有在书写与读法上的不规则,在一开始应该都有它的道理或规则存在,否则当时也不会有人如此使用,更不会流存到今天下来。但是人类的语言是一直在转变的,当时间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原本的语言或文字设计可能已经开始流转,但文化累积的“包袱”将抗拒后来的改变;久而久之,过去的“规则”早已不成规则,造成后人必须以特别的方式去记忆这种“不规则”的情况。像 TG 过去曾在电子报中提过,关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破音字”问题(《由“可汗”一词谈“名从主人”原则》),或是英语当中的不发音字母 –gh- 问题(《从不发音的字母谈起》)。至于英语的不规则动词,TG 相信它在起初应该也有其道理存在才是。

前两个星期,TG 在图书馆中读到孙述宇所著的《古英语》(国立编译馆出版)一书,才对英语中所谓的不规则动词有了另一层的认识。我们先来谈谈英语史发展的三个重要分期。

现代的学者习惯上将英语分成“古英语(Old English,OE,约十二世纪前)”、“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ME,约十二至十六世纪)”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MnE,约十六世纪以后)”三个一脉传承的大类别(小类别就不谈了……)。若要粗略地谈,我们今天所谓“标准英语”的书面写法,有绝大部分是改良自中古英语而来。而 TG 从资料中发现到,许多我们现代英语的特别拼法,其实都是抄录自中古英语的多种异写型态。

 

中古英语到现代英语

比如像元音字母组“ee”、“ea”,现代英语通常规定发长音的 [i:](依),比如像"tee"、"feet“、”teeth“、“ear”,但它在中古时期只不过代表长音的 [e:](欸),这是发生在中古英语后期的阶段,将原本字母所直接代表的音值,转成另一个舌位较高的元音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元音大转移”。然而,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两个没有转音的词,比如像“steak(牛排)”、“break(打破)”、“great(巨大的)”就保留了原始的发音 [ste:k]、[bre:k]、[gre:t],而不照新的转音规则读成 [sti:k]、[bri:k] 和 [gri:t];虽然这当中有它的潜在性规则,但一般而言,学生还是得用死背的方式将它视为“例外”。

除了“ee”、“ea”外,现代英语拼法中,还有许多元音字母组,在中古时代表著某一长元音。比如像“oo”中古代表长音 [o:],“ou”在中古代表长音 [u:]。于是“tooth”的中古读音是 [to:θ](透斯)而非今日的 [tu:θ](吐斯),“house”的中古读音是 [hu:se](户塞)而非今日的 [haus](号斯)。至于单一元音字母 a、e、i、u、o 便“照字发音”就是了,一点也不需要藉由音标的协助就可得到正确的发音。现代英语拼字法则多半继承了中古英语的写法,但发音转变得太大了,造成今日英语有太多字母不能配合的情况出现。

至于像许多字母不发音的情况︰字尾 e 不发音(如 come 只有一个音节)、复合辅音中的前音消失(如 knife、write 的首字母不读)、中间与字尾的气音不发音(如 through、high、night 的 gh 没有作用),都是中古转现代英语时,许多字母发音丢失的结果。

 

古英语到中古英语

我们再从中古英语的观点,看看它与古英语的关系。如上所述,中古英语是用“元音组合”的方式,来代表某一元音音值的长短。如用“oo”和“o”区分长短的发音“欧”,但古英语的书写上却用另一种“变音符号”——在该元音字母上加上一短横来表示。举上面同样的例子,“ō”和“o”就分别表示长元音和短元音;当它们进入中古英语时,变音符号消失,就以连续的字母组来代表长元音了。

另一项重要的中古接续古英语后的差异,便是“复合元音(diphthong)”的读法简化。古英语有複合元音,并按步就班地书写下来。比如像古英语的“ea”是要读成两个元音 [e]-[a];但进入中古后,它就跟古英语的长元音“ē”的改写“ee”混同了。所以“ee”和“ea”虽然来源不同(一个是长元音的改写、另一个则是复合元音),但到中古英语全都读成了长元音 [e:]。


       古英语

古英语属于原始日耳曼语的西支。它的书面拼字法相当规则,“见字发音”即可(语言学家多么喜爱这套书写系统呀……)。而它对于元音字母(Aa、Ææ、Ee、Ii、Oo、Uu、Yy)有两套相互对应的长短音表示方式︰短音一般不加任何符号,而长音则在短音字母上头加写一横线;元音中还有复合元音︰ea、eo、ie、a、o和e。辅音部分则与今日英语大体相同,最大的差异便是辅音字母“Þþ和Ðð”,它的音值相当于今日英语清浊的“th[θ,ð]”,并在古英语后期便逐渐废用了。

在古英语中,对于词形的变化,有一项就是元音的变化规则。元音除了舌位的高低(开口的大小)之外,还有发音部位的“前后”问题。(岔个题,这与今日德文字母中,“a”、“o”、“u”是“后元音”,当我们分别在其上加上两点的Umlaut变音符号,就成了同舌位的“前元音”“ä”、“ö”、“ü”。这就是德文变音音值的规则。)

古英语既然同为日耳曼语系的西部分支,所以它也遵循著某些词型改变的变音规则。比如像今日英语中的“tooth(牙齿)”、“foot(脚)”、“mouse(鼠)”、“goose(鹅)”,它们从单数原型改成复数时要写成“teeth”、“feet”、“mice”和“geese”,其实这是从古英语直接流传下来的结果。古英语的“牙齿”单数型作“töþ”,而后元音 o 在古英语元音“向前移动”的规则中是要变成前元音 e 的,因此“töþ”的複数型便成了“tēþ”;同理,古英语的“脚”作“fōt”,复数自然就成了“fēt”。而古英语的“鼠”作“mūs”,而 u 向前转音是 y(相当于普通话的撮口呼“于”),所以它的复数型就是“mȳs”。我们两相对照之下,发现以上三组,有的是写法不变、读法改变,有的是写法改变、以配合读音不变。

在古英语中,名词、形容词、动词都有这种“元音转移”的现象。但在现代英语中,绝大部分的名词都已不再搞这种“元音前移”代表复数的作法了,大体上都是规则地在字尾加上“-s”或配合发音在字尾加“-es”;而形容词的音变更少,顶多就是“比较级”(如 old——elder这种即将消逝的老派用法)还有一点点蛛丝马迹的残迹。但学习英语的学子都晓得,“不规则动词”至今仍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稀奇古怪的千变万化,其实这有许多也是从古英语的动词变化所留下来的。

古英语的动词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强动词和弱动词。强动词会遵循七个种类的规则,直接改变动词原型的元音;而弱动词有三个类别,一般则是字尾附加“-ed”或“-od”。然而现代英语的“不规则动词”真的对应古英语的“强动词”吗?TG 将许多字列出来比对,发现情况比原先预想的要复杂多了。一般而言,今天不规则动词中,有元音变换的情况(如 sing——sang——sung)大部分是从古英语的强动词而来(当然,不是全部),而没有元音变换的(如 make——made——made)则可能是从弱动词而来的。

虽然古英语的“强动词”过去型态的元音变化,每一种都有它的道理。但TG 在此不详述它们各自的转换规则,直接列出它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另外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点,除了 OE(古英语)的读法必须遵守“一个字母发一个音”的原则,而 ME(中古英语)基本上也是见字发音,除了复合元音的简化之外(如前述的 ou 在中古读成长音的 [u:])。以下我们就来看看英语常见的几个不规则动词,并看看它们与古英语的对应︰

  • sing(歌唱)︰OE 字根 sing-,过去式 sang/ sungon,过去分词 sung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 sang、sung,在书面文字上与古英语对应得十分完美(除了现代英语省略了原来的 –on、-en 之外)。
  • write(写)︰OE 字根 wrt-,过去式 wrt/ writon,过去分词 writt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wrote 从 writon 元音倒置而来(o 取代 i),过去分词 written 则是直接与古英语对应。
  • break(打破)︰OE 字根 brec-,过去式 brc/ brcon,过去分词 broc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break,是 ME 将 OE 的元音“拉长”之后的写法(中古音 [bre:k]),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broke 是从brcon元音倒置而来(o 取代 ),现代英语的过去分词 broken 则完全对应古英语。
  • eat(吃)︰OE 字根 et-,过去式 t/ ton,过去分词 et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eat,是 ME 将OE 的元音拉长之后的写法(中古音 [e:t]),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ate 对应古英语t,现代英语过去分词 eaten 对应古英语过去分词(除了元音拉长之外)。
  • fall(落下)︰OE 字根 feall-,过去式 foll/ follon,过去分词 feallen,强动词。现代英语原型 fall 是从 ME 将 OE 的複元音 o改写而来,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felt 则是源自古英语的 foll 的复元音简化成 fell、并受“弱动词”(参看后面的叙述)字尾规则影响成了 felt,现代英语的过去分词 fallen 则对应古英语的过去分词。
  • find(发现)︰OE 字根 find-,过去式 fand/ fundon,过去分词 fund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皆为 found,中古音为「拉长」的元音 [fu:nd],从古英语的过去分词而来。
  • freeze(结冰)︰OE 字根 fros-,过去式 fras/ fruson,过去分词 fros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freeze 是 ME 将 OE的複元音 o改写成单长元音 ee 而来,现代英语过去式 froze 从古英语 fruson元音倒置而来(o 取代 u),现代英语的过去词 frozen 则对应著古英语。
  • take(拿取)︰OE 字根 tac-,过去式 tc/ tcon,过去分词 tac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took 直接对应古英语的 tc,现代英语的过去分词 taken 直接对应古英语的 tacen。
  • know(知道)︰OE 字根 cnw-,过去式 cnow/ cnowon,过去分词 cnwen,强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know 元音是由古英语中,“aw”的前者受到后者的同化而成了长元音 [o:];现代英语的过去式 knew 则是从古英语 cnow 元音简化而来;现代英语的过去分词 known 则是受到“同型类比”,从原型直接加上 –en 字尾成了 knowen、再简化成 known。
  • fight(战斗)︰OE 字根 feoht-,过去式 feaht/ fuhton,过去分词 fohten,强动词。这个字的现代英语演变比较特别,现代英语的原型 fight 是从 OE 複元音 oe 舌位提升成为 i,而现代英语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则是从 OE 的过去式 fuhton 依照“弱动词”的方式并加以简化,而同样变成今日的 fought。

整理以上的典型,我们还可以找到“swim(游泳,OE 字根 swimm-)、swam、swum”与上述的第一点“sing”是相同的源由。

  • “bear(承担,OE 字根 ber-)、bore、born”,与“speak(谈论,OE 字根 sprc-)、spoke、spoken”,以及“steal(偷窃,OE 字根 stl-)、stole、stolen”,跟上述的第三点“break”是遵循同样的变音与元音倒置流转。
  • “drive(驾驶,OE 字根 drf-)、drove、driven”与第二点“write”有同样的变化典故。“blow(吹拂,OE 字根 blaw-)、blew、blown”,“grow(生长,OE 字根 grw-)、grew、grown”则与第九点的“know”相同。
  • “choose(选择,OE 字根 cos-)、chose、chosen”与第七点“freeze”的变化程序(长元音改写、元音倒置)相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现代英语不规则动则是源自于 OE “弱动词”的部分。OE 弱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是将动词原型语尾加上 –ed 或 –od 而成,变音只偶尔出现。

  • leave(离开)︰OE 字根 lēf-,过去式 lēfde,过去分词 lēfed,弱动词(这是我们这篇范例中的第一个弱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leave 是从 ME 将 OE 的长元音  改写成 ea 而来;现代英语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同为 left,系从古英语发音简化语尾而来。
  • feed(喂养)︰OE 字根 fēd-,过去式 fēde,过去分词 fēded,弱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feed 是从ME 将 OE 的长元音  改写成 ee 而来;现代英语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同为 fed,系从古英语发音简化语尾而来。 keep(保持)︰OE 字根 cēp-,过去式 cēpde,过去分词 cēped,弱动词。现代英语的原型 keep 是从ME 将 OE 的长元音  改写成 ee 而来;现代英语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同为 kept,系从古英语发音简化语尾而来。
  • have(拥有)︰OE 字根 habb-,过去式 hæfde,过去分词 habbende,弱动词。这个字虽然是弱动词,但在过去式产生了音变。不过现代英语全都简化成 have、had、had。
  • 另外,像“feel(感觉,OE 字根 fēl-)、felt、felt”与第十二点的“feed”有相同的变化方式。

较特别的情况,则是一些强动词的字彙,但在现代英语却转成了弱动词的变化。比如像“creep(爬行,OE 字根 crop-,强动词)、crept、crept”,“sleep(睡觉,OE 字根 slāpt,强动词)、slept、slept”,却未留下强动词的三态元音变化痕迹,纯粹遵照了第十一到十二点的“feed、keep”的变化。相反地,也有些弱动词的字汇,却在现代英语中显现了与强动词今天所呈现的情况。比如“wake(唤醒,OE 字根 wac-,弱动词)、woke、woken”却跟随上述第三点的强动词造成的元音转换与倒置结果。但这种“从弱转强”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我们可以大体上看出来,现代英语动词中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相同的情况,有很多是来自于古英语的弱动词。

 

 

 

 

至于某些字的字源则已经产生不同语源“混杂与合拼”的情况,特别是现代英语不规则动词中出现“-gh-”的情况。比如像“bring(携带)、brought、brought”与“think(思考)、thought、thought”,虽然就现代英语中,它们的原型是来自于 OE 的字根“bring-”和“þenc-”;不过它们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却是来自于另一个中间带有气音的 OE 同义字根“broht-”和“þoht-”。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go(去)went、gone”上。现代英语的原型和过去分词,是源自于 OE 的字根“gang-”,并依强动词的情况变化成今日的“go 和 gone”。唯独今日它的过去式“went”是来自于另一个 OE 弱动词“wend-”。这是十分特别的一个不规则动词源由。

还有两个“混杂”了法语拼写方式的不规则动词。“build(建造)、built、built”,源自于 OE 字根“byld-”,以“弱动词”的方式构成它的时态变化,以致于今日该字读法源自古英语,但拼写却是法文组字方式。而“buy(购买)、bought、bought”,更是混入了古日耳曼语“boht-”来组成它的过去式,却以法文来书写它的现在式,反而与古英语的同义字根“bycg-”相差较远了。

另外,有些今日的常用字汇(do、come),应该是使用时间太过悠久了,以致于虽然能够看出它们动词变化型态的历史流转,但却产生非常严重的“混杂”,理不出一个可以简单说明的规则出来了,TG 就略而不谈了。

 

 

 

从语言的概观来看,古英语在动词现代式的人称变化上(比如像 I sing. You sing. He sings. 现代英语动词的第三人称要加 –s),大体上仍遵守著古日耳曼语的原则(古英语的现在式动词人称变化型态,与现代德语相似度极高……),但它的动词过去式却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这可向上追溯到古印欧语对于动词过去式“元音变化”的许多规则。但毕竟古英语已不是那麽样地“纯粹”了,因此古英语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不少“弱动词”(直接语尾变化,而不改变元音);后来更有许多“强动词”流传到了中古之外,成了弱动词的形态。在一连串的五花八门规则之后,每个动词就如同各个不同的生物物种,照著自己的发展,才变成今日各类型的不规则动词。

 

TG 下回有空再来整理“元音大转移”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