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窦桂梅的1+X课程整合(转载)(成利燕)

(2015-09-22 19:53:50)
标签:

教育

成利燕

分类: 教学研究

           近30年的实践与研究,窦桂梅以语文立人为导向,探索怎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儿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完整人格。从1994年开始探索“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结合一个班,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六年实践研究,提出“三个超越”的理念。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并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学校“1+X课程”的整体构建。

         在主题教学的基本思想下,学校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学校秉承办学使命,将课程的育人目标描述为“十个一”课程目标: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的思路,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 课程”体系。

      “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强调回到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

      “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X”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X”一是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沿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展开;二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对卓越学生的扶植——一条龙课程,对特殊学生的呵护——种子课程,以及学生自创课程等。

      在“1+X 课程”的结构设置中,一方面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近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1”与“X”相辅相成,平衡互补,达成课程目标。

      2014年2月28日,清华附小举办“1+X课程”体育课程展示活动。附小的体育课程设置得到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等相关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与评价。该活动也受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新浪网、新华网、人民网、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各方媒体高度关注。

      2014年4月18日至4月25日,清华附小“艺术的童年之书画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5月18日清华附小儿童专场音乐会在新清华学堂举办。清华附小的艺术与审美教育围绕乐舞书画“‘四个一’,每人一项好才艺”展开,为附小的学生在艺术的殿堂办儿童自己的书画展、合唱音乐会。

      2014年5月29日,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儿童阅读论坛”在清华附小学隆重召开。活动中海内外名家大师齐聚一堂,呈现了名作名家名师一体的阅读盛宴。该论坛引进国际先进儿童阅读理念,交流国内外最新儿童阅读经验,总结儿童阅读推广与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构建全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交流平台。

      清华附小“1+X课程”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从学生发展特点出发,把一个国家的宏观课程框架具体化,变成可以施工的蓝图,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了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课程整合。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理念先进、框架合理、试验效果实在、生命力强大,真正适应和符合教育规律,抓住了小学教育特质。同时“1+X课程”把握了减负增效的实质,紧紧抓住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基础教育一线一场极具意义的创新,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组成了伟大的教育领域的改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