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泛若不系之舟》读书笔记

(2024-01-21 09:26: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泛若不系之舟》读书笔记

《泛若不系之舟》,傅真 著,中信出版社,20148月版。

 

一本游记,不过,这游记写得非常详细,甚至细腻。篇幅也很长,有几篇就如同中篇小说(情节人物非虚构的小说)。比如,她记述参加朋友阿比婚礼的那篇《佳期》。

有关印度旅行的几篇,行文流畅,绘声绘色,文笔纤细,只是语言不够凝练,有些地方记述得太细。然而,字里行间还是感觉到作者在记述其经历时,那喷涌而出的才思,绵绵不绝的文句。

作为出身金融专业的人,作者的文才可谓不浅。当然,其文笔也有理科女的特色,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过程连贯。而且,作者非常喜欢思考民风民俗、宗教等社会问题,发议论。有时,不惜长篇大论,大有思想家的派头。然而,作者的议论多基于旅行中的观察,而旅行中的观察到的,一般多为社会的表象,依此作出的思考结论,很难让读者信服。

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生动地有时甚至琐碎地记述旅行中的亲身经历的事情,或道听途说的或观察到的事件,才是能让读者爱读且能从中受益的旅行游记。而单纯地描写旅行中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城市风貌、风俗民情,则会让读者乏味,即使作者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无济于事。例如,作者写泰国旅行的第一篇的开始几段文字,就属于后者,太多的主观的描述和议论,读不起兴致来。

 

作者写泰国的第二篇,大肆夸赞同性恋,真让人倒胃口。是的,从尊重人性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同性恋者,但不应该把他们美化为比异性恋者高贵的“仙人”。同性恋毕竟不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的遵循自然原理的本性特征,属于极少数。我们尊重少数人的自由,但不能因此把他们供奉到绝大多数人的头顶上。

 

我感觉,作者有关缅甸的三篇游记中,后两篇《在路上》《破晓》写得最好。我不是说这两篇的文笔比《仰光》一篇有多好,而是说,在这两篇中作者的情感触动了我,让我内心产生了共鸣——我为纯洁、善良、朴实而贫穷的缅甸普通人而哭泣……

好的游记,字里行间应该饱蘸着作者的真实情感,记述中能生动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我认为,只有旅行者在游览中对所见所闻的景物、人和事真正动了心,他才能写出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令读者感动的游记。

《仰光》一篇的大部分都是政治论述,透露出作者的西方民主政见,也有影射的成分。我为作者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政见点赞,但是,这与游记似乎无关。

 

终于断断续续读物了这本游记。阅读中,我一会儿被作者的记述所吸引,并与她的观感产生了共鸣;一会儿又对作者对于所见事物的某些思考、评判、议论产生了反感……整个阅读过程,就是伴随着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反反复复。不过,总体来看,我还是很佩服作者的,不仅仅是她的遍及各大洲的游历,也不仅仅是她洋洋洒洒的文字,而是作者所记所述所论的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不卖弄,不玩文字游戏。但是,作者在该书《后记》中对当下社会的评判,让我的某些反感变成了反胃!作者太自以为是了,把自己所身体力行的“穷游”,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看得太高尚了。她对许多国人在为生存而辛苦劳作、养家糊口的生活,贬损太甚。其实,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让自己的生活幸福快乐或者说过自认为快乐的生活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用自己的价值观判定某人的生活“糟糕”“没有意义”,但在某人自己看来,他的这种生活其实让他感到很快乐。这个世界没有普适的快乐生活方式,以己度人,非常不当。还有,作者在《后记》中的所谓“独角兽见闻”的八卦,更让有基本逻辑思维的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

当然,这本游记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包括她对一些事物的哲学思考,没有过分的做作,这也许是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无论喜欢不喜欢,那就是我的情感、思想和感受,我就是这个样子。”这样的作者比很多很多“作家”都强。

至于读者喜欢不喜欢,读者能否透过其文字,与之产生思想、情感共鸣,那就不是作者能左右的。如果大部分读者都欣赏、认同她所记述表达的,与之产生共鸣,那她就会出名,成为什么什么“家”。如果不是这样,她将被淹没于“作者”的汪洋大海中,不名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